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警惕 □ 姜广平
毫无疑问,教育原典是一个庞大的存在。从文化原典的角度看,文化原典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是可以作为历史文献来看待的。所以,有所谓“六经皆史”之说。同理,教育原典也可以作为历史来看。教育原典的基本精神同样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地被后人所重新演绎,对本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造成深远而又常新的影响。教育原典的触角同样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和不朽的主题,回答那些始终困扰着人们的教育普遍性问题。
但教育原典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的教条。
例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供了“学与思”结合的结论。然而,如何结合,结合过程中的学与思的变化等微观或量的变化特点,却没有展开。因为,每个人的“学与思”都可以和其他人不同。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教育原典的当下阅读。我们看到,存在着两种流行病,一种是过度阐释,一种是断章取义。过度阐释与断章取义,一种表现为“过”,一种表现为“不及”,都是对原典的破坏。
其实对教育原典的阅读,是以弄懂为原则。之所以出现这两种阅读方式,完全是由于阅读者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将原典雕凿成一种新的东西甚至是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东西。因而也就有了胡适所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之说。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无可厚非,著名的美学家克罗齐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因而,所有的教育原典,都是读者自己的教育原典。
当下国内教育书籍蔚为大观,一方面是因为书写的工具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写作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工作,另一方面则要看到,阅读者向写作者的转化,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教育原典的理解。然而,唯其如此,少作甚至不作,其实更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创造也是有边界的。创造中须有天马行空式的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然而,创造的品质如果无法抵达经典的境界,那么这些次生性的文本,终究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因此,对次生性文本的阅读,就应该保持警惕与质疑。
所以,阅读不可不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当下的教育界,很多所谓的教育流派,其实都是对教育原典的断章取义。对这些教育的浮躁,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如果冷静下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流派,都只是揭示了教育规律的某一个侧面甚至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言说教育的。
所以,真正的读者,是会舍弃或抛弃它们而直接进入原典的世界。因为这些所谓流派,一方面能在我们的教育原典上找到其根源,另一方面,它们已形成了对教育原典的遮蔽。
其实,所有的阅读史都是误读史。归根结底,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件私人的事。予取予舍,则完全在于自己了。
在我们的文明史发展进程中,像《论语》这样的教育原典,其实已经具有了文化原典的意义,而这些文化原典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我们的教育精神,即是由这些教育原典所浇铸的。世界范围之内也莫不如此。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先哲的教育典籍,不仅被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人奉为圭臬,文艺复兴以来,其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经过人们的创造性转换,成为引发近代文化的契机。
所以,对原典的阅读,重要性在于,让我们深刻地思考自己,让我们洞见自己有没有在文化发展的流脉中寻准自己的位置,同时,也会提醒我们所从何来,又将所向何去。
法国著名批评论家阿兰说:每个人都有两面,分别契合历史和小说,一个人身上所有能观察到的东西——亦即他的行为以及通过行为能够推知的精神状况——属于历史的范畴。教育原典会帮助我们架设起一种穿透力极强的双向望远镜:既看清我们的内心,也使我们看清,我们构建了当下的“历史”本体。
(姜广平,教育学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0年,现任中国素养教育网主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