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绿色 ——记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的“绿色教育”(三) □ 王 伟 李桂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传承创新铸名师

  ——培育最出色的园丁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清华大学原校长 梅贻琦

  绿色教育,无论其理念多么先进,实施理念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教师。寿光一中之所以能够成功推行绿色教育,与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密不可分——学校264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市级以上教学能手43人、学科带头人29人、特级教师5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8人,这样一支队伍让许多学校羡慕不已。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来自寿光一中的优良传统。绿色教育的理念融入每一位师生的血脉,民主和尊重的思想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办公网上,专门设置了校长信箱,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可随时反映给学校领导,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教师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带着愉悦的心情工作。“和谐”成为绿色教育的第三个关键词。

  李玉明上任后,既致力于学校文化的传承,又着手学校文化的创新。他提出“永远创业、永远创优、永远创新”的一中精神是教师队伍发展的灵魂,并倡导“发扬五种精神,保持四种习惯”,以思想的引领迅速凝聚了人心。同时,在学校开展师德签名、师德承诺活动,将师德考核与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先挂钩,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近两年,由于学校扩招,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去年,教育局分配加上学校招聘,一共新进了80多名年轻教师。这么多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如何才能迅速完成专业成长的过程呢?寿光一中的做法是,成立学科委员会、学科中心教研组、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齐鲁名师”、“潍坊名师”和“寿光名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目前,学校已经成立了11个名师工作室,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每个学科选拔一位名师担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再吸收3位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加入团队。名师工作室要承担哪些任务呢?任老师介绍说:“第一,推动课堂改革,就像经济改革需要先富带后富一样,课堂改革主要依靠名师工作室来带动。第二,对青年教师组织各种培训,如班主任岗前培训、公开课指导等。第三,承担科研任务,每学年至少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两篇论文,或者在潍坊市教育教学重大研究成果当中获奖,或是出版教学专著。”

  名师工作室是一种责任,学校每年都对其进行定量考核,名师也非终身制,而是两年一届。两年期满后,所有的名师都要重新参与评选,把机会让给更年轻、更有潜力的教师。名师工作室更是一种荣誉,学校定期为工作室划拨活动经费,还允许免费订阅杂志。齐鲁名师常玉如说:“名师工作室的物质奖励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成就,这是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肯定。”

  备课组长和班主任队伍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学校通过激励、奖励的方式,每年都要评选“首席备课组长”、“十佳备课组长”、“优秀备课组长”和“首席班主任”、“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校内外媒体大力宣传表彰。这些荣誉和奖励,让老师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认识了自身的价值,在队伍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寿光一中的教师都特别爱思考,这就不得不提到学校的一项传统——写教育随笔。几年前,李玉明曾在《山东教育报》发表了《让校园成为思考的世界》一文,从此,他将这一理想带到了实践中——要求教师将思考写成随笔。刚开始,教师们只是把它当成一项作业,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观察记录教育现象、反思教育行为、总结教学经验,教育随笔已经和他们形影相随了!目前,仅在校内发表的随笔就有300多篇,像李红老师的《热情,教师的第一品格》、谷传利老师的《让“死历史”活起来》等等,都是教师教育生命的记录。

  在写教育随笔在过程中,许多教师进入了“最真实的科研”,还有许多教师找到了探索的方向——从关注学生的心灵开始,记下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和学生一起成长。有一位竞赛带队教师,把每个学生发生的小故事都一一记录,写成了《我的学生李想》、《我的学生彭阳》等一篇篇个性鲜明的随笔。他笑称:“100位学生就可以写成100篇随笔,以后还可以出一本《我与学生的故事》呢。”教育随笔,已深深地改变了教师们的思维和育人方式。

  对此,李玉明说:“根据职业倦怠率调查,警察和教师是排在前两位的。我们提倡写教育随笔,就是克服职业倦怠,把工作的过程变得更幸福一些。我们希望老师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美。”

  而今,寿光一中教师的高素质,不仅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在家长中也有口皆碑。许多家长在和各校老师的接触中得出结论:“一中的老师非常大气,对自己非常自信,也从不贬低别的学校。”因此,家长们都争相把孩子送到一中来就读,这也成为了一中“甜蜜的烦恼”。

  教育创新呼唤什么?新课程对准了什么?不正是一种以人为本、重能力、重创造、开放有序而高度和谐的绿色教育吗?多年来,寿光一中积极践行绿色教育,营造了绿色文化的氛围,也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成——既让有能力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又让每个学生养成好习惯,为一生发展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教育真正回归了教育的本质。正如许多家长所说:“把孩子送到寿光一中,不一定要考上大学,但在这样优质的教育资源中受到熏陶,一定会受益终生。”

  作为一所备受期待的学校,寿光一中背负着很大的压力,这压力来自责任,来自使命。不过,李玉明并不着急,因为他深知教育就像种蔬菜,都是绿色的事业,需要精心培育,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李玉明希望,寿光一中的“绿色教育”能够远离功利和浮躁,焕发更强大的教育活力,绽放出原生态的和谐之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