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粗放、学生“放羊”,顶岗实习如何规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东岳 摄

  近日,教育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大型视频会,进一步规范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并且强力发声: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实习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不能“放羊”,更不能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中职学生实习时间原则上按一年安排,高职学生实习时间原则上按半年安排。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学生实习管理问题突出,或实习制度、实习训练标准缺失,专业教学与实习训练标准脱节;或实习管理责任主体缺位,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在一些用工紧张的内地和沿海城市,有些学生甚至被沦为廉价劳动力。

  问题显而易见,加强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已成迫在眉睫之事。而事实的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年针对职校生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地方和学校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此次视频会上,教育部在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更是针对存在问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把加强学生实习管理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对在历年实习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一次专门梳理和集中研究,并在今年秋季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总结和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

  在此,本刊择要摘登了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以供更多地方和职业院校在实践中借鉴与学习。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加期待并呼吁,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共同作为,必须从国家制度层面明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明确行业主管部门指导职业教育的责任,研究学生企业实习安全事故责任认定办法,落实企业接收学生实习财税优惠和经费补贴的相关规定。在充分借鉴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加速顶层系统设计,填补有关职校生实习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实习标准、实习内容、实习责任主体、实习过程管理、实习结果评价、实习责任问责等方面的国家制度空白。

  事关3300万中高职学生未来发展,更关乎中国未来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这样的事情再不容拖延和等待。■本报记者 时晓玲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实行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

  为了改变一个时期以来职业学校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出现的管理粗放、学生“放羊”现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以推进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科学设计顶岗实习体系,强化现场管理,使顶岗实习形成规范、有序的局面。

  科学设计顶岗实习体系

  近年来,该院设计了“三层管理架构,‘工作’过程对接教学过程”的顶岗实习体系,和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三经两纬”顶岗实习制度体系。

  构建三层管理架构,即由校企双方领导组成决策层,确定顶岗实习合作双方的战略合作框架和共同发展规划;由校企双方职能部门组成协调层,负责签订具体协议;由校企双方管理人员组成执行层,负责处理实习期间的具体事项。

  “工作”过程对接教学过程,是指顶岗实习内容与专业学习内容对接,将顶岗实习作为专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知识融入顶岗实习项目、专业技能融入现场操作,让学生带任务到顶岗实习现场,将毕业设计与现场任务融合,并与企业共同设计评价标准。

  “三经两纬”顶岗实习制度体系中,“三经”是指包括指导性流程文件、顶岗实习学生权益保障制度文件、应急处理方案在内的贯穿顶岗实习始终的管理文件;“两纬”是指包括操作性文件和记录性文件在内的流程节点的操作管理办法。

  强化顶岗实习现场管理

  “放羊”是职业学校顶岗实习“事件”多发的主要原因,该院通过过程控制与危机管理相结合,大力强化顶岗实习现场管理。

  学院建立由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导师、生活导师和企业导师队伍,指导学生初步完成由“生手”到“熟手”、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将学院管理模式与企业要求相结合,企业把顶岗实习学生与普通员工同步管理,由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

  在顶岗实习安排中,学院在学生中成立现场组、宿管组、生活组和文体组,在实习现场成立临时党、团支部,通过晚就寝查寝、宿舍6S管理、生产现场巡视制度,以及每周的学生干部会、每月的全体学生大会、不定期的党支部会等将日常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学院还通过个别谈心、集体谈话、召开座谈会和由带队生活导师及时进行危机干预等措施,处理学生实习中的突发状况。

  保障实习学生合法权益

  顶岗实习中学生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是关系到顶岗实习成败的关键,该院通过签订多方协议、为所有学生购买保险和由专人负责学生维权等多项措施来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在顶岗实习中,学院与实习单位签订了针对学生实习期间工作时间、待遇和校企合作内容等顶岗实习协议,与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签订了顶岗实习学生教育管理的三方协议,并指导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劳务协议。学院还为所有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并要求企业为每位实习学生购买生产意外保险,学校还指派顶岗实习生活指导教师兼任学生权益保障教师,专门负责学生权益维护并列入制度。

  近三年,有58家大中型国有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先后与该院开展合作,接受学院组织的大规模顶岗实习。学院顶岗实习的精细化管理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许多企业直接与顶岗实习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

  浙江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近年来,浙江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并建立广泛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对口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初步实现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

  教学工厂——

  实现校内实习就业对接 

  学校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作为“教学工厂”,科学建构了“课堂教学与车间实习”整体融合的新模式,逐步形成“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的教学新格局,实现学生实习就业无缝对接。

  学校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由学校提供场地建造厂房,引进企业的设施设备和生产线,把企业车间建在学校。这样既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又保证企业效益生产的空间,在校内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工厂”。然后将课堂搬进“教学工厂”,在车间内进行直观性理论教学和针对性实践操作教学,在企业化环境中实现学生理论吸收和技能演练的零距离,从而达到就业上岗零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企业还在每学期初共同协商制定学生实习计划、实习内容和实习考核细则。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呈现出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有的前半节课在教室进行理论讲解,后半节课就去车间现场参观;有的将课堂全部设在实训室,把理论讲解、操作示范、学生的动手训练、教师的巡回指导融为一体;有的将课堂直接设在企业车间,把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习融为一体。总体上形成了“课堂上理论教学——实训室实践操作——车间里生产实习”一条龙的教学组织形式,真正为学生提供与其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机会,最大限度开发其潜能。

  校企融合——

  实现实习与就业一体化

  学校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

  学校自2006年开始对烹饪、宾馆服务等专业实行开放教学,把学生直接送进宾馆酒店,把课堂直接搬进操作服务现场,学生一日课堂教学和生活作息制度参照酒店运行,使情景操作与企业规范化实现零距离。

  学校还先后与十多家企业建立校企联盟,在学生入学前,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合作策划招生办法,根据企业所需开设以企业名字命名的订单教学班,在校教学实施过程中,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实习就业由冠名企业接纳,使学生踏上就业的“直通车”。

  在绍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还与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在学生实习管理中,始终发挥企业师傅的主导作用,明确企业和学校双方责任,要求企业出台《职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待遇、工作安排、师傅指定、实习鉴定等。企业享有择优录取实习生的优先权,同时必须履行实习期间支付一定的实习补助、安排相应的实习岗位、指定一名正式技术人员以一对一的形式指导实习生等义务。

  重庆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保障实习就业畅通

  重庆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将实习就业工作作为关系学校生存发展、内涵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实习就业机制,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做到了“人人有职业规划、时时有职业指导、处处有就业服务”。

  实习适应无障碍

  实习全程无疏漏

  学校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以及就业处专职教师,采取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地感受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学校还安排20学时对即将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从安全意识、主人翁意识、忠诚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强化企业文化,缩短实习学生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转变周期。

  同时,学校对实习企业的考察、筛选、组织、宣传、体检、护送以及实习过程管理等各个环节均采取专人负责制。每60至100名学生安排一位实习管理教师,到企业与学生同吃同住,解决疑难问题,处理偶发事件,进行实习指导,做到细节无遗漏,管理环节无死角。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实习管理工作应急机制,遇到工伤事务、劳资纠纷等意外问题能及时妥善处理。

  实习就业立体推进

  跟踪服务落到实处

  学校实习就业处采集了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的联系方式和用工信息,定时更新,分类管理,专人负责,并根据用工市场的动态变化,主动拓宽就业渠道,形成了就业网络。

  同时,学校建立了不定期回访制度,学生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学校会进行不定期回访,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同时尽力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此外,学校开设了“召回班”,对失岗学生实行召回制度,再次进行技能和职业培训,推荐其到新的单位实习就业,并利用网络远程管理,在学校校园网上建立管理平台,要求学生在出现工作变动、变更电话号码等情况时,及时输入新的个人信息,也可填写感言、建议等,确保就业跟踪服务落实到位。

  管理样本》》

  广东:加强实习管理顶层制度设计

  为保障学生实习见习权利,加快人才成长和职业教育发展,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学生实践实习立法工作。在省人大的统一部署下,2010年3月1日《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正式颁布,条例明确“保障学生实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生实习坚持学校组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实习,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实习和见习的指导、培训和补贴”等内容。

  北京:建立对预合作企业考察制度

  为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北京市教委要求严格遴选实习单位,建立了对预合作企业考察制度。由实习管理部门对顶岗实习企业进行考察,从企业工作岗位与专业吻合程度,到企业生产条件、安全管理、生活条件及管理人员是否能够与学校达成共识等多角度进行全面考察,填写考察记录单,只有具备合法资质、安全管理规范、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待遇较高、在行业中有较高声誉、实习结束后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单位,才能被确定为顶岗实习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