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驼铃/走进春天的怀抱司马中原(台湾)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5岁。我看它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将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语文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驼铃/走进春天的怀抱 司马中原(台湾)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5岁。我看它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将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的记忆;他们颈下的驼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里飞奔,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①他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痛苦。 迎着风沙朝西走。在浓厚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骆驼声,幻想自己成了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饿,忍着苦。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在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候,我忍着泪,更想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怎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会真心诚意和他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人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驼着重负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个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的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②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成广阔无崖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叮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途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盼望呢!从纯美的感情世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夜以继日地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吧?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呻吟、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就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③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运在背脊上,何止是我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和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驼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沙漠,走过疾风怒吼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饮一饮甘冽的清泉,看一看仙人掌上的黄花,而我们是要走下去的,因为: 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写这个内容对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l)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 (不超过20字) (2)写这个内容的作用是: (不超过20宇) 2.画横线的①处,为什么觉得骆驼没有那么丑了?请分两点陈述。(4分) (1) (不超过20字) (2) (不超过20字) 3.阅读画横线的②③两处,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画横线的②处,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超过30字) (2)画根线的③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20字) 4.这篇散文的题目,或者拟为《驼铃》,或者拟为《走进春天的怀抱》,你也可以另拟一个题目,请你为这篇散文拟定一个题目,并说明以此为题的理由。(4分) |
答案
1.(4分) (1)儿时的我看到骆驼很憔悴,又怪又丑。 (2)为后文写骆驼忍苦负重、拼命前进的做反衬。 2.(4分) (1)认识到骆驼的丑是环境造成的。 (2)看到骆驼比人更能忍耐、更能刻苦。 3.(6分) (1)表现在艰苦的人生道路中,自己踏实努力,没有吝惜自己的青春。 (2)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要为社会做些贡献。 4.(4分) |
1.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儿时的我看到骆驼”1分,“很憔悴,又怪又丑”1分,“忍苦负重、拼命前进”1分,“反衬”1分。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2.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每小点各2分。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3.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对“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的理解1分,对“咀嚼自己的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的理解2分,对“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的理解1分,对“每走一步,我笔下就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的理解2分,每小题的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4.评分标准:拟题不扣分。能扣住文意对拟题作说明,对拟题的说明充分;对文意的理解深刻,得4分。对文意的理解尚可,对拟题的说明一般,得3分。对文意的理解较肤浅,对拟题的说明不充分,得1分。对文意的理解明显错误,对拟题不能做最起码的说明,不给分。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驼铃/走进春天的怀抱司马中原(台湾)头一次看..”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货币填不满十二亿胃囊藏在胸中的奇妙皮包是胃,美中不足的是每只胃的下端都有漏洞。一日三餐的食物投入不断流失,而食物投人的本身又需投入;一连8年,-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揣摩了三千年的心事丁国强《诗经》所特有的古典意蕴和民间视角使其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无论经学家如何去抠字眼,去作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都无法冻结《-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