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化的角逐与交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思(版画) 田间 作

周满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分会理事长。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蔡元培

  不能因为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就否认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也不能因强调教育公平就否认基础教育的国际化。

    ■周满生

    据胡润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2014海外教育特别报告》给出的数据,中国富豪在全世界有钱人中最热衷于让子女在国外接受教育,他们中有80%的人计划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海外读书。也许这个样本数据有些“虚高”,但很多有条件的家庭对国际化教育需求是很明显的。为此,我们的中小学校长,要务必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树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

    中国中小学加入国际化角逐

    基础教育国际化成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也逐渐加入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角逐。

    中国的中小学生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大量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走出国门,赴国外学习;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加入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学校开办中外办学机构和国际合作项目,开发中西融合的国际化课程体系等等,都充分说明了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迅速地缩短了中外学校、课程、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

    30多年的教育对外开放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项必然选择。

    不能强调公平就否认国际化

    国际化与优质均衡发展同步

    地处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长可能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发达地区优质学校的事情,离我们很遥远。

    应该说,基础教育国际化在我国发达地区有强烈的发展需求。这些区域往往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资源实现了区域内“初步均衡”,正进一步走向以质量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的地区。但不能因为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就否认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也不能说强调教育公平就否认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我们应把眼光放得更宽更远。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在教育过程中被平等地对待,而教育国际化同这些理念并不矛盾。基础教育国际化要与以质量为核心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步推进。地处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不能坐等资源均衡发展所强调的经费、设备、校舍、物质环境等问题都解决了,再去考虑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而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化、教育科研、增强对外合作等途径,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缩短与发达地区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差距。

    不能等同于留学预备

    应全方位探索国际化

    学校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是抓理念的突破。基础教育国际化不要与办国际课程班、出国留学预备班画等号,其侧重点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及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推动教育跨文化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促进区域与学校的内涵和特色发展。

    学校对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应该是全方位的。国际化,应该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化”,比如,“化”政策导向,建立扩大开放的创新环境;“化”质量、效率、评估等标准的制定与提高;“化”改革课程内容,促进跨文化学习,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学校不应将引进多少国际课程作为评价是否国际化的唯一标准,要给孩子更多的多样化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探究性,突出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内容、新兴学科领域的知识;“化”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校长要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探究的能力、进行跨文化学术交流合作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作出全面规划;还要“化”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

    发挥既有优势引进国际课程

    标本兼治办好本土优质学校

    近年来部分地区普通高中开设了以出国为导向的国际班,但因缺少有效政策规范监管,部分课程随意性盲目性大,收费高昂;引进的国际课程大部分是以通过国外大学入学考试为目的的课程教学和国外大学预科课程,外方合作机构为考试机构、国际文凭组织或大学等,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对外方合作主体资质的要求。

    公办高中使用公共资金,其办学必须体现公益属性,并以实施国家课程体系为主。我国学生有选择在国内或国外上大学的权利,但是公办高中的基本职责不应引导我国学生到国外去上大学,不应办成外国大学预科班,不应高收费为少数学生服务。而民办高中和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高中,因不使用公共财政,可以起到满足学生多样化升学需求的作用。 

    引进国际课程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公办学校的校长要积极发挥既有优势,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经验助推本土教育改革,办好本土优质学校,补足本土教育短板,标本兼治地改变国内基础教育阶段办学质量不平衡和优质生源流失等现象。例如,2014年9月上海闵行开设的七宝德怀特高中,是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美合作高中,该校课程由中美合作双方根据培养目标、学生发展需求共同设置,保留中国核心课程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和优势课程教学,引进国际文凭教育理念、课程框架、教学评价方式,开发中西融合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改进育人模式。类似的改革试验还应更多地给予支持和加强引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