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要走“心”路 □ 刘洪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题研究逐渐从学术“象牙塔”走向教育一线,已经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渠道和自我瓶颈突破的有效载体。但是,课题研究给一线教师的感觉就好像是“烫手的山芋”,既喜欢又忧虑,喜欢的是可以有一个目标,进行深入挖掘,忧虑的是不知道如何做。

  当我看到本报409期“共同探讨”栏目中提到,“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参与课题研究”时,积淀许久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了。因此,就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基于生活从小处着眼,做足大文章

  课题是基于实践和生活的学术研究,脱离生活和实践背景便可能脱离研究的本质内涵,走向空洞和虚假。其实,一线教师不能抱怨没有课题,只要视线所达之处便是我们课题选择的范畴,而视线之外的素材,即便再好,如果没有生活实践为依托,这样的课题最终只是“外在美”,中看不中用,没有任何实践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选题很关键,只有选题“生活化”,抓住一点深度咀嚼、挖掘,才能让课题研究更深入、更具生命张力。反之,选题过大,再加上教师时间、精力的不确定性和教育对象的差异性、狭窄性,课题研究往往会蜻蜓点水,停留于肤浅、短视、片面。

  

  流程即生产力,科学掌控课题研究的环节步骤

  任何行业领域都需要一整套科学的流程。流程得体、无缝链接便是工作高效的保证。课题研究就是一项逻辑缜密、科学配置的整体工程,自然更需要流程。

  如何合理配置时间,让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如何细致划分科研项目,让每个成员都有目标,都有动力,如何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到参与教师的兴趣、专长,又要顾虑他们的时间、精力,让科研任务阶段性与整体科研有效整合,考量着每一个课题研究团队的智慧。

  跳出团队看团队,调度各种力量的参与

  一个科研项目的美丽转身,往往是整合了一切可以参与的力量,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比如,一个课题主持人首先应在学校争取从普通教师到校领导最大化的支持,这是显性因素。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科研项目所决定的科研对象,争取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

  一个科研项目是一项完整的社会系统工程,忽略哪一方都会造成科研剑走偏锋,甚至过分强调个体标签效应,而忽略了共性和普遍性的提炼、提升。

  所以,课题组应该听取更多的声音,积聚更多的力量。因为只有在纷杂的声音中,才能让真理浮出水面;有了更多人的参与,方向才具有正确性和前瞻性。

  大海捞针溯源头,构建实践案例为科研基石

  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是从实践中剥丝抽茧升华为理念的。没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教育案例,课题就是空中楼阁,经不住风雨的吹打。

  千人千副面孔,千个生活案例便是千个生活素材,我们从中寻求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的过程,便是科研的旅程。这个旅程具有长期性、持续性、阶段性等显著特征,而作为科研人员,要想探寻问题的“源头”,必须从内心出发、从生活出发。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邑县第二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