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行云流水、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局面。和谐犹如一幅画,“淡装浓抹总相宜”;和谐-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话题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文 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行云流水、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局面。和谐犹如一幅画,“淡装浓抹总相宜”;和谐好似一首歌,“大珠小珠落玉盘”。和谐产生美,和谐之美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温馨、永恒。
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丘迟《与陈伯之书》
②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歌声与微笑》
③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                  ——辛弃疾《贺新郎》
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佳作示例一]
和谐生美
绝妙的交响乐让人心情舒畅;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相互映照搭配出美的风景;白云在蓝天的背景下显得那样的洁美无暇;游鱼在河流中嬉戏河流愈显得澄澈清明……
——和谐产生真美。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大自然的相处总是奇妙的,柔和的夕阳渐渐坠入山间,夜幕开始降临,远处传唱出绝美的音韵: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此刻的景致远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样凄清,而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从容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感受的多是温存与坦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特殊心境下对特殊景致的特殊感受。我敢打包票,要是张先生当时是衣锦还乡的话,定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因此这种自然感受的流露也是极其的和谐——也许也是它生命力顽强的一个原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以说是早行人的不辞劳苦,就景联想也可误作为一位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老人归心似箭地赶了一夜归路。毕竟它们都有和谐的地方。说见到家乡则是“路转溪头忽见,旧时茅店社林边。”毕竟人都是具有情感的,乡土情结是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和余光中的《邮票》,这些都是文字与情感的交融、和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自然的清新、明丽。“江清鸟愈白,山青花愈燃”如火如荼的景致跃然纸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清音短笛、洞箫牧歌、高山流水、鸢飞鱼跃……清水出芙蓉,毫无修饰的阳刚阴柔之美的映衬,滋生出无限的风光、图景、乐章。
——美产生于和谐。
空灵的思想激荡出飞扬的文思是由于身心与知识的共振发出,任何和谐都不能故意拼凑出、修饰出,但一定可以创造出,那就是用心除虚华去浮芜——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天人合一”即是一种大和谐,都是万物生灵,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自然是我们的朋友,自然是我们的伴侣,自然是我们永远不容许亵渎的高贵女神。我们用心去爱它,用爱去感动她,和谐之中会产生她垂青的馈赠,那是和平,安定,健康,智慧。让和谐弥漫宇宙的空间,让和谐渗透我们的灵魂,让和谐到处生根、发芽、成长,给它一个昌盛的环境。
[简 评]
本文引用自然,如叠翠缀珠,古诗句如满天繁星点缀字里行间,既增添了文章文采气势,也使文章具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作者行文条理清楚,文笔流畅,先以自然在人心中的感受铺写自然与人的和谐交织,再在结尾处点出“天人合一”的主题,万物应与自然相亲相容,才能和乐融融。
[佳作示例二]
和谐 乐章
生活如同一部交响曲,采用和谐的音符,你将能谱写出美丽的华彩乐章。
——题记
第一部 和谐 序曲 (弱起)
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和谐就是那与云朵交相辉映的彩色霞光,鸟儿们也都醒来,和谐便是它们跃上枝头、一唱一和地展示嗓音的欢畅;清风吹拂着绿柳,和谐就是在风儿的伴奏下,柳条婆娑的舞蹈;花儿也张开了笑脸,和谐就是她们在温暖的阳光下竞相绽放……
展开部 和谐 小快板 (愉快的)
人们也忙碌起来了:上学的路上,和谐是系着红领巾的你扶起摔倒的小妹妹时脸上洋溢的微笑;四合院里,和谐是李叔叔帮王奶奶修自行车时弄得满手的油污;办公室中,和谐是一位普通的同事在你头昏脑胀时递过来的一杯咖啡;和谐是夕阳下林荫道上,互相搀扶的老爷爷和老奶奶那温情的眼神;和谐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城里人和农民工,黑种人和白种人相视时灿烂的笑容……
呈示部 和谐 慢板 (抒情的)
大自然也在和谐的音符中开始微笑:和谐,是西北荒漠植上防护林后换上的新装;和谐,是淮河水见到来治理它的科学家后翻起的欢腾的浪花;和谐,是受尽凌辱的藏羚羊见到动物保护者时眼中闪烁的泪花;和谐,是海南岛上的野生猿猴受到生态救助后兴奋的舞蹈……
再现部 和谐 广板 (意味悠长的)
世界将在和谐的乐声中逐渐进步,走向辉煌:面对穷山恶水,一边是艰苦的条件,一边是渴望知识的孩子,和谐就是巫山深处志愿者支教的大学生们坚定的眼神;面对一弯浅浅的海峡,和谐是台湾同胞渴望回归的赤子之心;在充满血腥的巴以边境上,和谐是那个巴勒斯坦小女孩捧起的那簇闪烁的烛光;面对无情咆哮的大海,和谐是全世界人民向东南亚国家伸出的热情帮助之手……
尾声 和谐 结束曲 (弱渐强)
面对渴望和谐,渴望进步的人类,太阳感动了,普洒下金色光芒;月亮感动了,普洒下皎洁的柔光;天空感动了,普洒下和谐的雨露甘霖……
看,希望之种正在和谐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我们的生命乐章将会因为加入了和谐的音符而更加美丽、绚烂……
[简 评]
这是一篇出色的创新作文,结构和主题“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个整体。作者以“乐曲”的变化由“弱起”到“弱渐强”和“乐器”的变化“快板”到“广板”,来写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由单个的人到整个社会,五个部分既组成华美的乐章,更组成和谐的人类社会:关爱自然,关爱社会。
[佳作示例三]
和谐之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题记
和谐是一座山,杂花生树,莺飞草长,鹿逐兔跃,鹰击长空,虎啸深林。
和谐是一江水,碧水微翠,波澜不惊,扁舟轻摇,缓缓东去,鱼翔浅底。
和谐是一片海,容纳百川,招日引月,布星摆辰,巨浪惊天,波涛拍岸。
和谐是一群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男耕女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端庄成就了山的和谐。
温柔成就了水的和谐。
激情成就了海的和谐。
恬淡成就了人的和谐。
对于人而言,家和万事兴。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人和,正是和谐的首要条件。
自然界也有和谐,自然界每种要素的和谐是人对自然界最大对期待,那将是怎样的美啊!天蓝、云白、水碧、花红、草青……清新的空气,如画的风景,让人怎能不陶醉?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和谐:有端庄,比如山的和谐;有温柔,比如水的和谐;有激情,比如海的和谐;有安详,比如林的和谐……这是许许多多的和谐,构成了我们五彩纷呈的大自然和无限精彩的世界。感激这份和谐,享受这份和谐,保护这份和谐。
人类社会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们孜孜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意味着没有战争,没有抵制,没有血腥。意味着失去家园的人能找到容身之处,意味着遭遇痛苦的人能重新开心微笑,更意味着霸权、战争、干涉内政、自杀式爆炸、核问题、领土纷争这些恐怖而缠人的字眼能从新闻节目中除去,到那时,没有流血,没有饥饿,没有纷争,没有欺凌,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又令人向往到世界!
和谐,就是天蓝云白水碧花红。
和谐,就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和谐,就是幸福健康美满快乐。
和谐,就是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所以,和谐之美最美。
[简 评]
本文用了很多排比句,写得很有气势,层次清晰。开篇两组排比句多角度写出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才是至美,进而揭示“和谐社会”是美好的理想,是共同的追求,结尾再以排比句照应标题和开头,首尾圆合,亦可谓“和谐”。


[构思提示]
天空掠过燕影,风儿吟唱林梢;山高月小,明月流云,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和谐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鲜花,因有了绿叶的烘染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点缀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依偎才显得平和、温馨。生命与自然相融,美得和谐,美得永恒。和谐让每个生灵不再孤独,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既关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的人,也是生活在自然环境的人,和谐之美,自然也包括“天人”和谐。人应该平等友善地对待身处的自然环境,正如十六大报告说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个话题,可写自然环境中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可写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和睦相处,也可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而至“天人合一”。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行云流..”主要考查你对  话题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话题作文

考点名称:话题作文

  • 话题作文

    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