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学科教学的“科学处方”
■本报记者 赵小雅
不久前,在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与苏州市实验小学共同举办的“走科学取向的学科教学之路高端学术论坛”上,该校副校长、语文教师赵洪上了一堂《白杨》的展示课。
这篇课文是该校五年级使用的教材“借物喻人”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展示课是基于学生学习了前两篇《芭蕉》和《雨荷》基础上的教学。通过第一篇《芭蕉》的学习,学生获得了什么是借物喻人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教师重点让学生掌握了借物喻人文章的基本阅读程序:一是品读描写物的语句,体会物的特点;二是了解作者将物比作谁或哪类人;三是人与物相联系,体会人物的特点或精神品质,通过第一篇课文学生初步习得了借物喻人的基本阅读规则。学习第二篇《雨荷》时,赵洪让学生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概念和规则判断此文是否为借物喻人的篇章,同时运用借物喻人文章的阅读程序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借物喻人的。展示课上,赵洪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前两次课形成的规则意识,重点对这篇课文进行了品读,在这节课上,明显能看到学生对此类文章的学习能力。赵洪介绍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也是该校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现实应用的一个例证,也是该校大力倡导的走科学取向学科教学之路的现实成果之一。
1.他们选择的科学取向
学科教学还有科学取向?科学取向又具有怎样的特征?
提出走科学取向的学科教学之路,源于该校从“九五”到“十五”连续不断的课题研究。据校长林红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新世纪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实验研究”以及“十五”江苏省立项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结题时也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但回过头来,他们却总觉得,这些研究总体上还停留在“在正确观念指导下对学校课程、学科教学经验的梳理、总结、改进”,离他们所期待的实效仍有距离。
在一边研究一边思考的过程中,他们根据一些学者对教学理论的研究,发现了一个他们认可的说法,即教学理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据哲学和经验总结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哲学与经验取向的教学论;另一类是依据科学心理学,尤其是学习心理学和实证研究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科学与实证取向的教学论。相关研究表明,哲学取向的教学论能对教育实践提供一般的原则性指导,许多论述反映了教育与教学规律,能及时反映社会需要,但其局限在于许多概念未经严格定义,由这些概念构成的原理含糊不清,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有效地具体指导教学实践。经验取向的教学论,优势在于它来自于一线教师,强调“教”的操作,通俗易懂,但“教”的背后没有“学”的原理作支持,讲不出科学的道理。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则是以科学与实证研究为基础,它对教学的指导是处方式的,而且能明确告诉教师做什么、怎么做,对促进学生能力形成有着具体明确的指导,它通过找到能力背后的知识本质,确定知识类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最终能有效解决学生能力形成的问题。
以此观照,校长林红代表课题组得出结论,学校以前的研究基本上是哲学与经验取向的。“结合建构主义等哲学取向的教学论,重构以科学取向的学科教学论新体系”,这听起来有点学术的选择,却成了苏州实验小学的实践道路之一。以语文学科为切入口,实行“学习分类目标导向教学”,以“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载体,全面开启了学科教学科学化研究之路。
2.找到语文的图式体系
“识字多、善阅读、写得快,”这是外界对苏州市实验小学学生的评价。在该校,一年级新生进校一年半后,就能自主识字1900多个,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学毕业考试时,学生能在35分钟内完成一篇500字的作文,并有70%以上的学生获得优秀。而这些实际的成果就得益于科学取向的学科教学之路后的课题研究——“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其中一个阅读图式就是有助于高效识字的“五步识字法”。
那么,什么是图式呢?按照课题主持人、苏州市实验小学名誉校长徐天中的介绍与理解,这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理论,就像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认知框架或者认知结构,其中含有许多空位,以便容纳新的知识。新信息必须纳入个人大脑中原有的认识事物的图式,经过增生、调整、重构的过程来学习。在他们建构的语文图式体系中,包括文本结构图式和阅读图式两大类。而文本结构图式又分句子结构图式、段落结构图式及文体与篇章结构图式。阅读图式中包括五步识字程序和阅读教学、朗读教学及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程序等。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完成了图式教学顺序的编排,比如在句子结构图式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先教什么,依托哪篇课文教,何时为图式新建,何时为图式的增生和调整等,都一清二楚。林红举例说,如果一个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各种文体的图式,当拿起一篇文章时,他就能迅速激活头脑中该文体的图式。阅读时只要找到该文体图式的各个变量,就能轻松理解并记住文章内容,他的阅读速度和效率肯定会超过头脑中没有图式的学生。
3.以学习目标导向教学
展示课上论坛当天,在由副校长陈刚执教的另一节数学展示课上,学生们则在积极的参与中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说课中,陈刚介绍了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步骤以及环环相扣的任务达成路径。这就是学校进行的目标导向的“六步三段两分支”的教学探索。“六步”指两类知识的教学一般都要经历6个步骤,即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呈现有组织的信息——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引起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三段”指两类知识学习都需经历三阶段:习得阶段,巩固阶段与转化阶段,提取(对陈述性知识而言)和应用或迁移(对程序性知识而言)阶段。“两分支”指学习内容被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从激活原有知识、告知目标到呈现精心组织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归纳,理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则;进而将其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互相沟通,形成网状知识结构;然后设计变式练习,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到最后拓展应用,促进知识的迁移。陈刚所展示的,是学校近两年进行的“学习分类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根据目标分类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回答3个问题:“带学生去哪里”、“如何去到那里”、“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到达了那里”。在课堂上将“教什么”(规律性知识)、“怎么教”(从例子到规律性知识,又从规律性知识指导实践)和“教得怎么样”(通过在新情境中运用规律性知识进行评价)统一起来,让学生发现蕴藏在其中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根据学习分类目标理论,通过实验建立了语文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将小学语文的整个目标分成4个级别。同时,还建构了小学语文能力的两维目标分类框架,并且运用这一分类框架指导教师的教学目标制订和任务分析。这样的“目标分类”化解了语文教师对于“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困惑,再结合“六步三段两分支”的教学流程,很多老师觉得“真正找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将课文进行组合教学,教学任务主要落在引领学生提炼规律上,真正将课文当作了举一反三的例子。目前,学习分类目标导向和图式理论的成果已经推广到其他学科。徐天中说,希望通过科学取向的学科教学研究,使教师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通过这样的学习,也真正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最终获得能力的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