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园办出浓浓乡土味儿
■本报记者 杨咏梅 刘玉
不久前的一天,家住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青西村的崔香玉大婶领着小孙女出门,邻居大娘问:“馨彤,这么高兴,干吗去呀?”4岁的小姑娘大声回答:“我上大学去!”
小馨彤眼中的“大学”,就是离家几分钟的大青中心幼儿园,那里有大型玩具,有和蔼可亲的老师,还有香喷喷的午饭和点心。崔香玉大婶说:“能上这么好的幼儿园,孩子老高兴了,放学都不愿意回家!”
幼儿园大门口有个童趣十足的图案——两个成人捧起一个孩子构成大树的轮廓,树上挂满累累果实。这就是铁岭县百树幼儿教育集团的标识。
铁岭市的老百姓都知道,有这个标识的幼儿园就有政府补贴,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收费低、质量高。用铁岭县教育局局长于泽辰的话来说,就是“走出了一条以政府投入为基础、以省级示范园为龙头、以集团化管理为模式的普惠制学前教育改革之路,真正实现了让农村孩子能入园、全入园、入好园”。
风土人情进活动 就地取材成本低
采访铁岭市的乡镇幼儿园,印象最深的除了领导重视、政府投入外,还有每个幼儿园因地制宜为孩子们营造的本土特色教育环境。这里的农村幼儿园,真正办出了浓浓的乡土味儿。
两个椭圆形的草编筒,并排放在低矮的围墙上,开口处放了一只玩具小鸡,记者在蔡牛镇大青幼儿园的“农家院”活动区看到一个陌生的道具。园长许丽芹笑着说:“这是我们东北的鸡窝啊!鸡窝放在树杈和围墙上,我们这儿的鸡会自己飞进去。”再看看围墙上挂的玉米、辣椒、大蒜,围墙上放的南瓜,矿泉水瓶子捆成的坐墩儿上盖着草编的垫子,门口还有一只小狗的毛绒玩具,真是一个仿真的迷你农家院!
旧塑料瓶放倒,横切掉上半部,放上土就是一个简易花瓶,里面种的辣椒、绿豆、黄瓜、向日葵都长出了半尺长的小苗。墙上贴着“黄瓜生长记录”,哪天出芽,哪天长出第一片叶子都有记录。花布缝制的沙包里面装的是米和豆子;手套里塞满棉花,竖起两根手指做成耳朵,画上兔子和狗的模样就成了玩具;碎花布缝制的布条连成长长的毛毛虫,废旧盒子做成了小汽车,酒瓶子、葫芦、石头都被孩子们画成了鲜艳朴拙的工艺品;墙上随处可见布贴画、麦秸画……这些被“请”进幼儿园的材料,就地取材,低成本无污染,既安全又卫生,经老师和孩子们的巧手变废为宝,成了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最佳玩具。(下转第十二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