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学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数学

题文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学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开始学习后第5分钟时与第35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为什么?
(2)某些数学内容的课堂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即“教师引导,回顾旧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高”.其中重点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一般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为了确保效果,要求学习时的注意力指标数不底于40.请问这样的课堂学习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设yAB=k1x+b,把(0,20),(10,50)代入函数解析式解得yAB=3x+20(0≤x≤10),
由图象直接得到yBC=50(10≤x≤30),
设yCD=
k
x
,把(30,50)代入函数解析式解得yCD=
1500
x
(30≤x≤45);
把x=5代入yAB=3x+20,得yAB=35,
把x=35代入yCD=
1500
x
,得yCD=
300
7

因为yAB≤yCD
所以第35分钟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不合理.
因为10+30=40分钟,把x=40代入yCD=
1500
x

解得yCD=
75
2
<40,
所以这样的课堂学习安排不合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考查你对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考点名称: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方法: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确定了k的值,也就确定了反比例函数。因此,只需给出一组x、y的对应值或图象上一点的坐标,代入中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但在实际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是:
    ①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为:y= (k≠0);
    ②根据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列出含k的方程;
    ③由代人法解待定系数k的值;
    ④把k值代人函数关系式y= 中。

    反比例函数应用一般步骤:
    ①审题;
    ②求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③求出问题的答案,作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