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育人战略的“破”与“立”2019课程建设热点观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正是一系列有意义、有意思的劳动,将抽象的“硬道理”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逻辑、生活技能,帮助少年儿童茁壮成长;这样的劳动实现了知行合一,又成就了“人的全面发展”。

    未来,如何更好地组建大中小幼劳动教育的贯通机制,搭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运营机制,构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与评价的运行机制,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

    学科的整合拓展:破学科壁垒化,立项目学习新方式

    在知识重新定义,职业变化无穷的今天,不确定性成为时代的常态;在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单纯依靠某一学科知识时,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带有“不确定性”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未来型”学习方式,这便是近两年非常热门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基于情境的教学,以多学科、跨学科、直至超学科的形式展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夏雪梅认为,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课程的结构方式,指向知识观的变革与人的心智的自由迁移。她总结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有五大特征:一是指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二是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的迁移;三是指向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用高阶学习驱动低阶学习;四是有持续的探究和实践;五是有凝结核心知识的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的公开成果。

    世界是多变的,现实生活的技能运用往往是多元学科的交叉。正是基于未来生活的需要,项目化学习让当下分学科学习受到了“挑战”,而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学习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于是就有了语文学科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倡导,数学学科中“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的安排。

    可以说,跨界、破壁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一种教育理念。上海、北京、山西等地正在探索项目化学习。基于项目化学习的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时代跨界、融通的价值。跨学科、跨学时、跨地域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课程跨界实施能力;项目化学习的深度推进,需要多元的平台、良好的沟通机制,更需要相应的理论创新与顶层设计、相关科研人员在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共建,以及学校团队在项目和学校课程结构上的持续探索。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更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伴随着STEAM、创客教育在各级学校推广,伴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项目化学习为代表的新兴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和应用,也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的持续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域的重构探索:破教室固定化,立空间育人新概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什么和怎么学一直是学界聚焦的核心问题。然而,在怎样的场域或者环境中学,似乎在2019年呈现出更多变革的可能。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环境——教室、实验室,甚至学校场馆,这些以硬件配备为主的建设理念和标准化、固定式的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元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约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因此,学校的学习环境亟须“变革”与“重构”。

    上海市自2004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创新实验室建设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研究工作。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的场所,是融合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技术装备于一体的新型学习环境,它打破了学科界限、注重跨学科融合,创生了一大批不同于传统实验室的新型实验室形态。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数字化加工中心”,由设计讨论区、零件加工区、组装调试区等部分组成,各区域的功能划分体现了工程活动的一般流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工程教育的全方位熏陶。而上海市曹杨中学的“水环境实验室”,通过建设水分析实验室、人工湿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等,构建了“环境素养培育”校本特色课程,形成了一大批共建共享的课程资源,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大型的环境素养培育基地。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未来小镇”,随处可见的博物馆,精心设计的教学实验室……通过重构学习空间、打通学习方式,让空间成为教育“合伙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则以“班组群”的方式重构教育空间,教室+走廊的一体化空间,教室间的墙壁可以打开、闭合的弹性空间设计,使多样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常态。

    在广东,深圳红岭实验小学被定义为“微型城市”,整个校园设计犹如大型游乐园,利用山体高差建成的半地下室庭园操场,通过活动折叠门自由组合出多种学习空间形态的“细胞”教室,将课程理念深深埋植于校园整个空间设计之中,创造了未来学习的新生态。

    当然,不同的学习空间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满足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课程教学和学习需求。新建学校可以深度参与空间设计,原有学校空间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改造,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创造性,构建多样化、自主性的学习生态。

    打通,室内和室外没有了清晰的边界;连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了更多创造性可能。这些关于学校空间环境的研究和建设实践,贯通了建筑学与教育学之间的联系,在设计、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学习空间的主体性、科学性和教育性得以彰显,逐渐走向师生学习的高频场景,对接未来学校的发展样态。

    这样的破与立,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学校的物理边界、组织边界、资源边界等学校教育的边界在各个维度都不断被打破与重构。重新定义学校边界,重新构化学习空间,重新聚焦教育价值,才能重新建构学习生态,更好地赋能于成长中的生命。

    未来已来,走向2020年的新纪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将继续深化,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