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培育创新的种子
■本报记者 王友文
日前,在清华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北京市海淀区社会大课堂创新人才培养千人计划的一批小学员正在忙着画图纸、做设计、加工样品……中关村二小六年级的张及晨小学员显得格外兴奋,因为经过两轮研究设计,他的小发明“两面烫”终于成型了。当天他忙着和导师张秀海讨论调试,争取早日投入试用。张及晨参加的是“金属工艺与数控加工”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在清华大学教师的指导下,他借助大学里的知识、方法和环境,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除了校内学习,课堂还可以搬到大学校园、街道社区、各类企业等能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学到知识的社会场所进行,这是2008年9月北京市启动的社会大课堂给首都孩子带来的崭新变化。在社会大课堂建设中,作为人口大区、教育大区的海淀不但积极建设资源,更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管理好、创新运用好这些资源上,实现青少年的素质提升,进而培养创新素养。
截至目前,海淀区已拥有市级和区级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近136家。在资源对接上,海淀区首先做好协调,将社会资源有效地转变为教育资源。当地组织资源单位与中小学校、学区、校外活动中心以协议的形成资源联盟,并且规定了合作的方式、方法、重点内容及分工,强调每个资源单位与周边学校,都要力求打造一个特色项目、建设一个资源平台、合作一个研究课题、扶持一个专业社团、开发一套实践课程。现在已有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央民族大学等多家单位与周边的学校、教育机构签署了协议。“这样学校特色打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有了支撑和保障。”在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教工委副书记尹丽君看来,建设合作机制更好地融合了教育部门、中小学校、资源单位三者的力量。
要发挥社会大课堂效益,提升青少年素质特别是创新素养,离不开创新应用。结合资源单位科研单位、大学及教育机构多,与学校课程紧密衔接的资源单位达到80%以上的实际,海淀区努力促进资源单位优势和学校实现在学生研究性学习、学科拓展及特色课程之间的对接和融合。
海淀区探索了“大中小联动”、“课题项目带动”、“企业社团参与”等6种创新应用模式。先后协调发展8个“大课堂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如北航、北理工、清华分别在十几所中学建立了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以此撬动大学专业资源。目前在清华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十一学校创建的社会大课堂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已有100个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开发了200多个高端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项目。
为了实现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海淀区从去年开始推行了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科技实践基地上一节课、体验当一天科学家、作一次科学探究、与科学家进行一次面对面互动、表演一场科普剧等活动。同时,实施了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千人计划,当地初步开发了1100多个项目和课程模块,组建以教授、研究人员为主导、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参加的指导团队。各指导团队根据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化需求,制定培养和研究计划,让孩子们主要通过做教授研究员的助手、学做一天科学家、研究一个课题和项目等方式使对创新实践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早日翱翔。
近几年,海淀区共有12万名师生走进中科院、清华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实践、体验和探究。学生反应强烈,认为自己有认知结构的突破,受到很大触动。“社会大课堂是发现真实问题的地方,是给我们提供各种社会资源的地方,是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地方。”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刘畅说。清华大学汤彬老师说:“在大课堂的环境里可以拓展知识、引导思路、教授方法,我们要给有想法的孩子插上创新的翅膀。”
据了解,海淀计划组建50个顾问专家团队、50个创新人才培养课题、100个实践基地、60个实验校、1000个精品课程、1万个学生项目,争取对1000名有浓厚兴趣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产生实际的影响。今后一个时期,海淀区将大力促进学生常态应用,并建立稳定的激励评价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