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谈择友1.俗话说:“朋友如手足,知音胜兄弟。”又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不能没有知心朋友。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纵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谈  择  友
1.俗话说:“朋友如手足,知音胜兄弟。”又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不能没有知心朋友。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纵有“红荷出污泥,一尘不染”
者,而青年人阅历尚浅,思想单纯,要求慎择友,并非无足轻重。
2.那么,我们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呢?明代学者苏浚在他的《鸡鸣偶记》里讲到有四种朋友,他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此话重提,对我们如何择友,是很有启示的。
3.所谓“畏友”,就是志同道合,铁面无私,敢于直言规劝,能够开展批评的朋友。这种朋友,表面上叫人有点害怕,其实正是朋友之俊杰。陈毅同志有“难得是诤友”的句句,就是对“畏友”的赞许。琳蘅·德穆特,是马克思的女佣人,也可以说是马克思的“畏友”。据威廉··李卜克内西的回忆,当马克思一日烦躁得暴跳如雷的时候,别人吓得销声匿迹,她竟能“直入狮穴”,“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于是狮子就变得比羊还驯服”。她是与马克思一家风雨同舟的战友,她一生对马克思的帮助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而马克思在“畏友”面前,顿改弊病,从善如流。
4.所谓“密友”,就是不但在平日友好往来,而且于危难之际,也能相互依托,生死与共。能交上“密友”将是莫大的幸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的事业中结成了举世无双的“密友”。列宁曾评价说:“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他们的终生合作,不但为无产阶级带来了光明,而是使他们度过了平生一段苦卓绝的岁月。真挚的友谊有着迷人的魔力。马克思被疾病纠缠的时候,只要收到恩格斯的一封信,或者恩格斯陪他走走逛逛,他的疾病即会十去八九。正如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所说:“他在卡尔身上所起的作用,比任何药物都大得多。”
5.所谓“昵友”,就是那些互相奉承、互相吹捧、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昵友”除了他们自己欢心得意、乐于口腹外,对人类和国家毫无益处。亲昵的面孔,最容易掩藏祸心;郁烈的醇酒,最容易使人陶醉。社会上的流氓盗窃集团多是以“昵友”的面孔拉人下水的。“昵友”不“昵”,是可信的真谛。
6.所谓“贼友”就是那些利害倾轧、两面三刀的人。当你一帆风顺时,他以朋友的面孔出现,阿庚奉承,亲热异常;当你有个三灾六难时,他又会为了自己的得失,出卖灵魂,落井下石。与这种人交朋友,正如纸娃子玩火,不难自焚!
7.马克思在赞扬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时说:“人类的兄弟情谊在他们的中心  a 词句,  b 真实。  c 人类的高贵从那被劳动锻炼得刚强的形象中向我们发出光辉来。”这“真实”二字,对交友来说,是极有分量的。俗话说:“浇树要浇根,交友要交心。”待人不诚,言而无信,怎么会找到知己的朋友呢?我们所提倡的这种“交心”,就是一颗纯纯净净的同志之心。
8.交朋友首先要注重于政治上的考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见到有的人交了朋友,后来关系又破裂了。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同其他事物一样,人的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朋友之交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真正的友谊,在斗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虚伪的友情,在斗争中将会以断交而告终。在前进的征途上,当同路的伴侣倒行逆施而又可救药时,一刀两断、各奔前程是很自然的事情。卢格是马克思的朋友,但当他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大肆攻击和诬蔑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时,马克思便毅然地同这位曾一度“志同道合”的朋友彻底决裂了。在马克思看来,政治上的敌对与个人之间的友谊是不可并存的。
9.交朋友不是为了满足私欲,不是搞交易。有的青年人把交朋友当成谋求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比如,有的人在开学就业、入党入团或者购置什么缺货时,自鸣得意地说什么:“没问题,我有知心朋友,好办……”如若目的达不到,私欲落空,就转而牢骚满腹,甚至骂出声来:“真他妈的不够朋友!”这种友谊价值究竟如何,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可见,私欲是侵蚀纯真友谊的蛀虫。
1.要慎择友,交诤友。真正的友谊,其力量是无穷的!·
1.  仔细阅读文章,联系内容,解释第2段的加点字:
规——                 ;    托——
饴——                 ;    攘——
2.  在第7段空格处分别填上三个虚词: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3.  第7段中“这种交心”批的是□□。
4.  分别概括文中所提到的四类朋友:
a.畏友是□□□□□□□□□□□□□□□□□□□□的朋友。
b.密友是□□□□□□□□□□□□□□□□□□□□□的朋友。
c.昵友是□□□□□□□□□□□□□□□的朋友。
d.贼友是□□□□□□□□的朋友。
5.  本文正确的分层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在序号中间划“/”)
6.  第五段中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规:规劝;托:托付,依托;饴:密糖;攘:相挽 
2.a:不是  b:而是  c:而 
3.真诚(真实) 
4.a:志同道合,铁面无私,敢于直言规劝,能够开展批评  b:不但在平时友好往来,而且于危难之际,也能相互依托  c:互相奉承,互相吹捧,吃喝玩乐的酒肉  d:利害倾轧,两面三刀 
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6.对偶 
7.要慎择友,交诤友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谈择友1.俗话说:“朋友如手足,知音胜兄弟。..”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