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有着“气味专家”之称。由于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有着“气味专家”之称。由于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授予他们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阿克塞尔和巴克于1991年联合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腔粘膜上的气味受体细胞中。人体基因总数中3%即大约1 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而这些细胞与人体大脑有直接联系。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特定区域,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气味模式。由此,人们能有意识地感受到诸如丁香花等香味,并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两位科学家还发现,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绝大多数气味都由多种气体分子组成,其中每种气体分子会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尽管气味受体只有大约1 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这也就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除了在理论上揭开了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实验还得出许多宝贵的数据和一些重要的结论。研究发现,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100个气味受体,而老鼠的却有大约1 000个。研究结果显示,人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两位科学家所作基础研究的理论或是科研成果如今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或是对其他科学研究起到了帮助作用。 6.下列对“气味受体细胞”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分布在鼻腔粘膜上,受到大约1 000个基因的控制,与大脑有直接的关系。 B.被激活后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特定区域,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模式。 C.就其中的一个个体而言,只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 D.其中的气味受体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成为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7.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研究成果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授予他们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于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了贡献。 B.人们能感受某种花的香味后还能在另一个时候想起它,是因为这种香味已经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特定的气味模式。 C.能够形成大量气味模式,原因是组成气味的每种气体分子都能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而气味受体又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 D.鱼的嗅觉能力比不过老鼠的嗅觉能力,这是阿克塞尔和巴克在实验之后得出的结论。 8.下面的表述,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 A.某物质的气味被气味受体细胞传输到大脑特定区域,再传递到大脑其他区域,人们就能有意识地感受并记住这种气味。 B.绝大多数气味由多种气味分子组成,每种气体分子会激活多个气味受体,每个气味受体又会对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由此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 C.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既在科学理论上揭示了人类嗅觉构成的秘密,还在社会实践中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数据和一些重要结论。 D.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关于人类嗅觉机能的科研成果,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并对其他科学研究起到了帮助作用。 9.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种气体分子会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因此,人们所能辨别的气味种类,数量超过了其气味受体的数量。 B.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100个气味受体,而老鼠的却有大约1 000个,因此,老鼠的嗅觉比鱼的嗅觉灵敏。 C.研究结果显示,人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致使人的嗅觉功能不及老鼠的嗅觉功能。 D.通过研究,人们可以发现具有更多气味受体的动物,并训练它们帮助人类做一些特殊工作。 |
答案
6.B 7. A 8. D 9. C |
6. 偷换概念,文中是“气味受体被气体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并不是气味受体细胞被激活后产生电信号。 7. A项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只是阐述他们的荣誉。 8.A项文中是“传递到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气味模式”;B项中的第二小句原文中是“其中每种气体分子会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第三小句是“每个气味受体细胞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体分子作出反应”;C项中“人类嗅觉构成的秘密”应为“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社会实践”应是“实验中”。 9.C项,无中生有,文中未讲“人的嗅觉功能不及老鼠的嗅觉功能”。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6~9题。如今,美国的科学家能用机器或科学验证武林传说的真假。首先接受检验的是拳法。研究人员使用的装置是三号混合拟人试验装置——也就是我们所熟-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让电脑变成“绿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脑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性能的提高,而是把眼光投向了环保,噪音、能耗、有害物质……这些我们在几年前-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