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嫦娥奔月2007年10月24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一号”顺利踏上登月旅程。这是“中国制造”第一次离开地球,奔向月球,一个时代就此来临。-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嫦娥奔月
2007 年 10月24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一号”顺利踏上登月旅程。这是“中国制造”第一次离开地球,奔向月球,一个时代就此来临。 
欧洲宇航局的负责人多尔戴恩开玩笑地说:“到了美国人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中餐馆。”
国外科学家积极地替中国人“虚张声势”,而“嫦娥计划”的科学家目前还在稳健谨慎地实现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月。研究团队乐观地估计是在2012年实现“落月”,2020年前实现探测器从月球返回。
此次,科学家为“嫦娥一号”卫星设定了四个科学技术目标:通过CCD相机与激光高度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描绘月球地质与构造图;通过射线谱仪分析月球表面的元素及矿物质的含量和分布;通过微波探测仪测量月壤的厚度并评估月壤中艄资源;通过高能粒子探测仪探测地一月空间环境。
虽然“嫦娥一号”在技术上还有有待提高的空间,但它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40多年里,人类已经向月球发射了100多个探测器,可我们惊讶地发现,世界上居然仍找不到一张三维的月球全图。嫦娥计划首次获得月球全球的三维图像,将令其他航天大国汗颜。
此外,“嫦娥一号”可探测14种元素,超过其它国家探测器探测数量的一倍之多。“嫦娥一号”上的激光高度计精度为1米,而日本绕月探测卫星“辉夜姬”只有5米。“嫦娥一号”还将首次使用微波方法探测月壤。
毫不夸张地说,月球已是一个战场。一位美国科学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登月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国威而不是科学。从1958年至1967年,在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共发射了108个月球探测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为52个,成功率为48%,如果单单是为了科学探索,如此密集的发射显然太疯狂了一些。
而如今,除了美国正在独力实施重返月球计划之外,俄、日、中、印以及欧洲各国之问都在相互通联,谋求合作的可能性。探月工程在国际竞争之外,也体现了国际合作。如为了测控“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我国与欧洲空间局和智利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对于“嫦娥一号”的数据,我国也承诺分级共享,大部分数据会分期无偿公开。
不仅如此,探索茫茫宇宙更需要多国“联合舰队”。目前,中国已和俄罗斯签订了合作探测火星的“萤火计划”。未来的太空格局,全看几个航天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节)
小题1:依据原文,不能成为“月球已是一个战场”这一说法理由的一项是
A.从1958年至1967年,在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共发射发108个月球探测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为52个,成功率为48%。
B.嫦娥计划获得月球全球的三维图像,是近40年来人类所获得的第一张三维的月球全图,将令其他航天大国汗颜。
C.到了美国人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中餐馆。
D.为了测控“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我国与欧洲空间局和智利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并承诺数据分级共享。
小题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外国科学家乐观估计中国将在2010年实现“落”月,2020年前实现探测器从月球返回。
B.美苏两国在短短的9年时间就向月球发射了108个探测器,如此密集的发射显然是疯狂行为。
C.我国承诺,将把“嫦娥一号”的数据分级共享,分期无偿公开。
D.欧洲宇航局的负责人多尔戴恩所说的,当美国人再次把国旗插在月球上时,他们会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中国餐馆。实际上是在替中国人“虚张声势”。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探月工程除去振奋民族精神、扩大国家影响外,还将对科技强国之路产生深远影响。
B.过去探月工程主要是竞争;而如今的探月工程既有竞争,也体现了国际合作;将来也将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且合作可能成为主流。
C.美国之所以还要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科技实力。
D.目前,美、欧、日、俄和中国、印度,都在加紧筹划21世纪的人类登月计划,我们可以形象地说,月球已是一个即将开张的“包子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D
小题:D
小题:C


小题:( 题中战场”是指竞争,而D项是指探月方面的国际合作。)
小题:(A,错在“外国科学家”,原文是“研究团队乐观估计”;B、错在缺必要的条件限制,请注意原文说法“如果单单是为了科学探索”;C、清注意原文“大部份数据会分期无偿公
小题:(请注意原文“登月的主要原因是………“‘如果单单是为了科学探索……”等文字。)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嫦娥奔月2007年10月24日,中国西..”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