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狗和信鸽般的神秘罗盘“回家”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1931年生于斯德哥尔摩,是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1954年发表处女诗集《17首诗》,先后出版《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小路》、《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等诗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生活简单,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一直边写诗,边在社会福利机构担当心理咨询员。
■张杰
日前,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向媒体公布,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获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获奖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争议,诗人靠实力“把诺贝尔文学奖带回瑞典”。尽管托马斯只写过200多首诗歌,却让国际诗坛为之震撼和心服口服。连曾获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裔美籍诗歌巨匠约瑟夫·布罗茨基,都恭敬地承认自己的某些诗歌意象是从托马斯那儿“偷”来的。
诺贝尔委员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真实的新途径。”此前,托马斯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曾表示,“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默,尽管他是瑞典人”。
诗人记忆中的托马斯
托马斯和中国颇有些缘分,曾两次来过中国,两度获得中国诗歌界颁发的诗歌奖,并和北岛、李之义和李笠等多位中国诗人、翻译家成为朋友。他还曾为中国写过短诗,随着他的获奖,那首短诗《上海的街》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2001年,参加李笠译《特朗斯特罗默诗全集》出版活动的托马斯第二次来到中国,中国诗人蓝蓝错过了和他的相见。2009年8月,蓝蓝和诗人王家新、赵野、沈奇应邀到瑞典参加“瑞典歌特兰国际诗歌节”,在斯德哥尔摩由李笠带领去托马斯家做客时,她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诗人。蓝蓝发现托马斯家里挂着两幅中国书法作品,在客厅里的那幅被挂反了。李笠称挂在客厅里的那幅行书是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一位书法家的作品,而书房里的篆书则是李笠的一位旅居瑞典的书画家朋友去看托马斯时带去的礼物。
一周之后,李笠夫妇于瑞典家中宴请托马斯夫妇和一些瑞典诗人。两次相见,第一次蓝蓝唱了一首哈萨克民歌,王家新唱了一曲《兰花花》,沈奇唱了一曲《信天游》。托马斯兴奋之余,用左手为中国诗人们弹了一首俄罗斯作曲家格利埃尔专门为他写的单手钢琴曲,并向他们赠送有着诗人缓慢签名的诗集。第二次见面蓝蓝朗诵了托马斯的诗《巴特隆达的夜莺》:“夜莺北侧的绿色午夜/沉重的树叶痴迷地挂着……时间从太阳和月亮那里汹涌直下/流入滴答作响的同样的钟表/但这里并没有时间/只有夜莺的婉转/那朴素悠扬的歌声磨着夜空明亮的镰刀。”那次瑞典之旅后,蓝蓝写了一首献给托马斯的诗——《特朗斯特罗默在弹琴》,王家新则写了一首叫做《特朗斯特罗默》的诗。
中国诗人理解的托马斯
20世纪90年代,蓝蓝在《世界文学》杂志上看到托马斯的几首诗歌,以后陆续读到北岛、李笠和董继平的翻译。蓝蓝称托马斯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有一种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观察事物的视角、处理生活细节的方法等。蓝蓝表示自己喜欢托马斯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在诗歌表达上的极其克制、冷峻和迂回曲折。蓝蓝认为任何诗人都是一团火,只不过有的火苗是黄色的,有的是蓝色的,人们对托马斯的误解在于因其表达上的克制,忽略了情感的浓烈和炽热。诗歌就是诗人的脸,诗人在诗歌中是不会撒谎的。
听到托马斯获奖的消息,当时在韩国首尔参加文学活动的王家新说自己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喜悦。
王家新和其他诗人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接触托马斯的诗歌并被深深吸引。当时在《诗刊》工作的王家新看到的主要是李笠的译本,后来在编选《欧美当代诗选》时,王家新也选了李笠翻译的托马斯的诗歌,并且催促李笠制订翻译托马斯诗歌全集的计划。受李笠邀请,王家新为该译本写了一篇叫做《取道斯德哥尔摩》的文章作为跋,谈论托马斯的诗歌特点及其翻译问题。他表示读托马斯的诗会产生一种很深刻的认同,托马斯是自己想成为的那种诗人,与他有一种可以同呼吸共命运的诗人家族感。
诗人、青年翻译家赵四手上正在编辑李之义翻译的托马斯的最后一本诗集《巨谜》。《巨谜》是托马斯中风后所写的一本短诗集。赵四认为在托马斯诗歌的中译者中,李之义的译本不容忽视,是托马斯最好的翻译家之一。李之义说,有一次托马斯专门为李之义弹了一段钢琴,以说明其诗歌和音乐的节奏与结构相类似,称其为一个像谱曲一样写诗的诗人。
李笠则认为,托马斯的诗有点像唐朝诗人王维的诗,“但他是一种对后工业社会的直观感受,王维的‘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在特朗斯特罗默的诗中也有,但他写的是‘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这种力度是前者无法比拟的”。
弹琴和速写少年的诗歌博物馆
托马斯有一首叫做《写于1966年解冻》的描写冰雪消融的著名诗歌:“淙淙流水;喧腾;古老的催眠。/河淹没了汽车公墓,闪烁/在那些面具后面。/我抓紧桥栏杆。/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北岛认为,“这首短诗只有五行,却写得惊心动魄”。托马斯在这首诗中表现了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寻找并抓住巨大而离奇意象的能力,把桥化为河上飞鸟的意象给人一种惊人的震撼。
托马斯高超的诗歌技艺和意象能力,在另一首叫做《果戈理》的诗里表现得同样令人瞠目结舌:“外套破旧得像狼群。/面孔像大理石片。/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因蔑视和错误沙沙作响,/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走廊……”寥寥数行,托马斯把阅读俄罗斯诗人果戈理时的心情及诗人的形象,表达得一览无余。托马斯写《果戈理》时年仅18岁。
“我的诗深受音乐的影响,也就是形式语言、形式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我的诗与绘画接近。我喜欢画画,少年时我就开始画素描。”托马斯曾对李笠说,写诗时,他感觉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他在找诗,而是诗在找他,逼他展现它。托马斯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完了,更真实的世界是在瞬间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
像这两首既有声音又有画面的代表作一样,音乐的节奏和意象的画面感构成了托马斯诗歌的巨大张力和丰富内涵。托马斯精通音乐,弹一手好钢琴,即使中风之后依然坚持用左手弹琴和写作。在一篇叫做《博物馆》的回忆录里,托马斯描写了自己小时候特别迷恋博物馆、大约5岁便开始到博物馆画速写的经历:“我被带到自然历史博物馆时只有5岁左右。在入口处,两只大象的骨架迎向观众。两个通往不可思议之路的守护者。它们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我画在一个大速写本上。”后来,音乐和绘画渐渐延伸到托马斯的诗歌写作中,成了托马斯诗歌博物馆的主角。
“我回家靠的是和狗与信鸽一样内在的神秘罗盘——无论它们在哪儿放走总是能找回家”,这是托马斯在回忆录《记忆看见我》里自我评价的一句话。而这种来自潜意识的准确本能,也可以解释托马斯精确而牢固地抓住诗歌的能力。
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一个晚上,托马斯和妈妈参加一场音乐会,音乐会结束后,他们在出口被拥护的人群挤散了。托马斯靠着自己幼小的记忆力,在斯德哥尔摩的夜晚,沿着他和妈妈坐公共汽车走过的路线,一站一站走回家时,他的母亲正在警察局办理寻找他的手续。托马斯说,他和妈妈走丢让他体验到了死亡的威胁。不过,这也可以视为诗歌通过这种方式叩开了托马斯的心扉。
■文化观察
用蜗牛的速度登临峰巅
■金星
一个人在23岁的时候出版处女诗集《17首诗》,然后每隔4到5年再出一本诗集,而每本诗集的容量一般都不超过20首诗,如《途中的秘密》和《半完成的天空》等。有诗评家给他算过,他平均一年才写2到3首诗。一直写到第200余首诗的时候,已是80岁高龄的他终于获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形容他的作品“简练、细腻,充满深刻的隐喻”。而看国内媒体近来对特朗斯特罗默的报道,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提到这位大诗人仅写了200余首诗这一事实。显然,这不是在极言其创作速度和创作数量的快而多,而是在叹服其慢而少,并因此而奇迹般地取得了他人难以匹敌的艺术成就。
想必当下正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在由衷地叹服特朗斯特罗默这个瑞典老头,因为,已很少再有人能像他那样把诗写得如此精炼、精确、精妙与精彩。可首先要知道的是,他写得简直比蜗牛爬行还要慢,他的诗一般要花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算完成,其中长诗《画廊》用了10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从手稿到发表竟是历经了7年。他自己也曾这样直截了当地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的时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完了!”不妨想象一下,这“瞬间”之后,他又是如何的专注与沉思。而最终,他又总能把激烈的情感寄寓在平静的文字里,使作品在瞬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因少而达到了极致,因慢(他在许多年前就已拄起了拐杖)而登临了峰巅,但又是那样的令人击节赞叹。由岁月之花集成的桂冠,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顶戴。
特朗斯特罗默来过中国两次,在谈及因游历而激发的创作时,他曾这样揶揄可能同属他一个国度的某位著述丰富的作家:“他去中国一个月,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而谈到自己时,他则说:“我要是在中国生活三年,也许会写一首诗。”幸亏他这次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首就一首吧,大可以一当十,否则,我们肯定是要大为抱憾的,因为我们实在是一个越来越讲求快而多的国家。单是他这区区200余首诗,我们的随便哪一位诗人只需一年乃至半载就可轻松“搞掂”。而诗歌之外,更是“短篇不隔日,中篇不过周,长篇不逾月”,真的是到了如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所说的那样,“请试万言,倚马可待”。同道相遇,问的不再是“你近来在思考些什么”,而铁定是“你今天码了多少字”。以快手自傲,以数字称雄,文字圈中,显然是少了苦心孤诣,多了轻狂放任。自然,创作速度快也不一定不好,但粗制滥造及眼下越来越为读者所厌憎的粗鄙化倾向,无疑都与过快过多大有关联。近来,作家毕飞宇因《推拿》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他在获奖感言中也讲到了静悟与淡定的重要,讲到了对节制的尊重。但在普遍追求快而多的情势下,他的声音显然是那样的微弱并难以由己及人。
从国内媒体对特朗斯特罗默的报道,我们不仅知道他曾两次来过中国,而且在2011年4月23日的广州,我们还把民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诗歌与人·诗人奖”授予了他,可见我国的诗人对他并不陌生。只不过那一次他人没到,但写来的答谢词依然是那样的睿智和精妙,其中云:“诗歌是禅坐,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但愿,写得少一点,写得好一点,对每一首诗或每一篇作品都多花些时间,就当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我们的诗人、作家们的“唤醒”之一吧。
■致敬
特朗斯特罗默在弹琴
■蓝蓝 文/摄
特朗斯特罗默在弹琴
用他的左手。
一道山岗上有午后的书房
格利埃尔的谱子,风中的
白桦林齐刷刷站立在
梅拉伦湖畔的房屋,等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