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方:唤醒“好人”
10月,当国人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者讨伐汹涌之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谈方问他的学生,面对冷漠,除了批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其实,这是谈方思考多年的问题。
3年半前,他给了自己一个答案——创办了一个有着“奇怪”名字的网站“中国好人网”,记录并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好人,要证明“好人有好报”。
今年3月5日,雷锋纪念日,他又发起创建了“搀扶老人风险基金”,和“中国好人网”的志愿者们一道,追着那些因做好事而受了委屈的人给以帮助,为“良心”撑腰。
他相信,只要好人受到尊重,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做好人。
■本报记者 俞水
好事传千里
这几天,谈方的嗓子哑了。采访他的记者太多。在圈子里,他已是名人。
而就在几个月前,天津许云鹤接到谈方的电话时,还感到十分诧异——一支基金声称愿意替他支付10多万元的赔偿金,并要奖励他搀扶老人的行为1万元,这个基金的创建者,不是什么大款,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
当时,许云鹤正是媒体关注的焦点。2009年10月21日,许云鹤驾车正常行驶,看见王老太跨越路中心的护栏,随后倒地受伤,因搀扶王老太,许云鹤被起诉为肇事者。今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许云鹤被判赔偿108606元。一时间,“要不要做好人”成为全民话题,公众做好事的意愿受到了极大伤害。
在此背景下,一支基金要支援许云鹤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立即沾上了“作秀”的味道。直到了解此举动并非孤例,谈方和他创办的“好人网”早在3年前就开始帮助“好人”,人们才愿意心平气和地去听听谈方和“好人网”的故事。
谈方今年52岁,出生在湖北,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教授,已执教25年。
多年来,他对大学生社会道德意识的变化十分关注,学生们对社会的牢骚与不满也是他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
一次,他在课堂上讲到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学生中传来嗤笑声。在他的追问下,学生说:“我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人。”谈方问为什么,学生说:“我身边没有。”谈方又问:“那你爸爸妈妈是好人吗?老师是好人吗?”学生答:“当然。”可谈方还是察觉,学生觉得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那些媒体上宣传的好人,很遥远。
谈方觉得这不是学生的问题。他反对社会上一出现什么问题,常常被一些人归结为要好好教育青少年,其实或许更需要“教育教育者,并教育管理教育者的人”。
因此,身为教师的谈方开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比如把好人好事的材料结集出版,科学地、理性地、实事求是地讲好人的故事,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
这个想法酝酿了两三年,其间,他关注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但和很多人一样,只是感动之后继续生活。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数不清的感人瞬间,这对谈方的触动抵达了高点,并最终促成了一个行动——2008年5月19日,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这一天,谈方注册了“中国好人网”,集中展现“好人”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招募志愿者,成立“好人基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好人。
“这是你能做的事情吗?”“你能改变这个社会吗?”有人笑他异想天开。可谈方觉得,如果每个人都在等待,好的环境永远不会来。他希望做一个建设者,而非消极的批评者。
还有人笑话“中国好人网”的名字“太土、太俗”,建议网站叫“楷模网”、“先进模范网”,可谈方觉得这个网站不是要为少数人立碑。“老百姓平日里夸人总说,你真是个好人。”谈方说,“就叫‘中国好人网’吧,让老百姓觉得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人。”
什么是“好人”?这个在一些人看来很难回答的问题,在谈方那里有着比较简单的答案:“只要对他人和社会有好处,就是好人了。”谈方说,哪怕这个人没有见义勇为,只是在艰苦的岗位上坚守;哪怕这个人从前做过牢,但如今做了好事,还是要把他放进“好人好事”的板块里。“每个人都有做好人的可能和权利。”
“好人网”开展的第一个活动是寻找“义丐”龚忠诚。在华南师范大学的支持下,2008年12月底,谈方带着由100多名大学生组成的“中国好人网”志愿者团队走上广州街头,寻找在汶川地震后把乞讨来的钱塞进透明募捐箱的残疾乞丐,为他送去了募集到的几百元捐款和一些衣物。
像他日后经常遭遇的那样,针对谈方的质疑声四起。有人说:“他想闹出点动静,让组织上知道,提拔提拔他;他想搞出点名气,好多拿课题、多赚钱。”
几天后,谈方在“好人网”上发表声明:不担任教师以外的任何党政职务,以“好人网”名义获得的任何报酬都捐给“好人基金”。
不久后,更多好人得到了“好人网”的帮助,包括见义勇为后身患重疾的农民大哥、因助人而致残的救火英雄、遇车祸受伤的救灾志愿者、患白血病的代课教师……
现实版“撑腰体”
“你是××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为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替你赔偿!”
有人戏称,谈方和好人网创立的“搀扶老人风险基金”,像是这部“撑腰体”的现实版。
谈方这样形容设立该基金的初衷:虽然好人受委屈是小概率事件,但犹如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人们心目中的好人受了冤枉,对社会道德的杀伤力太大。
许云鹤被起诉后,曾面对媒体说,没准以后遇到老人摔倒还会扶。谈方听出了弦外之音,“就是说,也有可能不再去扶”。谈方“可以理解,但不是滋味。”他希望为许云鹤做点什么。
有人觉得他太冲动,“别帮错了人”。谈方则说,哪怕自己被骗了,也不能说帮错了,他无意挑战法律的权威,只是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让人们所纠结的不那么纠结”。
“社会人心”正是“搀扶基金”的指向:只要你出手搀扶而陷于风险,不管被判定为肇事者或者不是,都要奖励。从社会角度出发,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好人”,希望扭转这些案例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听起来意义重大,“基金”二字也显得颇有气势,但实际上,在此基金成立的初期,大部分时间,账上没有多少钱,甚至是赤字的。谈方本人是对这个基金投入最多的捐赠者。至今,他已为包括“搀扶基金”在内的“好人基金”捐赠了11万多元。
许云鹤并不是“搀扶基金”帮助的第一个人。
今年4月23日,广州市大学教师陈晓敏在广场上看到一个1岁左右的小孩脸朝下摔倒在地,赶忙上前将其抱起。没想到,小孩的父母一口咬定是陈晓敏撞倒了自己的孩子,不仅骂了她,还对她拳打脚踢。陈晓敏报了警,并在事后对这对夫妇提起了民事诉讼。
“好人网”找到她,帮助她支付医药费,还请律师帮她打官司。对陈晓敏来说,“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获得赔偿后,也会把钱全部捐出去”,重要的是,“好人网”抚慰了她的心灵,“在面对不公正时,有一个团体帮助你,使你不至于孤军奋战”。
至今,“好人网”仍在四处寻找另一位因搀扶老人而“惹祸上身”的名人彭宇,要奖励他两万元钱。
谈方和他的团队都希望,能把更多负面例子变成“好人终究有好报”的典型,让更多人相信“得道多助”。
“奇怪”的综合体
谈方身上,集合着各种矛盾。
他疲劳却亢奋。78岁的老母亲近来常给他打电话,不断叮嘱他注意身体。他确实太累了,就在记者采访他的那个上午,他6点多便起床工作,到了9点还未来得及吃一口早饭,不到两个小时里,有7个未接来电。然而,交谈中,他语速很快,情绪昂扬。
坚定并坚持地做一件事,总是要有方向和支撑,谈方说,他的支撑是相信,相信这个世界更多的是美好那一面。
因为“好人网”出了名,有人戏称谈方“不务正业”,可他的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好老师。“关键是,什么才是正业。”在谈方看来,不仅是思政课教师,其实任何一位教师都应“育人为本”。怎样育人,难道还按原来的老套路吗?难道思政课如今还能一言堂吗?他觉得,带着学生走到社会中去做公益,把教书育人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更实在,更深刻。就在今年,华南师范大学特别批准了谈方招收公益慈善方向研究生的申请。
虽然“好人网”的目标是今年年底之前,成为广东省民政厅注册的合法NGO,但与很多人对民间组织的印象不符,“好人网”与官方关系密切。
在“好人网”的发展过程中,校方大力支持,多个厅级单位是他们的合作单位,网站顾问中不乏官员。10月25日下午,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办主任顾作义邀请了谈方,共商“广东好人榜”的评选计划,并表示将支持“好人网”联合媒体举办第二届全国“好人论坛”。
对此,曾有媒体评价谈方会使“巧劲”。谈方解释说,民间公益慈善不应该只是民间的事情,更不应该作为政府的对立面出现,而应作为国家管理民主化、社会管理多样化、政府管理民间化的体现,是对政府管理的补充。他的理想是建立“好人统一战线”,把民众、媒体、国家都关注的事情解决得更好。
就连他创办的“搀扶基金”,其实也有“悖论”的味道。虽然“好人网”与“搀扶基金”渐入佳境,团队由当初的他和几个学生,扩展到现在的2000多名志愿者,基金总额超过50万,遇到需要甄别“是否好人被冤枉”的案子,已经有明确的流程和专业的团队,但“搀扶基金”的存在仍然有着这样的逻辑前提:做好事的人有可能会身陷困境,进而导致人们会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明哲保身。而这样的假设不再是使人困扰的社会问题,才是谈方的真正愿望。谈方相信那一天的到来,因而有着更长远的目标——建立起一个高度透明、被高度信任的公益慈善捐赠信息全程跟踪平台,并做耗费时间和资金最少的那一个。
谈方的生活点滴与他所做的事业也呈现出矛盾。他强调自己是“笨鸟”,“要先飞、认真飞”。他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出身,无论面对记者还是面对学生,都常常引用毛主席的话。他对儿时的社会环境与人性质朴甚为怀念。常有人劝他“何必那么认真”,可他就是没有办法不认真。有人说,他像生活在上个时代的人。与此同时,他却开网站、做公益,用当今最流行的方式实现理想。
“是的,我确实更适合生活在过去。”谈方笑言,“但也许,在这个时代,我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实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