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门是湖北省直管市,有162万人口,217所中小学校,22.3万在校学生,9398名在职教师。全市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突出教师这一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高。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保障待遇从优,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

  优先保障农村教师待遇投入。教师绩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与公务员同步调资。设立农村教师专项津贴,农村教师津贴高于城区教师绩效工资12%。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利用闲置校产,投入3100余万元,改建教师周转房500多套。通过免费提供土地、减免税费等途径,建设农村教师安居房800余套。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教师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由市政府全额承担。政府出资6100万元,依法对代课教师给予经济补偿,全面纳入社会保险,建立新型劳动聘用关系。建立教师奖励专项基金。市政府建立600万元专项奖金,设置“教育功臣”、“天门名师”等政府奖项,对优秀教师给予重奖。

  二、统筹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学校师资均衡

  建立农村高素质教师补充机制。每年通过三个渠道补充大学本科以上师资300人,重点倾斜农村学校。一是双向选择,接收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20人。二是引进“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资教生200人,安排到乡镇以下学校任教。对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定编,直接聘用。三是公开招考教师80人,约定服务期,充实农村薄弱学校。优质师资的补充优化了农村教师结构,大幅提升了农村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实行教师“走教”制度。教师在乡镇区域内,兼任几所学校或几个教学点的课程,由“单位人”变“岗位人”,保证农村偏远学校和教学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市乡镇内流动教师1260人,涉及小学95所,受益学生31500余名。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城乡中小学校长20%双向交流任职。城区7所优质学校与农村14所薄弱学校联校办学,教师配备、课程管理、质量评价实行一体化。师资均衡促进质量均衡,全市教学质量监测数据表明,农村学生优秀率有大幅提升。

  三、推动专业发展,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实施全员免费培训。市政府每年投入800万元,对农村教师培训实行“三免两补”,免培训费、资料费、生活费,补助交通费、住宿费,每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两年覆盖所有农村教师。注重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投入9000万元,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更大区域、更高层面上的均衡。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解决全市6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问题,促进农村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组织全市教师练基本功、讲优质课,打造“高效课堂”,选派1000余名农村教师外出学习,以教师成长推动学生减负。

  四、创新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社会形象

  组织开展“百校万家携手行动”。全市教师积极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实地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记录家访手记,撰写家访反思,与家长共同商讨学生、学校发展,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家长参与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全市中小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考核评定教师师德表现,推荐优秀教师,评选结果记入师德档案,与教师绩效工资、聘任晋升挂钩。将身边的典型事迹汇编成师德教材《润物无声》,组织师德模范巡回演讲,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全市有16名教师受到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省委及省政府表彰。教育系统行风政风在全市评为第一,得到群众认可。

  我们将抓住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第一战略,继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到经费投入优先、资源配置优先、后勤保障优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农村教师队伍,开创农村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