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锋:语文是一次快乐之旅 □ 本报记者 宋 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这么一位老师,他年轻帅气,幽默又有才情,那个招牌似的小胡子,让人一眼望去就知道,这个老师颇有些与众不同。他就是江苏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副校长季锋。2011年,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中的亮相,让更多人认识了季锋,认识了这个会用音乐教学生即兴作文、会穿着大厨服装为学生煎牛排的“男教师”。

  

  遭遇教学的困惑

  24岁时,当很多人还在工作的岗位上磕磕碰碰,为明天做什么发愁的时候,季锋已经成为了一所小学的副校长,教育这份事业早已注入了他的思考。

  每当有人感叹季锋的年轻有为时,他总是谦逊地笑笑,因为他知道,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学生给他的“历练”,自己也不例外。所以,他常常对学生们心怀感激,是他们让自己坚定了做教育的决心,是他们的每一次“突发状况”让自己得以反思并不断探索。

  谈起成长,季锋总要提到自己刚工作不久的那一节语文课。他把自己形容得像个“暴君”。那天,季锋教授的是《诺贝尔》一文,当通过屏幕讲解“诺贝尔奖”这一概念的时候,他提及了“诺贝尔奖金的具体数字”。这时,学生小李带着无比羡慕的眼神大喊一声:“这笔钱要是给我,那该多好啊!”顿时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这让季锋的课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年轻气盛的季锋立刻怒火中烧:“你给我站起来!你知道诺贝尔奖是怎么建立的吗?现在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又是为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加上“河东狮吼”般的声音让全班学生都目瞪口呆。接下来季锋又长篇大论地介绍关于诺贝尔奖的诸多细节,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事情过去了半天,季锋终于冷静了下来。他突然发现,面对这样一个“突发情况”,假如能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文本、感悟人物、激发想象、体会写法上来,这20分钟不是比老师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解要来得有意义的多吗?

  第二天的语文课,季锋从昨天的“突发事件”入手,请小李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诺贝尔的生平,再来体会他设立诺贝尔奖的意义和内涵。

  经历了这件事情后,季锋更加专注于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对他们的评价语言,也能更加智慧地处理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在教学中越来越“游刃有余”。

  独特的奖励方式

  2007年,季锋因为工作需要被调动到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工作,这里的孩子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对于一般老师采取的“星星章”、“小文具”的奖励并不在意,学习的热情“似乎不是很高涨”。于是,在平时思考的基础上,季锋独创了一套“奖状积分”的奖励方式:一次作业或者课堂表现良好,可以得一张小奖状,4张小奖状可以换一张中号的奖状,4张中号的可以换一张大奖状,累积了4张大奖状,就可以兑换一个神秘的“超级大奖”。

  奖励方案一经公布,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高涨,发言积极,作业书写认真规范,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立刻大大改善。由于奖励的“门槛很低”,很多学生陆陆续续拿到了奖状,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神秘大奖”的渴望。

  谜底终于揭晓了,原来“神秘大奖”就是获奖的学生和季锋的合影一张,并由老师冲洗后,各自签上姓名作为永久的纪念。虽然奖项的价值并不高,但是能和喜欢的老师合影,并得到亲笔签名,一样很激励学生。一年下来,全班近40名学生,共计有20多人最终获得了这个奖励。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追逐“奖励”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预习、复习、做作业、听讲等诸多学习习惯。此时,奖品已变得不再重要。

  在随后的语文实践中,季锋大大拓展了“学习奖励”的方式和空间,让作文写得好的孩子用老师的大茶缸喝一天水;学生可以在过生日的当天得到写上老师祝福的一本儿童文学读物;某个在一周之内进步特别大的学生可以在周五的中餐加一个菜;一个学期最优秀的学生可以到老师家作客……这些富有创意的奖励方式,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紧紧围绕在季锋周围,季锋也不失时机地根据每一个孩子不同的爱好进行“投其所好”的奖励。

  不一样的作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很多老师怕改作文,很多家长也不会指导自己的孩子作文。但是对于季锋班上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记得刚刚来到致远外国语小学的时候,那是季锋给三年级孩子上的第一节课,他就带着全班同学到学校操场上去拔草了。经过一个暑假的疯长,有的杂草非常粗壮,不是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就能拔掉的,于是季锋就引导他们想办法、搞合作。最终,在共同的智慧和双手合作之下,一株高约1米、根茎约有10厘米的杂草被4个学生拔出来了,尽管每个孩子手上全是泥巴,甚至有个女孩的手还被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子,但是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快乐的神情。回到教室,孩子们兴奋地写着自己刚才拔杂草的经历,几乎每个孩子都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其中有一名学生的文章还发表在《金陵晚报》上。

  在随后的日子里,季锋每逢上作文课都会想些标新立异的点子,来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水果拼盘制作赛”、“走进野菊花”、“为什么这里没有车行道”、“跑班习作”、“大厨进课堂”、“放风筝”、“鸡蛋碰地球”、“宠物进班级”等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过程,主动参与,丰富生活体验的同时,也在不断积累他们创作的素材。

  不仅如此,季锋的语文课也常常在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到《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时,季锋发现书后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女生要不要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于是他精心组织策划,不但开展了对这个话题的辩论,还延伸出了“小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电脑如此普及,小学生还要不要练字”等多个辩论赛主题。此时的季锋,“变身”成为大赛主持人,并邀请其他班级的老师、学生做辩论大赛的主席、评委。类似的活动还有“课本剧大赛”、“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给故事配图赛”……

  跟着教材去旅行

  “您总能把乏味的课堂调动得积极、有活力起来,这样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慢慢地爱上了语文语文不再令人生厌,而是活泼的天堂。您的‘课文模仿秀’,常常引得全班人哄堂大笑,热闹的‘饺子品鉴会’让我们在学会包饺子的同时,也写下了洋洋洒洒千字的文章,走出校园的‘语文实践课’,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念念不忘。在语文中看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每一个知识点都不再需要死记硬背。我们的成绩和素养都得到了提高……”

  这是一位学生写给季锋的信中的部分内容。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季锋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应该素养全面,更需要有一种敏锐地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意识和理念。”

  于是,在致远外国语小学校长谢英及课程开发专家的指导下,季锋和他的语文团队陆续开发了“阅读与演讲”、“旅行与观察”、“跟着教材去旅行”等多门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课程。尤其是“跟着教材去旅行”,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喜爱。该课程正是依托了南京这一“六朝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充分发挥苏教版教材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结合课程的学习走出校园,丰富个人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低年级学到《春到梅花山》一文,学校就组织该年段的学生去梅花山赏梅;五年级学生学到《郑和远航》,学校就组织他们参观位于漓江路上的宝船公园遗址;学到《陶校长的演讲》,就组织学生去位于晓庄师范的“行知园”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地质博物馆、栖霞山、植物园等文化革命遗迹、名胜景点都留下了致远学子的足迹。每学期4次的“跟着教材去旅行”课程让整个语文学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学生们也都期待着这一课程的开展。在兴趣盎然的同时,也在参观、聆听、感受中扩展了语文学习的内涵,开创了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风中舞者,是季锋在大家语文博客网上的网名,这一位充满青春朝气和浪漫情怀的舞者也不负众望,在刚刚结束的“七彩语文杯”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荣获B会场的特等奖第一名。相信这位曾经登陆《天天向上》栏目,被《周涛讲故事》专题报道过,也曾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麻辣教师”之一的风中舞者,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天地里舞出一番更令人心旷神怡的精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