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偷偷地放回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淑雯

  妮妮三岁半了,正在幼儿园上小班。有一天,妮妮回到家后,从口袋里拿出了两个拼插小玩具和一个哨子。我问她是老师奖励她的吗?她说不是,是她从幼儿园拿的。我问老师知道吗?她说不知道,是她自己偷偷拿的。我说幼儿园的玩具不能拿回家,如果小朋友都往家里拿玩具,小朋友在幼儿园就没有玩具玩了。

  妮妮先是不吭声,过了一会儿又着急地喊:“我就拿,因为我都玩不够。”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妮妮每天下午回家要坐班车,比不坐班车的小朋友要早走半个小时。而不坐班车的小朋友离园前可以多玩一会儿新装上的滑梯,妮妮非常羡慕。

  我和妮妮说,以后每周咱们可以两天不坐班车,你在那里多玩一会儿。妮妮点点头。我又说,明天把东西还给老师,跟老师道歉好不好?

  “我想偷偷地放回去。”妮妮低着头,小声地说。

  “为什么要偷偷放回去呢?”我把妮妮搂在怀里。

  “我怕老师批评我。”妮妮抬头看着我说。

  “妮妮是个勇敢的孩子,向老师承认错误也是勇敢的表现啊。”但是,一番开导后,妮妮还是不愿意把玩具当面还给老师。

  我并没有再坚持:孩子拿幼儿园的玩具,其实只是想多玩一会儿,并不存在“偷”的想法。妮妮能认识到拿幼儿园的东西不对,并且愿意放回去,说明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平时妮妮就比较内向,不是特别爱表达。她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一直低着头,很不好意思。如果强迫妮妮把东西当面还给老师,是把大人的是非观强加到孩子身上,并没有尊重孩子本身的个性特点。

  我决定站在妮妮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帮助她圆满地解决问题。第二天妮妮坐班车走后,我给老师打了电话,告诉她妮妮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不敢当面把玩具还给老师,想把玩具“偷偷”地放回原来的地方,请老师酌情处理。我还在妮妮的联系册上向老师说明了情况,并补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做事方式,如果出现了反常的情况,一定有她的原因。请老师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图,不要误会了他们。”

  下午妮妮回到家,没有再提这件事。我看到老师在联系册上写着:“妮妮一进教室,就从口袋里拿出了玩具,交给了老师,还和老师保证以后只在幼儿园里玩玩具、不会拿回家。妮妮和老师都很高兴。”原来妮妮很坦诚而非偷偷地把玩具放回去了。我抱着妮妮说:“妮妮,你真棒!”

  我非常庆幸自己理解了妮妮最初的紧张,并且支持她、帮助她,尊重她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正是这种理解和尊重,给了妮妮成长的力量和勇气,让她从不敢面对问题、要“偷偷地放回去”,到承担责任、面对错误,并且积极地改正。感谢妮妮,让我看到成长中的美丽,也让我成为一个更成熟、更智慧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