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桐庐行柯灵我生长在水乡,水使我感到亲切,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给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浅绿的水。我多次渡过钱塘江,却只是-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
桐庐行
柯灵
我生长在水乡,水使我感到亲切,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给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浅绿的水。
我多次渡过钱塘江,却只是往来两岸之间,没有机会沿江看看。钱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给我许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却了这个无关紧要的心愿。
对于这样的旅行,最理想的应当坐木船,浮家泛宅,不计时日,迎晓风,送夕阳,看明月,一路从从容容地走去,觉得什么地方好,就在那里停泊,等兴尽了再走。这次到富春江,从杭州出发,行程只有一天,早去晚回,雇的是一艘小火轮。抗战期间,从杭州到所谓“自由”区的屯溪,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舟楫往采,很热闹过一时;现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才还了它原来的清静。在目前这样“圣明”的“盛世”,专程游览而去的,大概这还算是第一次。
论风景,富春江最好的地方在桐庐到严州之间,出名的七里泷和严子陵钓台都在那一段;可是我们到了桐庐就折回了,没有再往上去。因为那边不太平,据说有强盗。妙的是桐庐这扇大门着实有点气派,虽然望门投止,也可以约略想象那“侯门似海”的光景。
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经富阳刘桐庐,整整走了九小时,约莫有近二百里的水程。清早启碇,沐着袭人的凉意,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连水,水连天,交接处迎面挡看一道屏风似的山影。——这的确是屏,不像山,动人的是那色彩,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用极细极细的工笔在淡青绢本上点出来的。这一路上去,目不暇接的是远远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树,潮平岸阔,风正帆轻,偶或在无穷的原野中出现临河的小村小镇,听听遥岸的人声,也自有一种亲切和喜悦。
过了富阳,因为连日阴雨,山上的积水顺流而下,满江是赭色的急湍。船行本是逆流,这一来走得更慢。时间太久了,不断的“疲劳欣赏”渐渐使人感到单调,直到壁立的桐君山在船头出现,这才士气大振,似乎发现了新大陆。我想象中的富春江没有这么开阔,夹岸对峙着悬崖峭壁,翠嶂青峰,另是一番深峻的气象。看到桐君山,’我才像是看到了梦中的旧相识。它巍然矗立,那么陡峭,那么庄严,似乎颇藐视我这个昂首惊喜的游人。山上没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却是杂树葱笼,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在当令。绿云掩映之间,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向江心俯瞰。
船转过山脚,天目溪从斜刺里迎面而来,富春江是一片绀赭,而它却是溶溶的碧流,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在这里分成两半,形成稀有的奇景。
桐君山并不高,却以地位和形势取胜,兼有山和水的佳趣。背后是深谷,是绵延的山脉;前面极目无垠,原野如绣。而两面临水,脚底下就是那滔滔汩汩的大江;隔岸相望,两江交叉处是桐庐的市廛一撮,另一面又是隔岸的青山。山顶的庙宇已经破残不堪,从那漏空的断壁,洞穿的飞檐,朱痕犹在的雕栏画栋之间,到处嵌进了山,望得见水。庙后的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开得绚烂,那耀眼的艳红真当得起“如火如荼”的形容,似乎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配有它。站在山顶,居高临下,看看那幽深雄奇的气势,我想起历史,想起战争,想起我们的河山如此之美,而祖国偏又如此多难。在这次抗日战争中,桐庐曾经几度沦陷,缅想敌人立马山头,面对如此山川,而它的主人却是一个坚忍的.不可征服的民族,我不知激动他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渡水过桐庐,从江边拾级而上,我们在街上闲闲地溜达了一回,这是个江城,同时是个山城,所以高高地矗立在水上,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我喜欢这个小城。好在小,比较整洁,有温暖亲切的感觉,令人向往丰乐和平.日长如年的岁月,不像有些小村小城,一接触到就使人想起灾难.贫穷.老死,想起我们民族的困厄。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逼窄之感,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经见的。市街相当繁荣,有些房子正在建造。劫灰犹在,春意乍生,可以看出这个小城是相当富庶的。
临江有一家旅馆,两面临水。一位朋友曾经在那里投宿,据说入夜倚窗,看山间明月,江上渔灯,有不可描摹的情趣。可惜我们没有这个幸运。
数年来梦想的富春江,总算看过了。虽然连七里泷和钓台的面也没有见,可是到底逛了桐庐。这就够了!单为爬一次桐君山,也算得此行不虚!人们艳说上游如何如何的山回水曲,引人入胜;如何如何的柳暗花明,奇峰突起,看了桐庐,我们的想象有了驰骋的依据,从这里也可以得其一二,愿将此留供低回,作他日直溯上游时的印证吧。
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二日
(选自《柯灵散文集》,有删节)
24.文章的标题为“桐庐行”,联系全文的内容,找出作者“行”中所提点的游踪。(用文中短语标识)(4分)
                                                                      
                                                                     
25.文章第二段说“钱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给我许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却了这个无关紧要的心愿”,其中“心愿”指什么?为什么说“无关紧要”?文中有何照应?(6分)
                                                                  
                                                                     
26.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当令”与“庙后的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开得绚烂”,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7.文中第八段是从哪一个观察点来描写桐君山的?段尾说:“我不知激动他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联系文章,说说你对这种“情感”的理解。(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24.(1)从杭州出发  (2)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  (3)过了富阳  (4)船转过山脚 (5)站在山顶  (6)渡水过桐庐(本题记4分,答对一点不记分,答对两点记1分,对三点记2分,对五点记3分,全对记满分4分)
25.作者对富春江的美景向往已久,想去观览一番。在国家不靖时候,这样的心愿当然“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国家安定,天下太平”。所以文中说“抗战期间,从杭州到所谓“自由”区的屯溪,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而祖国偏又如此多难”.“在这次抗日战争中,桐庐曾经几度沦陷”等句。(本题6分,每问2分)
26.两句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花树”“石榴”以人的灵性(1分),暗示了作者坚强清醒.特立独行的人格(1分),流露出作者不屈于情势的情怀。(1分)
27.从第八段描写的内容看,其观察点应是在山顶。(文中也有交代,“站在山顶,居高临下”)(1分)这是日本侵略者一种感叹中国山河壮美,而中华儿女英勇不屈.誓死保卫,因而无可奈何的情感。(2分,照抄原文不记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桐庐行柯灵我生长在水乡,水使我感..”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