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 建设有持久生命力的一流教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人教社总编辑 韦志榕

    富兵

    沙晓青

    徐艳霞

    张志良

    郭震

    刘祥芬

    人教社第十一套教材

    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辑宋莉莉刚从郑州回来。她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编辑室同事一起参加了“人教版理科教材纵横衔接专题调研会”,从当地教研员、教师和学生那里获得了很多宝贵信息。与此同时,类似的中小型调研会还在全国各地展开,主题包括“人教版教材对课堂教学的适切性”、“人教版教材纵横衔接”、“人教版教材中图文科学性”等。

    教科书编辑的“新常态”

    小宋接下来还很忙,要参加社里组织的“第二届编辑说课大赛”、第17届人教社中青年论文大赛、即将结题的“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子课题报告,以及社里组织的各种学术讲座、微研究、微访谈,赴教材试验区进行回访调研,等等。当然,她也要承担一个普通编辑最常见的案头工作,书稿的加工、编校和发稿……

    人教社总编辑韦志榕说,由于教科书出版的特性和人教社“编研一体”的学术传统,编辑群体每年除了案头工作之外,都需要到一线课堂调研,承担课题研究,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业务培训。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眼下正在编写的人教版第十一套教科书做到有深度、有广度且“接地气”。

    德育为先,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

    “与一般出版物最大的不同是,基础教育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这是不可动摇的。”韦志榕介绍说,仅2014年一年,人教社就配合国家教育部门多次组织专项调研,关注语文、历史、政治及其他学科教材中意识形态的体现,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海洋意识、法治教育等与学科教育内容的融合,给予了高度关注。韦志榕说,这是基础教育教材的育人特性所决定的。尤其是2012年以来,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为先,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目前建设的第十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各个学科都十分注意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并在教材中一以贯之。

    能力为重,突出教材育人价值

    关于人教版第十一套教科书的最大特色,韦志榕说,人教版教材基本涵盖了中小学阶段所有学科门类,每个学科和每个学段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版教材体系,依然有统一的顶层设计。

    这是一套有灵魂的教科书。教科书不是事实材料的简单堆砌,应该有贯穿其中的内在联系和精气神,要有灵魂。比如,初中的《数学》教材特别突出了数学的思想性和联系性,从而有利于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数与代数内容的编写中,更加重视体现数、式、方程、函数的发展脉络,在相关章节阐述“从数到式”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这是一套继续因循探究的教科书。如何在第十一套教科书中,更好地因循“探究”思路,是每个编辑团队重点着力的。例如,《初中英语》教材在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训练和语言知识训练中都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养,包括听前、读前的预测、词汇分类等。教材还优化了自我检测部分活动,除了提供单元学习成果检测外,更侧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这也是一套倡导快乐阅读的教科书。为了加强教材的整体设计水平,人教社特别约请国内著名书籍装帧专家,为人教版教材量身打造了一套美工和版面网络系统,并根据新的版面网格系统重新设计各类图像,使页面更清爽、美观。在2013年年底举行的“全国第八届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中,人教版第十一套义务教育教科书的整体设计荣获了展览评比最高荣誉之一──教育类整体设计最佳奖。

    打造全媒体和全流程

    “教科书通过国家教育部门审查,进入课堂,只是刚刚完成了第一步。”韦志榕说,围绕教科书,还要进行系列教学资源建设。一般来说,有教师教学用书、配套教辅等纸质资源,也有录音磁带、幻灯片、VCD等电子音像资源。目前,第十一套教科书义务教育阶段上述的配套资源基本都已具备。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教社正在大力投入数字化出版,初步开发了人教数字校园、教师培训与服务平台、人教数字教材、人教e学数字教辅、人教电子书等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

    教科书一投入市场,人教社的各种力量就将围绕一线教学迅速启动。如针对教师的教材培训,建立教材实验基地、回访调研,随堂听课、发放调查问卷等。这样一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快熟悉教材,另一方面也是获取一手的信息反馈,为下一步修订完善教材做储备。为了给教师们创造更好的交流平台,人教社各个学科都会定期组织、参与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教材交流研讨活动,如实验基地经验交流、论文评比、现场课评比、课件评比、教学设计大赛、说课大赛等,邀请各实验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这些活动和服务将贯穿教材使用“全流程”,是人教社教材建设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任重而道远 尽善亦尽美

    2012年的一天,人教社综合文科室编辑杨梅又开始了编写《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的工作。在准备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一课时,她发现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描述,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有相当大的不同。

    “为什么对同一史实的描述,在点位选取、叙述角度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杨梅萌发了一探究竟的念头。她请教社内老专家,查阅馆藏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分析不同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然而这诸多的努力在教科书中最后仅体现为几百字。

    其实,这只是人教社学科编辑日常编写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余年来,我们持续关注史学界和地理学界学术研究最新成果,跟踪社会学科教学国际潮流,深入实验区密集调研,归纳总结综合文科课程与教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12年起陆续修订出版的教科书,调整了内容综合的广度和深度,使教科书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受到师生广泛好评。

    此次修订,人教社还对教科书的美学意蕴提出了更高追求,要求运用视觉语言呈现教材丰富信息,通过版式设计展示内容清晰的系统,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密切合作,从各册书的单元配置入手,确定每课时固定有多少页数、一课时有几个活动设计、哪个版面需要留白等细节。

    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是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思路。我们坚持范例原则,精选点位,选取典型案例。为体现综合理念,在勾勒历史发展大势时,始终贯穿空间观,将“过去的故事”发生的场所和位置展现给学生,贯彻整套书以社会生活为主轴、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以历史线索为主导的总体思路。 

    通过修订此套教材,我们深知现代教科书的功用已不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要传达情意,带给学生愉悦的体验。一本优秀的教科书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人教社综合文科室主任 富兵)

    专家“手把手”带我们做科研

    2013年7月,在中原大地传媒有限公司教材出版中心的大力协助下,河南省小学教科研联合体(河南省实验小学联合许昌实验小学、洛阳市实验小学、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和开封县街小学)正式挂牌为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实验基地。

    授牌仪式当天,人教社总编辑韦志榕亲自带队,莅临我校并组织了教材培训。沿着人教社搭建的成长阶梯,我们更便捷地走近人教社专家群体,在教师培训、教材研究、教学科研等方面得到了零距离的专业支持和学术引领。

    随之,我们承担的《人教版小学教材能力取向下的教学评价研究》顺利开题。人教社帮助课题组联系各学科专家,3次免费寄来课程标准解读文件、教材和相关研究范例资料,指导我们科学界定学科能力的基本维度。2014年4月,语文编辑室陈先云主任等8位专家就初拟的评价标准初稿,对课题组各学科负责人进行了“一对一”辅导;7月,特派语文和数学专家赴郑州组织教材培训,为郑东新区起始年级256名教师用好教材做足了功课;10月,特邀课题组教师参加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第一届实验基地交流研讨会,深入学习探究式教学。截至目前,基地教师应邀参加专业培训达700人次。在专家们手把手专业指导下,课题组完善了各学科能力评价标准第二稿,拟定了相关范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