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空,接着听到了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而后才听到雷声呢?光是从一些物体发出来的。例如太阳、电灯等都能发光。这些能发光-五年级语文
题文
光 |
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空,接着听到了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而后才听到雷声呢? 光是从一些物体发出来的。例如太阳、电灯等都能发光。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来,照射在物体上,需要时间吗?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根据日常经验,这种看法似乎是对的。当你打开电灯的时候,整个房间几乎同时都被照亮了。你觉察不出离电灯近的地方离电灯比远的地方会早亮一些。 但是,实际上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只是由于光的速度非常快,通过不太长的距离需要的时间非常短,因此不易觉察到。直到十七世纪后半期,人们才第一次测出了光的速度。现在我们知道,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这个速度相当于1秒钟绕地球赤道七圈半。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速度跟在真空中的速度差不多。光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空气中的3/4。在玻璃里的速度比在水里的还小。 光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声音在空气里的速度是340米/秒。现在你就会懂得,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却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道理了。 1.下雨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呢?(简要回答) 2.本文是说明文。说明的方法是:①下定义;②举例子;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画图表; ⑦分类别;⑧注释。 举例说说本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3.“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根据日常经验,这种看法似乎是对的。”这里能否 用“基本”来替换“似乎”,为什么?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毛病,请改正过来。只准改动一处,不得改变原意。 |
答案
1.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慢。因此,我们先看 到闪电后昕到雷声。 2.①下定义;“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②举例子;如“光是从一些物体发出来的。例如太阳、电灯等都能发光。” ③打比方;如“这个速度相当于1秒钟绕地球赤道七圈半。” ④列数字;如“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⑤作比较;如“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速度跟在真空中的速度差不多” 3.不能替换。“似乎”在本文是说经验上看好像对,实际上不对,换“基本”后句意就成了这种看法无 论是实际上还是经验上都是对的。 4.将“比”放在“离电灯近的地方”之后。 5.介绍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光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空,接着听到了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为..”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病句辨析,说明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病句辨析说明方法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
包括现代诗歌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学阶段主要以记叙文为主。 - 记叙文包括:
(1)划分段落
我们所讲的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划分段落常见的方法有:
a、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b、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c、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
d、按照事物的性质;
e、按照所叙述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f、按照重点段。
(2)概括段意
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找出重点句法。这些句子多数是总起句、概括句、小结句、过渡句;
b、合并层意,归纳段意;
c、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件归纳段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雕凤凰古时候,有个有名的木匠要在木头上雕刻一只凤凰。人们听说了,一窝蜂地跑去看。木匠在木头上勾了个大体轮廓,就不慌不忙地雕起来。当凤头、凤尾还没有雕成,羽毛也没有-五年级语文
下一篇:刚擒住了几个妖,又降住了几个魔,魑魅魍魉怎么它就这么多。嘿嘿,吃俺老孙一棒!杀你个魂也丢来魄也落,神也发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虫虎豹无处躲。刚翻过几座山,又越过几-五年级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