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工程”消解校际落差
■刘畅
海淀学区地处北京市中关村高科技核心地带,区内大校、名校多,教育品牌优势较强,但学区现实是校际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客观需求,择校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使每位学生“上好学”和“学得好”,实现区域优质均衡成为现阶段海淀学区的核心目标。
2008年,我们抓住以教育资源流动与共享为特征的校际合作这个载体,适时提出创建“携手工程”,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流互助、携手共进”作为工作思路,积极践行“六好”措施,缩小校际差距。
“好书”共读。没有共同的阅读就不会有共同的精神家园。每学期开学,学区干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购买书籍,内容包括学科教学、班级文化建设、师德修养和教育管理等方面。我们还认识到,做个静水流深、有气象的干部应该提升教育哲学素养,就从2011年秋季开学为每位干部买了《周国平论教育》和《生命的质量》等书。学区各部门每学期都进行学习心得交流,不定期举行学术讲座、读书沙龙等活动。如今,营造书香校园已是我们教育生活的常态。
“好课”共品。为充分发挥学区职能,我们定期举办各种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所有评委均从学区内部产生,很少外请专家,旨在提高教学管理者的指导力,培养学区内的专家。我们通过诸如“师傅引路课”、“徒弟汇报课”、“带薪脱产培训汇报课”等形式,引领干部教师聚焦课堂。不定期的名师讲座、公开课和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为教师追求面向全体、关注需求、自主互动、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而每年教学总结大会更是将“好课”共品活动推向高潮。
“好场所”共用。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共享理念下,各校场所都向学区、学校开放。我们多次在中关村一小阶梯教室、中关村三小多功能厅、梦想剧场、中关村四小体育馆、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大操场等地开展小小奥运会、羽毛球比赛、教师团队拓展等师生活动。1999年,海淀学区率先成立了海淀区第一所劳动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十几年来,劳技中心开发了100多类实践课程,接待学生30万人次。“好场所”共用,为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快乐实践、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条件。
“好经验”共享。我们充分发挥优质校、特色校的示范作用,根据双榆树中心小学小班化、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外语特色、中关村四小教师团队建设以及海淀培智中心的特教优势,将这4所学校作为学区的资源校,组织各校干部教师观摩交流,开展主题学习和研讨。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核心价值观,其主题沙龙由“好伙伴”互助校的班主任名师共同主持,博客的博主也由成员轮流担任,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提升专业智慧。
“好伙伴”结对互助。“好伙伴”互助学校互派教师、互动教研、定期互访,进行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2007年,中关村一小和双榆树一小互派教师进校带班授课,率先进行海淀学区教师双向交流试点工作。万泉小学与西颐小学互派体育教师交流学习一年,还派中层干部到西颐小学工作两年,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2009年,中关村三小派教学干部到知春里小学工作一年。人大附小和彩和坊小学则围绕教学管理和班队会等主题开展了多次团队研讨交流活动。多层面、立体化的结对互助活动传递给对方的是友谊、智慧和力量。
“好邻居”联片教研。我们组织地域临近学校开展联片教研,通过校际会课、专题合作、主题论坛和教学互访,达到同伴互动、整体提高的目的。为提高规模较小学校教师的整体素养和中层干部的指导力和执行力,使“联合教研”成为学校学科教学发展的有效支撑。本学期,有5所学校率先开展“联合教研”,约定根据干部的学科特点,轮流、定期主持活动,拓展了资源辐射宽度、深度和效度。
“携手工程”实施几年来,我们认识到:积极营造和谐、开放、包容、支持性的组织环境,是学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证;学区应当在服务支持、资源协调、交流共享和经验推广上发挥职能优势。近几年的实践,有效地缩小了学区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办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学区校长兼中关村一小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