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弦,CD⊥AB于点E。(1)求证:△ACE∽△CBE;(2)若AB=8,设OE=x(0<x<4),CE2=y,请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探究:当x为何值时,tan∠D=。-九年级数学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一定相似: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1)
(2).两个等腰三角形
(两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其中的任意一个顶角或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3).两个等边三角形
(两个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度,且边边相等,所以相似) 
(4).直角三角形中由斜边的高形成的三个三角形。

  • 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
    证两个相似三角形应该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是文字语言的“△ABC与△DEF相似”,那么就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可能没有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而如果是符号语言的“△ABC∽△DEF”,那么就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写在了对应的位置上。
    一、(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是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定理,是以下判定方法证明的基础。这个引理的证明方法需要平行线与线段成比例的证明)
    二、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四、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五(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六、两三角形三边对应垂直,则两三角形相似。
    七、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两三角形相似。
    八、由角度比转化为线段比:h1/h2=Sabc

    易失误
    比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如:AB/EF=2
    而比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如:AB/EF=2:1

  • 考点名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相似三角形内切圆、外接圆直径比和周长比都和相似比相同,内切圆、外接圆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
      (7)若a/b =b/c,即b2=ac,b叫做a,c的比例中项
      (8)c/d=a/b 等同于ad=bc.
      (9)不必是在同一平面内的三角形里
      ①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定理推论:
      推论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三: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推论四: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都相似。
      推论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推论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考点名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初中学习的 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方法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所以在初中阶段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完成的,即把这个角放到某个直角三角形中。所谓锐角三角函数是指:我们初中研究的都是锐角的三角函数。初中研究的锐角的三角函数为:正弦(sin),余弦(cos),正切(tan)。
      正弦: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
      余弦: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
      正切: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1.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2.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割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割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3.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0≤sinA≤1, 1≥cosA≥0;当角度在0°<A0, cotA>0。

    • 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tanα·cotα=1
      sin2α·cos2α=1
      cos2α·sin2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sinα)2+(cosα)2=1
      1+tanα=secα
      1+cotα=cscα

      诱导公式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其中k∈Z)

      二倍角、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α)2-(sinα)2=2(cosα)2-1=1-2(sinα)2
      Tan(2α)=2tanα/(1-tanα)
      sin(3α)=3sinα-4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
      cos(3α)=4cos3α-3cosα=4cosα·cos(60°+α)cos(60°-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tanαtan(π/3+α)tan(π/3-α)
      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sinαcosβ=-[sin(α+β)+sin(α-β)]
      sinαsinβ=-[1][cos(α+β)-cos(α-β)]/2
      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sin(α+β)-sin(α-β)]/2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