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懂“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一些地方,由于措施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时间安排不科学等原因,让“停课不停学”遭受了一些质疑。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落实推进的过程中,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学”,从而导致“学”的行动出现偏离。

    一是“学”的内涵被狭隘化。“停课不停学”,意思是即使暂时需要停课,学生也不能停止学习。其中的“学”,肯定是指学习。学习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但是,在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推进过程中,学习的定义被进一步或者“好几步”狭隘化,由学校学习行为到知识学习,再由知识学习到学科知识学习,进而演变为网络式灌输教学。其实,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文件中的“学习”最好界定为广义的学习,才会真正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二是“学”的内容被简单化。在这个特殊时期,组织居家防控疫情的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最适合的方式肯定是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因此,“线上教学”迅速被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锁定,可以开展线上学习活动的信息产品开始走红,钉钉、QQ、微信等成为学校开展线上教学的主要平台。

    无论使用哪种网络分享平台,教师都必须由“三尺讲台”移驾到网络平台,成为网络主播。这种身份的转变仓促而生硬,让习惯了面对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慌了手脚,于是出现了两种比较普遍的做法:一是借用网络上已有的课堂教学资源,在班级授课群里播放搜罗来的教学课件;二是自己硬着头皮上阵,手忙脚乱地制作简单的PPT,一身汗水地“应付”一节课。前者,虽然每个课件都是精品,但是凑起来的课件不仅风格各异,就连教学设计也很难做到系统完整,肯定不利于教学。后者,教师的精力被“技术”牵扯过多,既不能做好教学设计,也不能上出令人满意的课。总而言之,教学内容会被简单化,肯定有“水过地皮湿”的现象。

    三是“学”的责任被宽泛化。疫情之前,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师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责任人。“停课不停学”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学习的责任主体就不再只是教师和学生,而是向其他人无限“延伸”。从教师角度来说,网络直播不会怎么办?全家总动员,家人都有可能成为指导师和助手,往往是一家人忙活大半天才完成一节网课(老教师尤为严重)。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家长更是责无旁贷,必须由网络盲迅速成为科技精英,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会,还得监督孩子写作业。这或许就是网络上非议之声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停课不停学”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学段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内容和方式,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主,以知识、技能传授为辅,把“学”的认知和境界稍微提高一点,站在生命成长的角度去看待寒假期间的学习,肯定会把这件好事办好。

    毕竟,延长出来的寒假也还是寒假,切不可看成是分秒必争的学校课堂教学;毕竟,许多省份已经明文规定,开学以后还要重新进行“零起点”教学。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