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有人说:松生淮南是为松,松生淮北仍是松。要求:切合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高一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也有人说:松生淮南是为松,松生淮北仍是松。 要求:切合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
答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的鼻子下方都长着一张嘴。虽然它只有上下两片嘴唇,动作也只是简单的一张一合。然而你可以小瞧了其作用,所谓祸从口出,人言可畏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总觉得人世间是一个很聒燥的地方,用契柯夫的话来说那便是所有的狗都在叫。在以前沉默的大多数,而说话权也只是掌握在优秀的狗和自认为优秀的狗的口中。然而在这么一个众喧哗的时代,所有的狗都可变得理直气壮,你可以对狗红人指指点点,对狗老大唧唧歪歪。你也更可以大摇大摆的走到大街上见谁不顺眼,冲上去就是—口。疯子狗多了,自然会有狗咬狗的现象,而狗与狗之间也是有帮派的,你欺负了我的狗小弟,你嗅了他的狗老大,狗君子与狗小人无论如何都是要先动口的,一时间狗狗相争,狗狗相叫,狗狗相咬,场面好不热闹。然而,在此刻,如果有一条狗不叫,除了它是哑狗傻狗外,那肯定是一条优秀的狗,狗中的精英,这条狗不叫则矣,一叫则惊死“狗”。我借别人的话来表明自身观点,在此用狗代替人绝没有辱之意,如果非要比个谁高谁低,那可真有侮狗之嫌。当然,也更因为我接触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 然而,此时的我的观点,尚且菲薄,不够成熟,便不懂得这世故。血气方刚加上争强好胜,总喜欢将别人辩驳到无话可说,哑口无言。然而在我自鸣得意时,我却不知不觉的把别人给得罪了。鲁迅说“中国人大多死要面子不要脸”,我一不小心犯了做人大忌。易中天的《闲话中国人》我虽只是略知一二,但是有一句话我也同样是深有体会的——假如一个人不懂得情面,那他就是不会做人,而一个不会做人的人,人家往往骂他“不是人”。但我身边的一些人,往往总喜欢摇头晃脑曰:“不是东西”。“东西”代替“人”,也可以算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其实我也很迷惑——我到底是不是个东西。查了字典,发现其有两层含意:一、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二、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我的迷惑也并非是没有缘故的,虽然我不知道“你不是东西”这句话长久被人视为贬意句的缘由。但根据字典上的定义来看,我觉得 有时我像个东西,有时却也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到底我是不是个东西,东西又是个什么东西?我想,这可能得那些所谓的专家来做一番长时间的演讲报告,才会让我们这些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观众彻底:“清醒”过来。 郑板桥说糊涂难得,而我则认为难得糊涂。所以,为了生存,不管我喜不喜欢狗,是不是个东西,我都想做人,都要做人,都得做人。不知,我今日之反驳是不是让我可以跟范进一样拍拍手,道一句——“噫!我做人了。” |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有人说”“也有人说”就表明了一种对立的统一。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强调外在条件重要;“松生淮南是为松,松生淮北仍是松”,强调变与不变还是由内因决定的。 (1)合理运用外部条件。有时,外在条件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利用外在条件,合理运用外在条件,巧妙利用外在条件,把事情做好。 (2)本质决定。外在条件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以此否定内因决定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仍是由“橘树”的本性决定的。所以出了问题,有了差错,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切勿怨天尤人。 (3)见仁见智。看同一问题,人们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甚至文化水平、自身经历不同,观点看法也就不同。既要“各美其美”,又要“美人之美”,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把自己的好恶强施于人。允许别人发表意见,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说:橘生..”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