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春天2019课堂改革现象观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邢至晖曾撰文指出,游戏化学习可分为线上通过软件进行的数字化游戏和线下学生间面对面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对游戏的积极体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实质是在“设计交互”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

    在实践领域,已经诞生了一批“让学习更有意思”的教学创新成果。武汉市经开区洪山小学在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把整个校园变成了一座可体验、可扫码的课程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校长叶丹说:“‘有意思’是一种思维模式,让教育从技术走向艺术。别样课程开发经历为教师打开了一扇窗,窗内是专业技术,窗外是思维和视野。”

    学生只有在“有意思”的学习中,才能更好地抵达“有意义”。如果你认识到了游戏化学习的价值,就可以用这些理念照应当下的教学。只要你愿意改变,就可以依此列出专属于自己的改进清单。期待更多一线教师带着全新的思维设计教学,从而更好地改善学习者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习走向“第三类接触”

    《第三类接触》是一部电影的名字,讲述的是人类与外星人不同层次的接触。第一类接触是人类只看到了外星飞船,第二类接触是人类发现了外星人遗留在周围环境中的证据,第三类接触是人类直接看见并与外星人有了面对面的交流。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将人类与外星人的三类接触迁移到了人的知识学习中。第一类接触是知道某个知识的存在,第二类接触是偶尔在生活中发现这个知识产生的价值,第三类接触是在生活中实际应用这个知识解决问题。

    深度学习一定是可以产生更多“第三类接触”的学习。一旦学生与知识体系发生第三类接触,学生就走出了“喂养式”的学习,开始走向体验和创造。

    山东潍坊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取消了上下课铃声,没有了作业,没有了主副科的区别。学科间的壁垒被打破,学习变成了过一种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主题生活。原来“学校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地方”,现在“学校是师生协同的学习型社区”;原来的学习地点主要在教室,现在的学习在校内外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原来每节课固定时间为40分钟或30分钟,现在实行长短课,上课时间的长短由教师根据内容自主确定……

    与钢城现代学校一样,潍坊市坊子区龙泉小学也做了这样的尝试。他们在一年级进行“认识校园”主题实践活动。从“参观校园、逛操场、逛菜园、逛功能室”等方面展开,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整合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活动结束后生成词卡,通过多种形式认识字卡,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在二年级开展“家乡”主题实践课程。从学生最熟悉的潍坊出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探究家乡文化。在课程中,孩子们掌握了看地图、画平面图;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发展,增进了孩子们的知识深度。

    清华附中合肥分校副校长秦亮近年来一直在自己的化学教学中尝试项目化学习,他经历了从微项目化学习到学科项目化学习,再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最后走向超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过程。

    这样的课改实践都让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连通,使知识的边界、学科的边界、教师的边界都不断突破。实际上,真正的学习不只发生在有限的课堂,当学生离开教室走进更大的课堂基于真实问题的解决来学习的时候,学习的效益就会进一步扩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丢弃分科教学。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校长唐晓勇曾撰文指出,分科教学固然有许多问题,但它让人变得更专业,而跨学科教学让人变得更完整。培养一个既专业又完整的人,一定是分科教学+跨学科学习。

    结束语

    有人说,课堂改革要从改结构走向“改关系”,再走向“改意义”。“改意义”就是重新发现教育的意义、学习的意义、成长的意义。课改走向“改意义”阶段,一定是综合的、系统的、完整的改革,一定是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专业的行动。可喜的是,这样的转向已经开始。

    当学习变换了轨道,课堂被现代技术所重塑,我们可以重新想象“教室里的春天”。如果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能与自我、与他人、与文本充分对话,如果课堂改革实现了课上与课下的深度联动,如果学生不再是教室里的客人,不再是观光者,而是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可以自定义的学习任务多一些,如果学生能在现代技术环境里带着更多的学习技能和思维工具去学习,那么教室里将温暖如春。

    改革的无限可能在每一个生动的课堂现场。“教室里的春天”就是能充分唤醒“可能性”,唤醒学校改革、创新的可能性,唤醒教师改变、发展的可能性,唤醒学生学习、成长的可能性。优秀的教师一定是能够基于学生的现实性,唤醒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