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高二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后来,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新生们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答案
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 张彤 山再高,高不过人的头颅;海再宽,宽不过人的胸怀;风再烈,烈不过人的智慧。万物之灵长,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踏破荆棘路,敞开心扉,摘取生活中最亮丽的珍珠,坐在生活的最前排。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人无大志,难成大业。庸庸碌碌,平淡一生。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心不可死,志不可无。大浪淘沙,涤荡的是志存高远的仁者智者;风起云涌,传颂的是敢于争强的英雄豪杰。秦始皇立志伫立在历史的前沿,序八州而朝同列,履至尊而制六合,开天辟地;谭嗣同立志穿行在时代的前沿,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场百日维新,揭开了中华觉醒的序幕;刘翔立志奔跑在世界的前沿,十二秒九一,“风之子”让蔚蓝的爱琴海见证东方奔腾的力量;杨立伟立志翱翔在太空的前沿,神五登天,他用九天揽月的勇气送给世界巨大的惊叹;徐本禹立志走在道德的前沿,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倾颓的教室,扛起贫穷和孤独,扛起求知的希望,扛起民族的精神行囊。坐在立志的前排,就能成为感天动地的英雄,就能成为生活的勇士,就能赢得钦佩与尊敬,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面对自己无悔的人生。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生活不能一帆风顺,时时有风雨,处处有险阻。人需要的是奋斗。作气须自鼓,争雄必上游。人不能满足现有的条件和成就,只有不断奋斗,不断超越,才能达到人生更上一层楼的境界。人们往往惊艳于花的美丽,却忽略了初生的枝芽为了美丽绽放的到来所付出的辛劳和等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不懈的奋斗,铁杵成针,点破太白的迷惑,诗仙顿悟,从此开始,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由绣口吐出,让后人万代景仰那个曾经浪漫奔放过的盛唐。因为不懈的奋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不寻常换来的满纸荒唐言赢得了后人的一把辛酸泪,成就了前无古人,恐怕也将后无来者的巅峰巨著。没有奋斗,哪来成功?因此,人应当坐在奋斗的前排。 岁月不待人 燕过,有再回的时候;树枯,有再青的时候;花谢,有再开的时候;人老,没有再年轻的时候。所以毛泽东留下一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匆忙上路。黄金易得,岁月无情。无所谓昨天的失意,无所谓暂时的快乐或迷惑,时间在手中流逝,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们犹豫和空虚,浑浑噩噩地抛弃时间,早晚会被时间抛弃,生无所息,人应该坐在时间的前排,尽量让每一分钟都有生命的意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靠自己走,事靠自己做。大丈夫顶天立地,开拓出自己的一片世界,则应当志存高远,奋斗不息,把握时间,坐在生活的前排。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学生应针对题文中故事内容,尤其是抓住第2段的几个关键语句重点思考,如“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等。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本题可以转换成的话题----“坐在生活的前排”。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 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 ② 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③ 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 ④ 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