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作为扬州市的主城区和核心区,区域内拥有一批以育才小学、汶河小学、东关小学为代表的百年名校,因其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教育质量上乘,逐步成为百姓眼中的热点学校。虽然这些学也带动了其他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但也加剧了“择校热”,发展成为制约广陵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
城区热点小学
(3所)
城区一般小学
(8所)
农村小学
(9所)
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扬州市广陵区的义务教育特别是小学学段的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市前列,但不均衡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校办学条件差别较大。受城市化进程影响,城区学校校容校貌较好,硬件配套设施齐全,但生均占地面积和活动面积普遍不足;乡镇学校占地面积较广,但校舍相对落后,部分学校地理位置偏僻,覆盖能力有限。以公办小学为例,若把这20所小学按照城区热点小学、城区一般小学和农村小学三个板块来划分,其学生总数、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分别占比如下图(2013年数据):
教育教学质量高低有别。由于各校在文化传承、办学理念、教育管理、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造成各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高低不均现象,不利于区域范围内教育质量的整体均衡。以5年级某次数学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为例,全区总均分为89.43,其中城区小学为90.89,农村小学为87.26(有55.6%的小学低于全区总均分),均分最高的小学比均分最低的小学高出26.42分之多。
优质师资配备相对不均。广陵区历经3次区划调整,区域行政范围由最初的老城区范围扩大至目前的有城、有乡近300平方公里,受城市化进程影响,城区学校规模较大,投入较多,优秀师资、骨干教师也相对丰富。如在教师职称方面,全区具有高级职称的小学教师共计104名,其中城区有71名,占比68.3%,农村有33名,占比31.7%;具有中级职称的小学教师有819名,城区占比68.9%,农村占比31.1%。在骨干教师方面,城区小学占比71.8%,农村小学占比28.2%。由此可见,城区小学拥有全区2/3以上的优质教师资源,并且三所热点小学的骨干教师数占到全区一半的比例。
由此可以看出,该区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城区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在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师资配备等方面颇具优势。特别是择校升温,三所热点小学优势尽显,加大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
制约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因分析
制约该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涉及的部门也有不少,但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从硬件资源配置来看,一方面,城区许多学校自创办以来,校园面积一直就比较小,虽然逐年来加大了教育装备等投入,但受城市用地紧张、居民区密集、古城保护等因素影响,学校办学空间已属先天不足。更重要的是,为配合古城改造,城区部分学校还出让了部分土地用于道路扩建等基础建设,校园面积不增反减。另一方面,广陵区区划调整后,其范围由单一城区扩至有城有乡,面积也由5.09平方公里剧增至270平方公里。新划入的乡镇学校虽然校园面积较大,但校舍普遍陈旧,办学条件薄弱,城乡学校之间发展水平不均现象加剧呈现。
从教师、学生的构成来看,城区小学教师配备更加全面合理,而且一直注重教师队伍日常管理和师能提升,教师整体水平普遍较高。农村小学因地理位置偏远,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培训渠道单一,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师资队伍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受城市化影响,许多农村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城执教,这使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拉大。因择校、购房等因素,相对于农村学校家长普遍对教育重视不够,城区学校生源基础相对较好,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生源优势。
从学校办学质态来看,由于城区小学普遍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积淀深厚,一直在扬城百姓中有着很好的口碑。特别是三所热点学校凭借办学传统和日常管理优势,注重博采众家之长、传承创新文化传统、凝练办学特色,在师资队伍打造方面举措也更加有力,学校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明显增加,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强大的助推作用。反之,农村、城郊学校因受发展制约,办学目标不够突出,缺乏强劲有力的办学支撑,所以整体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够鲜明。
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实践
针对广陵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近年来,该区坚持以优质均衡为基本目标,并重点突破“城乡差异”和“择校升温”两大矛盾,陆续推出系列举措,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广陵教育的均衡发展之路。
加快优质学校布点。围绕热点学校占地面积偏小、办学规模较大的矛盾,广陵区通过“创办分校、合作办学”等途径,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2011年,育才小学到新城西区跨区创办育才小学西区校。这种全新的办学方式,集广陵品牌及软件优势与西区生源及硬件优势为一体,走出了跨区域合作、真品牌嫁接、公益化办学的教育均衡新路子。2013年,按高标准建设的育才小学东区校全面建成,整个校园环境优美,师资队伍配套到位,真正造福了扬城东区百姓。同时,汶河小学东区校、文峰小学和李典滨江小学的新建也全部启动,全区学校面貌将焕然一新。
积极改善薄弱学校。对于城区一般学校,广陵区通过“异地新建、校园置换”等途径,竭力改善城区学校办学条件。如将地处老城区中心的广陵小学与梅花书院进行置换,既能扩展校园面积,又能整体提升校园环境,目前该方案已正式上报市政府。地处城郊的文峰小学则整体搬迁,在原校址南面预留土地,目前各项新建手续也基本准备完毕。对于农村小学,广陵区在全面推进校安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对学校布点进行重新规划和异地重建,以保障其辐射力更强,区域位置更优,方便百姓就近入学,保障实现优质资源城乡共享。
开创组团办学模式。2010年,广陵区教育部门就明确提出“创新小学组团发展机制,探索以名校办新校、设分校、扶普校、并弱校等为主流的公办义务教育小学组团化发展模式”,并出台配套文件。组团办学就是依照“名校牵头、区域整合、近域吸引、主体独立”原则,将全区小学整合成5个组团,每个组团都由一个名校牵头、两所左右的一般小学联盟,先期实现组团间的均衡;继而围绕管理、师资、质量、生源等内涵要素,渐进式实现组团内小学办学质量大体相当、教师成长和流动科学有序、学生发展和教育机会一视同仁,以期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该举措的推行,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优质师资的有序交流,保障了组团学校间的共同发展,有效地遏制了择校热升温。
创新实施集群办学。随着近两年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组团办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为此,广陵区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将组团办学进行升级,把所有小学划分为4个集群,三所热点小学为第一集群,城区一般学校为第二集群,农村小学按地理位置划为三四集群。各集群之间按每年度一年级任教教师总数的50%进行交流,所有交流教师都任教起始年级,且将其去向全部向社会公布,其中热点小学交流出去的全部为骨干教师。该举措的最大意义在于,为15%的教师流动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教师从“学校人”逐步向“系统人”过渡。同时,从2014年秋学期起,该区向社会郑重承诺全部取消择校,整个招生环节全程接受社会监督,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家长均不予择校,一年级新生全部实行电脑随机分班。通过实施零择校,全区各小学一年级班额基本为4-8个,班级人数也控制在40人左右,大班额现象全部消失,热点小学和农村小学一年级新生数全区占比分别下降了13.1%和6.1%,城区一般小学一年级新生数则上升到19.2%,使校际之间班级数及新生数基本实现均衡。
打造现代教育群体。为提升教育装备配套水平,广陵区一方面加快校园改造力度,结合校安工程改造,坚持城乡同步同标,并积极融合学校办学特色,标准化配置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努力做到了城乡一体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截至目前,农村所有不涉及新建的学校均已全部实施了校安工程改造,操场全部实现塑胶化,所有班级全部配备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装备。另一方面,在资源上注重统筹,顺应“优而不同”均衡发展需求,根据区域规模学校发展质态,全力打破“一枝独秀”现状,全心打造汶河小学北柳校区“正谊书院”国学经典品牌塑造工程,全面促进育才小学东区校和西区校、东关小学文昌校区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发展“春色满园”,合力构建区域学校和而不同、竞相发展、活力彰显的现代教育群体。(董 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