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名校的成长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第六中学发展之路(二) □ 文 艺 马 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2009年10月底开始,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第六中学(以下简称户县六中)开始了新的改革,新的改革意味着“二次创业”,他们把“二次创业”锁定在了课堂。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师生享受课堂中的幸福,户县六中发动师生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拉开课桌,撤掉讲台,揪住课堂发力,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序幕。他们把这叫做走近“有效课堂”,决定与传统课堂决裂,进行一场严格意义上的“课变”。

  为了让有效课堂的理念在户县六中的土壤中落地生根,学校通过构建“1331”课堂模式帮助老师规范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那么,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的“1331”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1331”有效课堂 让学生“动”起来

  走进户县六中高二(7)班的课堂,环顾四周,只见课桌有横有竖排成了两大排,每三张课桌为一个小组。教室前面黑板上方国旗两侧写着“给我鼓励”和“相信我行”,教室的四面墙上挂着以六个组名命名的小黑板,分别是非凡组、灵动组、创新组、梦想组、晨曦组、星耀组。

  这是一节“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化学课。年轻的化学教师山婵婵先由大家熟悉的身份证号组合原则导课,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引出有机物系统法命名的规律,在山老师的诱导启发下,同学们总结出有机物命名的步骤和方法。随后,山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有机物的结构式。同学们你争我抢,纷纷要求作答,一名女同学捷足先登,边讲边写,完整表述出该化合物的命名。山老师非常满意,接着又给六个小组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小组合作现在开始”,各组的同学立刻围拢在一起,教室随即响起叽叽喳喳的讨论声。

  这节课给笔者的感受是:山老师很会引导学生,同学们的情绪都很高涨。整节课上,教师很少讲,大多由学生自己学、自己练。整堂课讨论不断、提问不断、演示不断,讨论的时间大致为15分钟,而讲课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最后5分钟用来小结。4个阶段的时间比例恰好是1:3:3:1,原来这就是同学们说的“1331”有效课堂模式。

  “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由“导学案”、“教学案”和“说课案”三部分组成,简称“三案”,其中,“导学案”分为课前学习要求五必须,疑惑探究三问题,学后反馈三建议三大块,是基础和根本,“教学案”分为导引两步骤,教师主讲五问题,小组互动五探究,总结两反刍四大块,是重点和保障,“说课案”分为“五维”说教材,“四向”说学情,“七步”说教法,“两路”说程序等四大块,是补充和提升。如果把“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比作一个鼎,“导学案”、“教学案”和“说课案”则是支撑和落实户县六中“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三足。

  “预习课”和“互动课”简称“双色课堂”,是“1331”有效课堂模式的两种基本课型;“学习导师制”把大班额分解成有导师指导的6~8个学习小组,真正把全员育人的思想和有效学习的目标落到实处,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成为一个传经授道的学者,更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

  校长每世英让我们对“1331”有效课堂模式有了进一步了解。“‘1331’虽是一个数字的集合体,是一种提法,但更体现着一种学生为主、课堂互动的教育新理念。”

  “1331”有效课堂是在结合启发、点拨等传统教学方式和人本主义等新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和实践,结合课改成功校的典型经验,依据本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多方酝酿和提炼,不断总结和反思,逐渐提炼升华出的一套具有户县六中特色的教学体系。那么,这个集百家之长,又彰显户县六中独特个性的课堂模式给学校带来了什么?

  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户县六中创造了“1331”有效课堂模式,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也走出了一条户县六中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开展“1331”有效课堂模式以后,许多老师共同的体验是:课堂活了,学生们动起来了,教学效率高了。

  一位同学说:“‘1331’有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有意思。我比以前开朗了,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想说了,敢说了。”

  开放的课堂,挖掘的是孩子的潜力,培养的是勇气,张扬的是个性,奠定的是信心。既然这样的课堂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那么,它为教师和学校带来了什么?“‘1331’推进了新课程改革,推进了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促成了户县六中特色校园的创建。”言语间,每世英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

  “351”心理健康教育 直抵学生的心灵

  只有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让教育回归原点。如何让教育指向学生的生命幸福?尤其是面对当前青少年心灵脆弱、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现状,如何让教育直抵学生的心灵,为孩子们在人生关键时刻指引方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摆在很多学校面前的一个问题。

  在中学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惯性依旧强烈的现实背景下,恪守“成人达己”的户县六中人,从真正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坚定地走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之路。

  学校首先确立了与“成人-成才-成功”的校训一脉相承的“缔造阳光心态,提升幸福指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学校把“在情感素养与认知素养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工作来抓,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幸福感,真正做到“在乐中学,学中有乐”,助学生成才,帮学生成功。

  其次,学校确立了“351”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3”即建立了覆盖全面的三级互动网络组织,班级设心理委员——年级有心理辅导员——学校有心理社团;“5”即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五项落实措施,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有组织”,社团开展“有阵地”,培训宣传“有刊物”,载体丰富“有活动”,定期反馈“有效果”;“1”即实现“阳光校园”的目的。

  1. 关于三级反馈系统,班级设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的职责主要是对班级学生日常心理行为进行记录,并对班级上课状况、学生到校情况、教师课堂教学等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表现进行了解、核实,是班级的“心理情报观察员”。心理委员下设生活观察员(分男女)、学习观察员。

  2. 年级心理辅导员,由年级组长兼任,直接对班级心理委员的一级资料收集进行初级处理,是学校的一级处理系统。

  3. 心理社团、心理咨询室是学校二级处理系统,对一级处理系统不能完成的心理问题进行专家指导和会诊,并对个案的资料分析整理,典型的进行归纳总结。

  为落实这一原则,户县六中积极开设心理健康课,并进行心理健康理论的研究活动;开通心理老师热线、QQ谈心室、心理信箱;每周召开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家访学生通气会;每学期举行一次《心理健康》问卷的调查报告。

  针对学生普遍的存在问题,每学期举办一次专家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集中开展一次大型团队训练;每季度举办一次亲子教育讲座。

  此外,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请专家开讲座,定期制作专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力推进了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快了学校创办特色校园的步伐。学校还成立了“阳光男孩阳光女孩”心理社团,填补了户县中学生心理社团的空白;建立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完善了心理状况反馈机制;积极创办心理健康教育刊物《阳光心语》,编排展演心理剧。  

  户县六中心理健康教育卓有成效的开展,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2011年12月,户县心理协会在六中挂牌成立,户县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更是吸引了众多媒体纷至沓来,对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考察、报道。2012年1月,《华商报》报道了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

  三年来,以“成人达己”为核心构建的“321”的评价机制、“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351”心理健康模式,促使户县六中素质教育蓬勃开展,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成功的舞台,让学校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户县六中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从2009年至2012年元月,学校共出版校本教材12本,市以上等级论文获奖106人次。每世英校长的论文《“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的“321”师生评价体系的构建》获西安市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

  2011年11月,学校获得全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校长每世英获得“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人物”称号;2011年12月,学校获得西安市“德育先进校”称号;2011年12月,学校获得西安市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先进学校……

  今天,看到师生脸上幸福的笑容,看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每世英这位执著创新、锐意改革的校长笑了。真正让他欣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这些变化,更重要的是,户县六中在“成人达己”理念的指引下,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素质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教育场,影响着每一个人,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打上了户县六中烙印。

  

  后记:走访户县六中,我的内心不免升起一丝绵绵的感动。这种感动不仅源于对教育的那份执著和坚守,对教育本真的不懈追求,更重要的是面对生源薄弱、学校条件不理想等现实困难,户县六中人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从校情、生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教育创新之路,从而在“高考名校”林立的教育强县——户县不仅站稳了脚,而且成为了一所名副其实的“育人名校”。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或许不能全部考上重点大学,但是经过六中“成人达己”、“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的锻造,一定可以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大写”的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