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幽香是指清淡的香气,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种沁人心脾、怡人心神的状态并非随时都有,需要你停-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幽香是指清淡的香气,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种沁人心脾、怡人心神的状态并非随时都有,需要你停下快走的匆忙的脚步,需要你摒除浮躁静下心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就这样感慨:“淡淡的幽香是最好闻的花味。”然而,幽香之清远难道唯独花草?
要求:请你以“幽香处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幽香处处
独居斗室,掩卷遐思,倏忽一丝香气滑过鼻间。临床观望,院子里的栀子花已绽放些许,暖暖的阳光亲吻甜甜的花蕊,扰得清风微醺似醉。不多时,院落深深,竟也幽香处处。
她是顶爱栀子幽香的。于是莺语呢喃之际,他总会撷下几朵小花,别在她的发梢。她有长而黑亮的发,起舞时翩翩飞扬,栀子花的香气竟也弥散风中,惹得处处生香。他爱看她带着可人的栀子花,调皮跑闹,卷起一路幽香。
可叹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他们早已到了安享天伦的年纪。于是每每花开,他总是搀扶着体弱的她,到院中看花,抑或摘下一朵别在她已花白的发际。那时她还是咯咯地孩子般欢笑,却气喘急了不住地轻咳,他拍拍她俯下的背,却望见头顶的稀疏,稍稍发愣。
她病得有些重,有时甚至神志不清,浑浊的双眸刺痛他的心。他砍掉了院中很多的树,只为她能多晒些阳光。他留下了栀子花树,因为她爱栀子幽香。他全力为她打造栀子般的纯美童话,可惜她对一切毫不知情,至少当她病痛呻吟时,未看到他心中也在滴血。
夏日盈盈,她情况有所好转,他便扶她到院中看花。他把她轻轻抱起,放在一张老藤椅上,上面铺好了他新买的棉布垫。他指着新开的花对她解释,这是新品种,很好闻,问她要不要一朵。她眯起眼努力分辨,很认真地点头。他便走到树下为她摘下一朵最美的,轻轻放在她的手里。“真香啊!”她闭上眼睛,幸福地笑。他熟练地将花拿起准备插到她的发际,手却停在半空中:她的头顶早已荒芜,稀疏的几绺搭在顶上,却掩饰不住激素过多导致发根脱落的悲哀。她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卧病太久心都有些脆弱了,她急急伸手去摸麻木的头皮。他将她瘦弱的手握住了,“很好看”,他笑道,“几十年来你未曾改变。”她不曾怀疑,收回手,重展笑颜。他推着她在院子里走动,她闻到头上总是清香,便心满意足地笑了。他搭在她肩上的手轻轻敲击椅背,露出袖口中那朵美丽的栀子花。
他们是我的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相伴一生。他们的爱情像栀子花般美好无瑕。小院中虽再已不见奶奶带着栀子花四处留香,但一期的幽香,却总能让人忆起一世的美好。
点评:文章选取栀子花为切入点,以栀子花幽香弥漫营造氛围,写爷爷的呵护、关爱,画面细腻传神、真切传情,细节描摹如在眼前,其间流露的相伴一生的真情让人动容,故事借爷爷奶奶相伴的美好歌颂了人间真情、真爱。这样的情节,尤其是细节背后的心理展示,如果不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有心人是很难体会的,这也与命题初衷吻合。


试题分析:罗丹说过:“生活不缺少美,生活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山间的一缕清风,路边的一朵小花,天上的一片流云,晚照中的一道夕阳,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自然的美无处不在,但此题拟制的出发点显然是引导同学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去寻找、搜索、发现、欣赏、提升那些阳光的、善良的、健康的、美好的点点滴滴,这是生活赠予我们每个人的一笔财富。“幽香”区别于“浓香”、“馥郁”,可喻那些细微的、角落的、不为人注意的或者习焉不察的美好事物,不可写惊天动地、传奇跌宕、荡气回肠的人事物,此文实际写作中可能“幽香”并不难找,容易出现疏漏的是“处处”,因此写一人一物时尤其应注意转换,“处处”似指地点无处不在,其实还可包括时间绵延久远。
构思一:描绘草木之幽香。草木、花卉之香遍及自然的各个角落,着眼于某一种风物,细细品味其味其香,能折射人类对自然的热爱。这样的构思是写实类的,关键别丢了“处处”两字,即便写一物也应由点及面。
构思二:细嗅人物之幽香。可以写服饰、被子、头发甚至体香等散发的幽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写出人物的勤勉、善良、关爱、体贴、细心等等美好的品德或情愫,描情状物中,拉远时间和空间,使之凸显“处处”。
构思三:虚实结合之幽香。此文最好的构思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由虚到实,明写眼前之香,暗点人物之美,在浓淡、阴阳、明暗的描写之间,呈现出美丽阳光而又灵动鲜活的生活图画与善良美好而又勤勉向上的人物形象,那起伏连绵、牵丝映带、悠远绵长的幽香,带给人们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幽香是指清淡的香气,欧..”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