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时,我们一起看过的电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毕业生》

  很多人知道这部电影都是因为两首歌曲,《寂静之声》和《斯卡堡集市》。这部电影是上世纪60年代造就的经典。在那个年代,社会危机四伏,战后出生的那一代人与前辈明显出现代沟,他们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有着青春特有的懵懂与苦痛。

  影片通过本杰明这个大学毕业生来表现当时年轻人对传统生活的反叛,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从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本杰明从一个冲动无知的男孩到一个懂得责任和真爱的男人的成长过程,影片也直面了年轻人成长中的性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升学率不错的重点学校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但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廷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让学生看到另一个自己。

  基廷带领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他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基廷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留在每个人心里…  

  《心灵捕手》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整天和好朋友四处闲逛,打架滋事。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作辅导。

  经过蓝波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更是一个发现者。当我们用心去寻找时,每个人的特质便会呈现出来。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如同蓝波教授一般,为每个学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质与人生目标。

  《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

  兰迪·弗雷德里克·波许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及设计教授。2006年9月,他被诊断患有胰腺癌。美国很多高校在资深教授退休前都会为他们安排讲授一堂面向全校学生的“最后一课”,表达学校师生对其的崇敬和感激,让教授为自己的教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波许虽然还没有准备退休,但是鉴于他的病情,他在2007年9月18日做了题为“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的最后一课。

  华尔街日报把这次讲座称为“一生难觅的最后的讲座”。梦想贯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波许教授用他最后的时间,为其一生的梦想作出了总结。如今不知有多少儿童还存有梦想,有多少学子还在为曾经的梦想奋斗。在激烈竞争的年代里,我们是否该在教育中重新贯穿起关于人生、梦想的启示,让孩子们在辛苦的学习中,停下来,用心思考人生的意义。(宋鸽 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