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戴“绿领巾”,激励还是歧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1-10-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闻回放】

  随着下课铃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部分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这是发生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幕。

  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学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

  目前,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这一做法已叫停,“绿领巾”全部收回,学校已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解释说明,以消除误解。华商报

  【各方观点】

  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

  人民日报 虽然学校有些委屈地说,他们的本意只是为了“激励”那些还不够入队条件的学生,但如此“激励”手段显然更多被理解成了压力与打击,缺少对于孩子自尊心、平等意识的理解与关注,难以达到激发上进心的目标。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以健全人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然而,眼下的现实却恰好相反。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差生”,如何能够拥有适度的自尊自重意识、不以对立的情绪看人处世。

  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谋划长远的关键时期。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投射下,教育很难独醒,最容易被世俗“劫持”而沦丧根本的育人理念。但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要培养他们,请从摘掉教育的“绿领巾”开始。

  不能让“绿领巾”伤害学生自尊

  光明日报 自尊是人的基本权利,而孩子的自尊心又恰恰最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给孩子佩戴诡怪的“绿领巾”,人为地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造成“红领巾”与“绿领巾”的隔膜,让人无法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呵护,特别是在稚嫩心灵的成长上,更需要来自学校的温暖滋养。如此肆意践踏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从小就产生自卑感,怎么能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呢?

  在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从此话中,我们读出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含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创造力。学生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承认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别和个性差异,进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而不是“一刀切”。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就要懂得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名誉。

  用“绿领巾”区分孩子有违教育公平

  京华时报 用红领巾、“绿领巾”区分学生,连同其中蕴含的教育等级制,不是什么新鲜的“探索”。透视我们的教育现状,类似现象无处不在。学校有重点校、普通校,班级有重点班、普通班,学生则有特优生、良好生、普通生、差等生,等级分明,壁垒森严,既是教育不公的表现,也是教育功利化在不同层面的投射。

  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环环相扣的功利化目标指引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学习是为了考高分,考高分是为了上好大学,上好大学是为了好工作,好工作是为了高收入……为了确保学生“不跑偏”,又设置种种压力与竞争机制,引导他们朝着所谓的成功境界冲刺。在小学一年级出现的“绿领巾”,不过是这一漫长过程中第一次举起的教鞭。在教育功利化思维主导下,单一、僵化、势利的评价标准层出不穷,无视孩子权利和自身感受的所谓教育实验和探索也不断问世。

  古代先贤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直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教育如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基本问题依然有待破解。

  【后续报道】

  教育部回应——

  反对以“好”“差”区分未成年学生

  针对近日社会关注的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部分小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

  这位负责人强调,我们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新华社

上一篇:这里的农村园越办越红火     下一篇:7日一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