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 ——四川省合江县白鹿中学新课堂模式观察 □ 曾永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所2005年才由3所中学合并新修建成的学校,却在短短的4年内连续3年获得县级目标考核一等奖。学校的科研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自学·交流·展示·评价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报告》被评为市首届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附近的学校纷纷前来观摩学习——这就是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鹿中学。这所年轻的农村初级中学是靠什么“绝招”来实现自身的腾飞呢?

  落后思变:大胆课改,如果失败我顶着

  2009年春,白鹿中学负责教育科研的匡育生老师被选派到成都去“取经学习”。回来后他几天睡不着觉。回忆着所看到的新课堂,他禁不住问自己:为什么那些学校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而自己学校的课堂总是死气沉沉的?匡老师鼓足勇气将自己在外出培训中看到的、学到的、想到的写成一个长篇报告,交给了校长段绪华。

  读罢了匡老师的报告之后,段绪华心潮澎湃。报告触到了段绪华的痛处——由于学校是由3所不同类别的乡镇初中合并而成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机制尚不完善,这几年教育质量一路下滑,如果不“思变”,那么白鹿中学将可能被淘汰。但是“变”从何处起?怎样变?

  段绪华首先想到“借鉴”。为了打消老师们的顾虑,让“拿来主义”真正做实,白鹿中学开始分批次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和学习,为了让广大教师能积极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段绪华拍板:“课改成功,成绩归你们;失败,我顶着,你们毫无责任!”

  灵动课堂:这样的课堂真好玩

  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白鹿中学初步构建了“自学·交流·展示·评价”的课堂学习模式。

  为了让这个课堂学习模式顺利实施,学校还组织师生积极创新地构建班级课改学习环境:搬走讲桌(师生一律平等);课桌实行小组合作排位——团团坐(方便讨论交流);设聚焦处(学生展示均在聚焦处进行);每间教室增加2~3块黑板(保证每个学习小组均有自己的展示“阵地”);每间教室统一安装时钟(随时提醒教师和学生不能拖堂);设小组展示栏评价栏(学习效果展示)。这些看似细微实则很用心的布置,彻底表明了白鹿中学进行课堂改革探索的勇气和决心。

  改变课堂的布置容易,但改变课堂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首先改变课堂要先改变教师,让教师进入角色,在课改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白鹿中学从改变对教师的要求和评价入手,改变教师。他们要求教师首先做好“两个改变”,一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二是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行为。教师必须摒弃过去“教中心”的教学观,放弃“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还课堂于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开展好3种课堂活动:自学活动、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展示分享活动,生成灵动鲜活的课堂。

  我们走进了贾林峰老师的课堂,发现教室里的桌子按小组相对并排,每小组可坐6~8人,每组的桌子上放着一张“课堂表现评价表”。教室3面墙上均有黑板,每张黑板都有不同的标题,墙上张贴着该班的“宣言”和学生们随意张贴的作品。

  这节课,贾林峰老师教授的内容是初二年级数学“分式方程二”。老师已经把这节课的目标写在了黑板上。黑板的另一面分为“牛刀小试”、“乘胜追击”、“力挽狂澜”、“一锤定音”4个板块,每个板块下面都有练习题。上课时,贾老师简单地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分数方程的基础知识,就让学生开始解答“牛刀小试”板块下的数学题,每小组都派组员到自己的黑板前作答,其他组员协助。解题后,该组员把思路讲给大家听,其余小组可以任意提问,讲解者要一一作答。此环节结束后,小组间要进行相互评价。笔者看到有一个小组给另外一个小组的评价是“答案正确,但是没有过程,请补上!”俨然就像老师的评语一样亲切而不容置疑。其余板块下的题,均是在这样“学生做—学生讲—学生评—老师评”的模式下进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率高。

  课后,该班学生满国秀高兴地说:“没有实行新课改之前,我上课基本上不举手,不回答问题,现在上课自然而然地想动了,想表现了!”

  “现在这样的课堂,锻炼了我们的胆量,提高了我们的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我们都很喜欢!”学生易木森如是说。贾林峰老师也说,自从进行新的课堂模式实践之后,学生们好像更喜欢我啦,我和他们也更谈得来了!

  互助学习:大家都进步,我们才高兴

  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面对笔者这样的疑问,八年级五班学生冷钰铃急忙摆手:“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我们是中学生了,我们不做井底之蛙,要开阔视野,而王老师这样的课堂正是我们向往的课堂,她的每堂课我们都学到了很多知识,锻炼了能力!”冷钰铃话中的“王老师”就是白鹿中学践行“小组互助学习”的代表人物王燕老师。

  王燕是一个思维敏捷、想法新奇的年轻女老师,她的课堂总会给学生留下点难忘的东西。在她的课堂上,学生随时都在互助学习、开展合作。在引导学生学习《再塑生命》一课时,王老师抛开了细微繁琐的语段分析,构建了互助学习小组。课前,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海伦·凯勒和沙利文老师的资料,并在小组内先糅合消化这些资料。学生们通过模拟电视采访、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与全班同学分享资料。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沙利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教育培养和影响,以及海伦·凯勒对老师的无限崇敬,并鼓励他们小组合作创编诗朗诵、唱歌、快板、颁奖词、对联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凯伦·海勒的敬佩之情和对沙利文老师的感激之情。整节课,王老师间或点拨两句,大部分时候只是静静地看着孩子们尽情地发挥。

  在谈到如何促使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时,王燕说,首先在分学习小组的时候,就要精心划分,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均衡,优弱科搭配,还要在小组中确立学习小组长,管理和监督本组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个小组每周有一张‘发言统计表’,我会根据发言统计表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发。”

  评价灵活:加速促进课堂模式走向成熟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模式,但是我们慢慢觉得那种模式在学校有很多不适应甚至矛盾的地方,于是我们结合自身校情,重新调整我们的课堂模式!”匡育生老师说。

  现在,白鹿中学几乎颠覆了以前传统的评价模式,重组构建了崭新的课堂评价标准、重新制定了评价学生的“五个要求”、增加了对教师评价的“两个改变”、建立了课改的“五个评价机制”,这些评价体系的完善,为“自学·交流·展示·评价”课堂学习模式的推进和完善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侯远江老师展示了一张《2011年下期白鹿中学课堂评价标准(8条)》,上面包含了学习目标的出示、老师的讲授时间、小组交流活动开展情况、学生发言、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达标测验、学生点评、辩论、补讲、帮带活动开展情况等内容,“其实这张评价标准归纳起来,实际上就是‘课堂三看’:一看教师的作用,二看小组学习的效果,三看学生的参与度与投入度,这‘三看’都看得出效果的话,那说明老师的这节课就是成功的。”侯老师如是解释这张“评价标准”。

  白鹿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对课改充满信心,他们坚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绝对没有错!

  (作者单位系泸州市教育局《泸州教育》编辑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