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一把寒门学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方青,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

    ■方青

    “寒门难出贵子”是近几年社会关注度颇高的一个教育衍生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它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在会议现场争论的一个焦点。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英国有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片中访问了十二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七岁小孩,导演每过七年再回去重新访问这些小孩。节目组对这些孩子先做出了明确的假设,即每个孩子的社会阶层预先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到了影片的最后,结果显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但里面有一个叫尼克的出身贫穷的小孩,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可见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所以在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感叹“寒门难出贵子”的今天,我们更应提倡这样的观念: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肯定不能改变命运。

    社会学上有两个名词叫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前者是个人不能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的,后者则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德行而争取改变,许多人的现实地位都是先赋地位与自致地位两个要素相乘的结果。农村孩子输就输在先赋地位上,为了尽可能让他们最终的社会地位最优化,无疑要在自致地位上多努力。如何努力?靠孩子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背景?这对农村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更多的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我们应当看到,农村其实也是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一些环境优势的,比如广阔的生活空间,父母约束较少,与自然有亲密的接触,等等。但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城务工的父母不断增加,以致这一代的农村孩子失去了可贵的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比如到田间参加劳作以及对父母吃苦耐劳精神的耳濡目染。农村教育原本具有的一些优势在不断弱化,所以我们客观来分析一下,当前农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城市孩子相比缺失的是哪些呢?首先是家庭的影响,即父母对于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在阅读方面的引导缺失比较严重。阅读在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影响着孩子的语文能力、自我认知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其次,优秀师资的流失。农村教育在硬件方面的缺失倒还在其次,关键是缺一批甘愿扎根农村的优秀教师。此外,农村的公共教育资源比较贫乏,如主题公园、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等,这些学校教育以外的公共学习场所和资源,基本只有在城里才能享受得到。

    相比于城市孩子,农村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强烈,其实这也许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当下一些人认为“寒门难出贵子”,这话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为农村孩子的教育做点什么。想依靠每个农村家庭父母的成长来改变现状,力量毕竟是微小的,唯有靠我们的政府,做一些政策上的调整与氛围上的营造,才能引领农村孩子以知识来改变命运。

    所以,我们希望,政府在调控经济配额时能多向农村特别是农村教育倾斜,花好每一分钱,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依靠个人努力,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具体来说,我觉得可以从教育的各要素着手,比如,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岗位,让优秀教育人才愿意去农村从教。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添置一些公共教育设施,丰富农村文化。改革各级考试机制,向农村考生适当倾斜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传统文化要化成学生“美食”     下一篇:微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