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青少年从“边缘”走入“主流” □ 本报记者 康 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他们回不去乡村,又融不进城市,是否会成为一个边缘化的群体?

  5月3日,“促进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研讨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石景山区是北京市最早为流动人口子女开放公共教育资源的城区。为了帮助这些流动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他们与主流社会之间的融合,石景山区与公益机构北京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合作,开展了“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与干预项目”。

  “我们学校现有438名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经占到65%。”石景山区五里坨小学副校长段学敏介绍说。考虑到这些“借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不同需求,学校专门做了调查,然而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主要是‘两低’,一是家长的收入水平低,大多以从事建筑、服务行业为主,收入1000~3000元不等。二是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孩子的父亲是主要劳动力,教育孩子的重担主要落在母亲身上,但母亲学历达到大专的仅有6%,甚至还有许多是文盲。”

  对这种情况,石景山区蓝天二中副校长张大力深有同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低,父母文化水平低,这些孩子本身就有自卑心理。加之受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导致流动青少年出现“孤岛”心态。

  如何让流动青少年从“孤岛”中走出来,真正融入学校,融入社区,融入社会,成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

  高井中学心理教师谢芬芬介绍了自己的做法,在主题为“流动的我们,成长的历程”的团体心理活动课上,谢芬芬让孩子们通过“时光流转”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迁移经历,消除迁移中的自卑感,从情感上认识到迁移是成长中必经的过程,坦然面对。“在我们的一生中难免会迁移,这时,学生需要抱有乐观的心态,借助身边的资源,寻找可行的办法,一起朝着幸福出发。”谢芬芬说。

  毫无疑问,让流动青少年从边缘走向主流,教师的态度,学校的态度,当地人的态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融合并不难,难就难在一种融合氛围的营造。过去,一些城里人认为,农村人来到城市是掠夺自己的资源,但现在这种观念在改变,从某种意义上,大家已经接受了流动青少年。”曾经做过深入的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研究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史柏年特别强调说。

  事实上,石景山区的教师群体也经历了一个从“排斥流动青少年”到“接受流动青少年”的过程。不仅如此,他们为流动青少年被社会接纳、融合,做了许多具体而有成效的工作。

  比如五里坨小学,考虑到流动青少年的家长大多不能准时接孩子放学,学校专门实施“错时放学”制度,每天放学后,各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与孩子再呆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这样做,一是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二是让孩子在老师的陪伴下完成作业,三是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段学敏说。

  而在石景山蓝天二中,北京歌路营开展了促进融合的学生活动课“4C课堂”活动(Our Class,Our Campus,Our Community,Our City)。比如在“Our Campus”课程中,通过“探秘校园文化”、“采访校园人物”、“勘察学校资源”等活动,帮助学生尽快打破陌生感,互相熟悉,形成班级凝聚力,对学校产生情感联结,以主动的姿态融入校园生活。

  而据北京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理事长陆晓娅介绍说,参与“4C课堂”的学生,和对照组相比,对学校的环境更满意,对教师教学能力也更满意;在身份认同方面,认同自己是北京人的学生比例有显著增加,并且和对照组学生有显著差异;在与人交流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很平等地和北京人交流的比例更高;他们也更愿意采用一些积极的方法来克服迁移带来的不适;同时,他们对城市设施的了解和使用也比对照组提高得更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的促进者,不仅关心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关心他们的学业进步,也要关心他们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化发展。”最后,与会的阳光文化基金会副秘书长高广深特别向大众发出倡议,“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了解城市文明,适应城市的生活,并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能够享受城市的公共资源,参与城市公共生活,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归属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热帖关注     下一篇:酷闻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