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诠释教师精神 大勇闪耀人性光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程霞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副校长于明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付军龙 大庆师范学院院长徐克明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李枫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侯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温恒福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田雪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陈希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程霞:

  爱心责任赢得学生的心

  张丽莉老师舍己救人的事迹发生在偶然,但那情急之下的壮举,却是平日的责任、爱心、无私和崇高使之的必然。

  丽莉2007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来我校任教。在我们的眼中,丽莉是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位令家长信服的老师,更是一位让领导放心的老师。

  ——她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她爱生如子,赢得了每个孩子的心。学生生病了,她买营养品去看望;学生过生日,她在黑板上写上祝福的话语;夏天热,她在地上洒水为同学们带来清凉;冬天冷,她给孩子们烧开水送去温暖。她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了阳光般的爱,即便是在身受重伤的危急时刻,向医生请求的还是先抢救受伤的学生。

  ——她是家长信服的教师。开家长会,天热,丽莉自己掏钱给家长买冰棍买水。初一第一次家长会,她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剖析得特别准确,令家长信服。家长们说,孩子交给她放心。她的学生张旭,母亲有肾病综合症,丈夫去世后,她和儿子相依为命,只能靠低保金维系生活。丽莉得知后,每月从不高的工资中拿出100元钱给她,两年多来包括寒暑假从未间断过。

  ——她是领导放心的教师。激情进取、勤奋向上的丽莉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赢得了学校的信任。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5年来一直坚持听课,同事们总会看到她在老教师身边虚心求教。所以,她的课堂总是要比同龄人显得成熟老练。她的课堂因“有效快乐”深受学生喜爱。她是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和“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

  她是人民教师的骄傲

  张丽莉老师是人民教师的骄傲,被人们称为最美女教师。因为她有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有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有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还有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职业理想。

  张丽莉老师这样的英雄人物,离不开成长的土壤。今天,我们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学习张丽莉老师精神座谈会,学习贯彻刘延东国务委员的讲话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感谢哈师大、大庆师范学院和佳木斯十九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为张丽莉提供了优良的成长氛围。

  我们要在点滴中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用这种精神推动我们工作。对我们的师范院校而言,应当高度重视师范生的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是教师的起步阶段。正是由于大庆师范学院、哈师大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师德建设,采取了许多措施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才会培养出张丽莉这样优秀的学生。这对所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师范学院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启示。

  前不久,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师德为先,第二条就是以学生为本。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充分证明了这两条标准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刘延东同志的讲话精神,下一步,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在全国教师中掀起学习张丽莉的热潮,深入挖掘张丽莉老师的先进事迹,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大力弘扬高尚师德,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副校长于明华:

  平凡岗位彰显人间真情

  丽莉刚工作5年,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年轻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善于启动每个学生的情感动力系统,用情启智。教学中她追求“有效快乐”课堂,让学生会学、乐学。教育中她能走进学生心里,能让学生读懂她的爱,能让家长读懂她的心。

  每年青年教师“放飞师爱演讲比赛”中,她用动人的语言、自信的微笑、澎湃的激情述说着一名青年教师的点点滴滴,第一名的桂冠总是属于她。

  校园艺术节上那位最美的女主持人是她,赢得台下学生阵阵的欢呼和掌声。在孩子的心中,他们的张老师是最美的老师、最可爱的天使。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她所在的班级各次评比遥遥领先,家长信服、领导放心、学生喜欢,她用年轻的心、执著的热情在前进的路上收获了累累硕果。

  她不仅赢得了学生、家长、领导的心,还收获了同事间的真情。张丽波老师是丽莉的师傅,两人相处得就像是母女,张丽波生病时都是丽莉在身边照顾。李金茹老师外出陪丈夫看病,她向校领导主动请缨代理班主任工作。同事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来自丽莉身上的真情。

  一个领导眼中优秀的教师,一个同事心中亲密的朋友,一个家长眼中最博爱的妹妹,一个学生心中最敬爱的丽莉姐,危难时刻的一推,彰显了丽莉天使的本性。

  这就是丽莉,一个让人性之花瞬间绽放的使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付军龙:

  母校为张丽莉感到自豪

  张丽莉是我校2007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她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的英勇无畏和大爱之举,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她用鲜血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推崇,在我校也产生了巨大反响。我们为有张丽莉这样优秀的毕业生而感到自豪。

  理想信念决定着人一生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张丽莉的壮举是她为人的崇高品质与为师的高尚师德在长期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内化与积淀的结果,可谓“是她一以贯之的修养积淀的瞬间绽放”。在全社会呼唤正义、呼唤道德、呼唤善良的时代,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举动,无疑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荡涤着人们的灵魂。

  为了弘扬张丽莉为人、为师的高尚品质,我们在全校广泛开展了向张丽莉同志学习的活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十分珍惜、充分运用这笔丰厚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开展学习张丽莉精神的宣传活动,将她的精神作为哈师大人治学与为人的行动指南和道德标准,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感动、教育、激励全体哈师大人,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成为新时期创先争优、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当前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大庆师范学院院长徐克明:

  大美大爱源于德行积累

  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我们全校师生员工既为她的英雄行为所感动,也为培养出这样的好学生而欣慰,更为她的伤势而牵挂。

  张丽莉在生死瞬间表现出的大美大爱,来源于她短短人生实践中人性、德行的长期积累。这种坚定的崇高理想、完美的职业操守、默默的无私奉献,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读书期间,张丽莉自觉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她把在三尺讲台奉献一生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在这一理想的引领下,她注意在师德、学习、实践等各环节提高自己的修养,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她积极上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严谨,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正是由于长期的修养、积累,她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

  连日来,学校组织了各项活动,全校师生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张丽莉的敬意、感动和牵挂。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精神,把学习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师德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校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像张丽莉那样的优秀学生。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李枫:

  铁人精神的真实体现

  张丽莉在学校期间表现出的踏实认真、乐观进取和坚韧自立,是她5月8日英雄壮举的基础。

  从刘英俊到王铁人再到张丽莉,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黑龙江英雄传统的传承。张丽莉的优秀品质,是大庆师范学院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育人的结果,是“自强不息,臻于至善”校训的生动体现。

  “爱国”体现在张丽莉身上就是爱事业、爱学校、爱工作岗位、爱学生,爱身边人、爱家人,热爱生活。她把当教师看作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

  “创业”体现在张丽莉身上就是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加工作竞聘,在工作中,她刻苦钻研业务,既是她个人职业生涯的创业,也是她呕心沥血育人的创业。

  “求实”体现在张丽莉身上就是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次作业,答好每一张卷子,修改每一个错别字和标点,扎扎实实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锻炼专业能力。

  “奉献”体现在张丽莉身上不仅是她为学校和学生奉献了知识和能力,还奉献了热情,奉献了快乐。她是一朵花,装点了春天;她是一个天使,纯洁了喧嚣的世界。在危难的时刻,她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奋不顾身,挽救了学生的生命。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侯敏:

  瞬间定格今春最美画面

  在过去的2011年,“最美”这一称谓十分引人注目。徒手接住坠楼孩子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用自己的身躯挽救花季生命的“最美爸爸”谢尚威、不顾一切挽救患者生命的“最美护士”何瑶、风雨中为乞丐撑伞的苏州“最美女孩”……5月8日,当张丽莉老师伸出双手,把学生推离危险的一瞬间,定格了2012年春天里最美的画面。

  今天的张丽莉已经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而且代表着一种最美的精神。

  学生们需要张丽莉!在丽莉身上,学生感受到的是无私、大爱,丽莉用自己的行为,在学生面前实践了爱的教育

  高校需要张丽莉!从丽莉身上可以看到,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彰显出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社会需要张丽莉!近年来社会上暴露人性自私和冷漠的事件颇多,而像丽莉老师那样最美的人和行为,是对冷漠和自私的最好抨击。从国务院到地方,从各级领导到普通民众,对丽莉的极大关心、关爱、关注,已经最有力地证明了这个社会对大爱和无私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