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 玩好 □ 本报记者 刘 婷 □ 黄 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爸爸妈妈,不要太早来接我!”

  “宝贝,你今天开心吗?”

  “开心!我还想再玩一会!”

  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红缨幼儿园,每天早晨和下午,这样的对话在家长和孩子之间不断上演。红缨幼儿园的吸引力,总是让家长既欢喜,又“无奈”。

  阳春三月,记者一行来到杭州,走进红缨。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孩子们身上,的确,在这里,阳光般的笑脸随处可见,童稚的笑声不绝于耳,快乐,仿佛沙滩上的鹅卵石一般俯拾可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顺应天性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谈起红缨的教育经,黄静园长说,“一所顺应孩子天性的幼儿园,必须能够支持孩子——”

  

  环境创设:处处皆“可玩”

  红缨幼儿园的“好玩”,首先在于处处皆“可玩”。

  集合“54年办学历史、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杭州市特级幼儿园”的赫赫声名,红缨幼儿园已经规模性地拥有了三大园区,分布在拱墅区的东、北、西南三面,充分彰显着区教育局对优质园所布点辐射效应的用心。

  尽管三个园区大小不一,建筑风格各异,但在红缨人的精心规划之下,各个园区充分利用园舍特点,因地制宜,都被开发成为孩子们游乐的天堂。

  位于南边的仓基园区建校最早,户外面积相对较小,但老师们充分利用它的“小”和“巧”的特点,将走廊、过道、树林,甚至是大型玩具旁边的小石滩等都设计成为孩子们游戏的空间,这种“无孔不入”的精心布置,将仓基园区“好玩的小角落”这一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

  大关园区掩映在葱茏的绿树之中,毗邻芳草茵茵的社区公园,“好玩的大自然”,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个园区的特色。老师们充分利用园区现有的材料元素,深度开发、挖掘环境的多样化功能,如利用小公园遮掩物较多的特点,开展“艾玛捉迷藏”的游戏;依据园内乔木繁多的优势,开展“自然测量”、“神奇的叶绿素”等活动。有时候,老师在操场上随手用粉笔画上一只大公鸡,一朵五色花,孩子们拎着小桶,去小树林里捡拾来各色的小石头,顺着粉笔的印记将石头一颗一颗地摆上去,将其连缀成一只“石头大公鸡”、一朵“石头花”……整个过程,孩子们动手,审美,构图,合作,乐在其中。

  位于运河边上的西岸园区,是在“一张白纸上勾画的童话世界”,当初教育局只是划拨给红缨这一块地,所有的设计都由教师们自主完成。他们将这里定位为“好玩的游戏坊”,从建筑设计到每个角落的布置,都是匠心独运,散发着“好玩”的气息,饱含着爱与成长的秘密。

  园子里有一块草地,最初因为工期太赶,没来得及铺上塑胶,临时种上草。现在,时间充裕了,可幼儿园再也不舍得拔掉草皮了,因为这块“幸存”的草地成为孩子们最爱的场所,他们在上面打滚,赤足体验小草底下坑坑洼洼的奥秘,并排躺在草地上看书、晒太阳。这种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场景,令谁看了都心生感动。

  小树林里的果木是精心挑选的,保证每个季节都有绿阴、花香和瓜果,春天一起观花开,秋日一起摘瓜果;沙池旁的铁铲、灰刀可都是“真刀真枪”的真家伙,孩子们操起工具就能“筑城”、“掘金”;体能锻炼区的攀岩墙、脚踏车随时恭候挑战,为了让小家伙们骑着脚踏车就能游遍整个园区,幼儿园把每一处有台阶的地方都加铺了坡梯;即便是两座楼之间的一块小小的水泥地,在施工初期,老师们也事先用麻绳硌成有规则的图案,跳房子、抢格子,一块冰冷的水泥地顿时富有了情景;楼道不大的转角处,设计了很多供两人合玩的游戏角,如“贴面画像“、“纸箱打地鼠”等,孩子们快乐地称它为“好朋友区”……

  不得不说,在红缨,没有一处环境和孩子是无关的。孩子和环境,仿佛相生相融,环境为孩子而生,孩子因环境而动。

  “从最早的操作性墙饰到现在生态式的区域环境,应该说,这个变化的过程也是我们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的过程。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创设?是否基于幼儿的需要?是否真正具有游戏性?是否真的推动了孩子的发展?在工作中,只有不断追问这些问题,我们的环境创设才能真正让孩子们玩起来,并且还能支持他们玩好!”黄静园长说。

  材料开发:不好玩=不要玩,不要玩=不好玩

  从小就伴随着各种新奇的玩具一起长大的孩子们,来到红缨后,对一些似曾相识的玩具往往并不怎么“感冒”。不少教师花费了大量心思,认认真真制作了一份教玩具,满怀信心地拿给孩子们尝试,得到的反馈有时候令人沮丧:孩子们要么“冷眼旁观”,要么摆弄摆弄后弃之一隅。

  原因何在?

  红缨人为此专门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快乐理念的园本探究活动,如“我开心、我喜欢”、“运动的球”、“天气变变变”、“小鸟回来了”等主题活动。两年多的实践过后,老师们逐渐悟出,不是材料不够好玩,而往往是因为材料背后承载着太过“功利”的教学目标,诸如这个材料是要引导幼儿掌握相邻数的,那个设计是要培养幼儿记忆力的,诸如此类,过于纠结于“孩子没有按照教师预想的方法去玩材料”,因此就出现了“两败俱伤”、“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那么,幼儿园投放各种材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投放多少材料才够用?什么样的材料才是真正受孩子们欢迎的?

  材料是为孩子的快乐成长服务的,材料必须是有生命力的,是富于情景的,是富有挑战的……红缨人用行动做出了精彩的解答!

  教室里有很多玩具小兔子、小熊,形态逼真,柔软可爱,很受小年龄段孩子的喜欢。但时间久了,孩子们见多不怪,渐渐失去了兴趣。搭建区里,各种空盒子做成的“砖块”,孩子们反复堆砌,也觉得机械、无味。怎么办?于是,有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将小兔子、小熊高高低低地垂挂在床沿上,请小朋友帮忙喂它们喝水。孩子们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拿起碟子杯子,盛上水,可有的兔子挂得太高了,够不着。于是孩子们将“砖块”垒起,将水杯小心翼翼地放在最高一层……因为创设了一个情景,这些小动物、砖块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在红缨,这种不断开发材料游戏功能的创意活动正在持续上演。

  一根吸管,一颗小珠子,一般玩耍的方式是将珠子塞进吸管。但红缨的老师将若干吸管粘贴在小纸盒里,将它变成了一个迷宫,让孩子们玩起了“珠子走迷宫”的游戏,大大提高了可玩性;几张普普通通的小卡片,老师们设计成“翻牌”的小游戏,孩子们坐在一起互动,更增趣味;戏水池里,除了设计各种高低回环的管道,又“随意”加上一些挡板,可“堵”可“放”,让孩子们真切体验到水是怎么流动的;一个废弃的大纸箱,挖上几个不同形状的洞,就是“打地鼠”游戏最好的道具;一片小树林,老师和孩子们围着树干来来回回牵上几条线,就可以织成“足球门”了;还有钓鱼、开火车、抖豆豆等游戏,都是基于原材料的再开发,给予孩子们别样的快乐体验。

  红缨自主开发的各种材料游戏,已经达到几百种。老师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材料的投放无关数量和品质,只要赋予不同的玩法和简单易懂的规则,就能产生吸引力。对孩子来说,不好玩=不要玩,不要玩=不好玩。

  “快乐生活”:从“墙上”到“地上”

  红缨想要成为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红缨的孩子应该成长为怎样的孩子?

  早在2002年,红缨就鲜明地亮起了“快乐生活”的旗帜,一直致力于让孩子们享受到“快乐、充满爱”的闲适生活。

  但是,快乐,说简单,又不简单。多年前,红缨人也为如何落实这句口号而迷惘,曾经有一位老师无意中指着墙面上的“快乐生活”4个大字说,“喏,我们的‘快乐生活’,挂在墙上呢!”这句“说者无心”的话,后来一直成为指导红缨人行动的“醒世警言”——“快乐生活”不能只是挂在墙上,它必须回到地上,落实到孩子们的身上。

  红缨人充分演绎了杭州城的精致与精细,她们将“快乐生活”的理念“润物无声”地落实到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如,每天入园时师生之间的拍手问好,拍手时身体的触摸和眼神的交流会让孩子感觉到“被老师看见了”;用餐时孩子们自由选择,牛奶自己倒,饼干自己拿,不够了自己取,用餐伙伴和餐具都能自由组合;午睡前,给孩子们讲个甜美的小故事;要求家长每天在接孩子时,轻声询问孩子“你今天是否快乐”……

  快乐和爱是孪生的,有爱的地方,就有快乐。黄静园长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情境:绿茵茵的草坪上,年轻的女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烤香肠”的游戏。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一半人一字排开,仰面抱胸躺在地上,另一半孩子拿着小毛刷逐一跨过“每一根香肠”,每次跨越的时候还不忘往“香肠”身上刷点“佐料”;刷完一遍,“香肠”们翻身俯卧撑起身子,另一半孩子在“香肠”身子底下爬行穿梭,刷料。游戏结束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笑得滚作一团,身上、脸上沾满青草……

  “那一刻,就是快乐!”黄静说。

  “我们红缨老师们眼中的快乐生活,至少应该有4个特征,它必须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是具有挑战的,是惬意闲适的,同时是充满爱的。让红缨的孩子和老师觉得好玩,玩好,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快乐!”告别时,黄静园长的这段话,如杭州城春日的阳光一般,温暖,柔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