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赢在战略 ——全国民办中小学发展战略论坛暨河南新密新世纪特色办学现场会侧记 □ 黄 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民办教育面临危机的悲观论调甚嚣尘上,当民办教育补充公办教育经费不足的优势日趋衰减,当民办教育相关政策法规落实不力的现状依旧持续,不少怀揣责任与梦想的民办教育人忧心忡忡,未来之路究竟该走向何方?

  5月24日,一场致力于争鸣民办教育发展之道、推介成功民办学校的战略论坛在河南新密举行,来自湖北、陕西、安徽、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的300多名与会代表,共同分享了特色学校成功办学经验,聆听了具有“实战”意义的专家报告,并现场观摩了新密新世纪学校的生态校园文化成果。

  品牌立校

  中国民办教育从无序发展到有序竞争,从快速崛起到一度萎缩,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

  “民办教育必须要经历生存、发展到品牌建设的三个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办教育已经基本解决了自身生存问题,目前正处于发展期,但要巩固自身地位,还必须走出一条品牌建设之路。”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谈到民办教育的发展之路,特别强调了“品牌建设”四个字。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校长王国平对此持相同观点,他说:“当前的民办教育已然告别了草莽时代,从规模化竞争走向了文化层面的竞争,未来民办学校的生存之道,一定是品牌立校,文化强校!”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民办教育若干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以国际坐标来进行横向判断,当前中国的民办教育还不属于优质教育,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民办教育还未能形成一股合力,还未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文化,民办教育的发展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我们相信民办教育的春天将会到来,但前提是民办教育者必须团结起来,共谋发展,抱团取暖。”本报总编辑雷振海在致词中说。

  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结伴而行,才能走得更远。如何走出一条品牌立校与文化强校的道路?新密新世纪学校的办学思路或许能提供给民办教育人新的思考。

  生态校园

  5月24日下午,尽管天气有些闷热,但新世纪学校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接踵而至,或品谈校园文化,或观摩教学活动。

  走进新世纪学校,绿树森然,亭亭如盖,更有曲水流觞,山石映带,很难让人感觉是进入了一所学校。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几乎都能追寻到新世纪人所崇尚的“生态文化”的踪迹。足下青云大道上,数十个成语接龙,或以楷书,或以篆刻,灵动古朴;精心设计的“五湖连珠”景点,水波荡漾,韵味别生。学校主广场以凤凰图腾为表现元素,颇有壮阔雄奇之风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尽管新密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城市,但我们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学习在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之中,不惜重金打造生态校园!”新密新世纪学校校长郑冠坤说,“新世纪学校核心教学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育有生命自信的人’,我们相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当然,外部环境的建设还远远不足以概括新世纪“生态文化”的全部。何为文化?文化是生活追求、生活个性、生活经验的系统抽象,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就催生出什么样的文化。在这样的思考之下,新世纪人以“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民族伟大复兴育人”为使命,提炼出了自己校本的“三全”教育理论,总结了“三梳三练”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民族器乐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呈现了以物象解读为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

  在郑冠坤校长上午的报告中,他将“三全”定义为“全课程解读、全流程规范、全体验教学”,要做到知识点无所遗漏,教学程序科学化管理,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所谓“三梳三练”,则是系统梳理、基础训练;重点梳理,突破训练;整合梳理,迁移训练。其要旨在于“先学后教、人人展示”。

  “我们一直致力于构建师生之间零距离的教学关系,并遵循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双导原则’,努力实现‘四个回归’路径,即让主导回归主体,让主体回归体验,让体验回归课堂,让课堂回归个性。这些都是我们核心教学理念,与我们构建生态校园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郑冠坤在报告中如是说。

  新世纪学校的生态校园文化从理念到实践均有突破性建设,河南省新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夏书芳对此评价道:“在新世纪学校,生态文化弥漫为气息,内化为素质,外显为气质,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与血脉,从而呈现出该校独特的教育景象、个性的教育形象、先进的文化意象,因此,新世纪学校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广大教育同道学习的榜样。”

  民校“七局”

  在5月25日的主题报告中,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校长王国平结合自己办学经历,作了名为《民校七局》的主题报告,在他慷慨陈词之中,一幅中国民办学校现状简图被逐步勾勒出来,让人看到民办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谓“醒局”,民办学校的资金优势如今不再显见,在民办教育接下来的发展中,在无法和不必继续拼硬件的背景下,关键看管理者的教育高度,看哪所学校能够拥有“一个好校长”,民办学校办学人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二谓“困局”,当一所学校还在重复着十年前,甚至更久年代的办学模式,还在演绎着招生大战,还在困惑于“包装”、“出击”、“寻找”生源,而没有走进“文化”、“内涵”、“课改”的境地时,很显然,他已陷入了新时代民办学校的困局,走出困局的关键,首先要认清困局。

  三谓“危局”,在中国民办教育走到软件制胜的时代时,民办学校有限的资金必须要投入到教师的薪资待遇与文化建设上来,这是对决胜负的关键。偏离此道,必将陷入危险的境地。

  四谓“布局”,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民办教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教育发展需要谁?不可或缺的增长点在哪里?谁能促进教育改革?答案都能从中找到。

  五谓“破局”,如何突破多年来教育改革这个逆势堡垒?高效课堂正在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在无法扭转高考机制情况下,发轫于课堂教与学的结构变革,从人学的高度找到理性归属,从学习模式的回归找到技术操作点,从素质教育和应试现实中找到了契合点。

  六谓“变局”,求变就是求生,求生就要创新,学校必须发展,发展要有高度。民办教育需要坚持的是让学校永远处于变局中,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七谓“大局”,识大局者为王。谁具慧眼,谁能把握民办教育发展的大局,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与淘汰规则中笑到最后。

  王国平这一番“识大势,明方向”的演讲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认同,民办教育人只有认识自己,并敢于突围,抢占先机,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

  别样精彩

  本次论坛第一天上午,会场里数百人会聚一堂,不少来得稍晚的与会者甚至找不到座位,只能站在后排听课。然而,这并未影响他们参会与学习的积极性。这场会议除了常规报告之外,实地观摩、企业界培训课程的引入、主题沙龙的呈现方式,都让不少前来学习的人耳目一新。

  作为企业界的优秀培训师,康华兰“跳出教育教育”的一番演说,令人记忆颇深,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理与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题相勾连,将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而5月24日晚间的沙龙,又有别样光景。围绕“民校发展战略”与“建设有思想的校园”这两大主题,本刊主编褚清源与王红顺、夏书芳、郑冠坤等几位校长展开互动,各抒己见,提出了“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综合素养战略抢位、政治改革推进教育改革”等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给予现场的民办教育人新的思考。

  “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格局,就没有结局;没有特色,就没有品牌;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没有实力,就没有魅力;没有协作,就没有未来。此次全国民办中小学发展战略论坛暨河南新密新世纪特色办学现场会,为全国民办教育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谈及此次参会的感受,一位与会者如是评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