“三驾马车”拉动农村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湖南省郴州市全力推进村级小学校舍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教师心灵建设“三大工程”,全面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刘秋泉 刘茜 黄程武

    在湖南省第一个实现全部县市区完成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提前3年完成省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在线课堂教学改革等5个全省现场会在这里召开……

    近年来,湖南省郴州市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他们又把目光瞄准了制约农村教育发展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全力推进村级小学校舍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教师心灵建设等“三大工程”,全面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推进农村教育继续升级。

    强根:现代化校舍引学生回流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郴州市永兴县樟树镇湖塘小学,昔日破败的校舍已不见踪影,迎面而来的是白净的围墙,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宿舍楼,以及崭新的运动场、篮球架,教室里还用上了现代化数字资源。

    像这样美丽的村小,在郴州市越来越多。

    “村级小学是农村教育的‘根’,建好村级小学最能体现教育公平。”郴州市教育局局长周余武说。

    2012年,郴州市完成668所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创建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的目标。从2013年起,该市把合格学校创建延伸至村级学校,制订实施了村级学校三年改造行动计划。计划至2016年前,将所有村级片完小创建为合格学校,截至今年11月,全市已经完成村级合格小学建设205所。同时,该市加大了农村学校教师配备力度,近3年,该市招聘新进教师2669人,特岗教师2015人,公费师范生2506人,85%以上充实到农村学校。

    同时,郴州各县市区纷纷加大投入。资兴市2013年创建村级合格学校10所,今年又创建了10所,并且从2012年起,为所有的教学点配备网络、电脑、电子白板等。北湖区近年投入3847万元,完成8所中心完小和8所村小建设,今年又投入397万元,建设6所村级小学,该区合格村小总数达到14所。

    “学校建好了,老师招得来、留得住,学生也开始回流了。”永兴县教育局局长陈声繁高兴地说。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下学期,永兴县悦来镇6所村小回流学生160余人,三塘乡3所村小回流学生62人……全县受益村民达50万人,2万名农家孩子实现就近入学。

     填沟:信息化助村小升级

    “来,同学们请跟着我一起画,先画三庭,后画五眼……”跟着电子屏幕上教师边演示边发出的指令,10多名学生认真地画着人物素描。

    这是记者近日在兴宁镇海水教学点在线“点播课堂”看到的一幕。海水教学点包括校长在内目前仅有2名教师,过去一直因师资不足,音乐、美术、体育和英语课开不齐。几年前,学校为开设英语课,不得不请50多岁的黎先俊老师兼教英语,当时他甚至连音标也读不准。

    2013年秋季开学,随着数字教育资源“天网”的到来,黎先俊可以从庞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内调出由城市名师制作好的多媒体动画课件,将抽象的英语单词变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场景。

    这种变化得益于郴州市的教育信息化工程。 

    近年来,郴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和《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等文件,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作为教育强市建设的六大工程之一,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县市区教育行政工作督导评估体系。

    目前,全市844个教学点全部完成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任务,并配送了优质教育资源。除此之外,截至2013年底,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了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的创建工作,100%的乡镇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实现了10兆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多媒体设备到班,农村村小光盘播放设备到班,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班班通”。

    暖心:心灵工程温暖农村教师

    今年秋季开学,不少教师跑到北湖区华塘镇中心学校教师袁海娇面前道贺:恭喜你要调进城了。结果,袁海娇放弃了进城机会,继续留在华塘任教。

    用袁海娇自己的话说,华塘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凡是重大事项都由老师们自己说了算,学校也解决了教师食堂、住房等后顾之忧,袁海娇说:“我舍不得这里。”

    这正是发生在郴州市实施教师心灵建设工程中的一幕。“教师心灵建设”关键在如何把“虚”事做实、实事做好。郴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教师心灵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局党组成员全部建立了教师心灵建设联系点。各县市区各学校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实行“一把手”工程。此外,各县市各学校都制定出台了《“心灵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教师心灵建设”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将评价结果直接与学校和校长目标管理绩效挂钩。

    他们确定了“十六字目标”:解困、减压、释惑、消怨、排忧、强身、健心、正德。提出了“六必访”:教师生病必访,教师调动必访,教师遇灾害必访,教师丧失亲人必访,教师思想情绪波动必访,教师有过失必访。

    心灵建设也得解决实际问题。以资兴市为例,他们针对寄宿制学校教师住房紧张的问题,投资864万元建成教师周转房359套;针对农村教师找对象难的现实,他们联合有关单位工会举办单身青年交友会,为青年教师搭建鹊桥;针对部分特困教师,他们成立教师互助互济协会,每年资金达25万余元;他们还为62所村小110名教师送去了“四大套”——一套卧具、一套办公用具、一套取暖降温用具、一套炊具,以实在的行动温暖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