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是这样实现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大连市教育局和体育局联合举办了大连市第十届幼儿足球表演赛,12支幼儿足球队参加了34轮的角逐,图为大连星海人家幼儿园足球队和甘井子区兴华红叶幼儿园的小足球队员们正在奋力比拼。(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华蓉 刘立凯

  再过几天,辽宁省大连市的孩子们将迎来一份厚重的儿童节礼物:19所新建设的公办园和小区配套公办园开园。

  蓝天白云,绿墙蓝壁,宽大明亮的活动室,一群年轻活泼、忙碌着的老师,大连市加州洋房小区幼儿园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环境清理和准备。随着它6月1日开办,这个小区的家庭将结束东奔西走找幼儿园、早晚开车骑车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历史,这是一个典型的“家门口”的幼儿园,位于小区内。“现在的娃娃老有福了,幼儿园又好,又近,又便宜。”带着2岁的孙女成成在操场上遛弯儿的王奶奶,看到有客人来参观,格外兴奋。

  作为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大连市承担着“明确政府职责,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任务。如何做好政府职责、体制机制、公共服务体系这14个字所要求的大文章?大连市积极探索改革,实现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飞跃。

  围绕“政府职责”做文章

  ——从3%到30%,公办资源扩大的飞跃是这样实现的

  从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杨跃权口中,记者了解到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大连市城区公办幼儿园数量增加到235所,占城区幼儿园总数的30%,在园幼儿占总数的近40%;而原来这个比例分别是3%、8%。

  短短一年时间,这个飞跃式的巨大变化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学前教育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大发展。“国十条”颁布、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大连也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改革试点区的任务,大连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分三步走:

  2011年,重点解决资源紧缺问题。

  2012年,重点解决体制机制、科学运转问题。

  2013年,重点解决质量提升和保障问题。

  为了走好这三步,大连每年新增加学前教育经费5个亿,全市3年内规划投入学前教育经费3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18个亿。

  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之前,大连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在全国也有普遍性:全市公办园数量不足,比例偏低的情况十分严重。

  大连增加公办资源的第一招是“建”。大连启动了公办幼儿园新建工程,2011年,在城区新建13所公办园,总投资2.13亿元,增加学位5000个;在农村29个乡镇,把一直想建但没有建的中心园建起来,增加学位2000多个。因为这项工程,大连每一个农村乡镇都至少有一个安全、合格的公办中心园。在普兰店市夹河镇,记者看到这里的中心园尽管条件和城区比起来还有差距,但是活动室、盥洗室、保健室、大型户外玩具……一应俱全。

  大连增加资源的另一招是“收”:收回小区配套幼儿园!把小区建设中配套的幼儿园,无偿收归教育局举办公办园。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很难:开发商建设幼儿园,需要投入,建成后如果自行举办民办园,还可以盈利;出租,也可以获得不少租金;出售,更是利益巨大:按照一所幼儿园2000平方米,每平米价格1.5万到2万元计算,一所幼儿园价值3000万至4000万元,现在要求开发商白白拿出来,谁愿意?

  但大连确实做到了,去年年底收回16所,建筑面积达26000多平方米。这些配套园是怎么顺利收回的?这个问题同样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说起大连收回小区配套园,有两份文件不可不提:

  2009年,大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和使用的意见》,当地人习惯称之为“144号文”,正是这份文件规定了“三个同步”:小区开发中的规划、建设、交付使用,幼儿园都必须和工程同步;规定了建设幼儿园的用地实行划拨制;开发商建设好后无偿交给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门接手后必须举办公办园。

  这份文件,规定已经足够详细,指导性也很明确。但在执行中仍然遇到不少阻力:有的开发商建好了幼儿园,就是不肯无偿交出来。于是,2010年,大连随即出台了又一份文件,这次是以市政府名义直接发出的《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当地人称之为“70号文”。正是这个70号文,打通了配套园收不回来的最后一道关:幼儿园不交出来,办不了房屋销售许可证,卖不了房。此令一出,该开发商着急怎么尽快把幼儿园交出来了。

  为了保证小区配套园尽快移交,大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回收工作组,土地、规划、建设、督查、纪检、教育部门共同参与,摸底排查、沟通协调、下发通牒、逐个约谈,一家家突破,幼儿园一个个收回。

  也有个别开发商不愿交,怎么办?除了70号文,大连建设部门还设了一个“联合制裁黑名单”,不交出幼儿园就上黑名单,上了黑名单,以后就不能参加大连任何开发项目的招拍挂,不能在大连继续搞开发。

  “现在,开放商主动来找教育局要求移交了。”杨跃权告诉记者。

  一“建”一“收”背后,是政府作为,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对增加公办资源总量厥功甚伟:分别办起城区公办园13所、乡镇中心园29所、小区配套园16所,增加学位1万多个。城区公办园比例从3%增加到30%,公办园在园幼儿数从8%增加到近40%——飞跃,就这样实现了!

  按照每平方米800元的标准,市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100万元,补贴16所小区幼儿园装修和开办。“去年,让老百姓看到、听到政府发展学前教育所做的实事,今年全部开园,让他们切身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杨跃权说。

  围绕“体制机制”做文章

  ——形成小区园乡镇园运转保障和发展动力

  小区配套园收回了,还有个规范问题,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凸显。“机制是管将来、管全部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的负担会越来越重。”杨跃权说。

  大连提出,要确保新建和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公办、普惠。什么是公办,大连提出了4个条件:园舍国有、教育部门举办、收费公益、政府有适当投入。什么是“收费公益”?就是收费要低于生均运转成本。这就决定了小区园的体制和机制,也决定了小区园的功能:为小区业主服务,让他们享受身边的优质学前教育

  甘井子区是大连新回收小区园最多的区,区教育局副局长赵刚告诉记者:规范这些幼儿园,要做的事情特别多,协调起来难度也比较大。比如开设独立账户、办理教职工保险,增加幼儿园教师编制等。

  大连专门在这里进行运转机制的试点。将小区园的办园机制确定为:成本合理分担,优质园辐射连锁,工资绩效考核,人员择优聘用。正是这一机制解决了新办园“人”的问题:在玉树临居幼儿园,园长刘凤迪是原区第二教师幼儿园的副园长;加州洋房幼儿园的王丽,原来也是区第二教师幼儿园的副园长;动力院景幼儿园的王秋荣园长原来是小学校长……而招聘来的新教师,大多数都接受过幼师专门教育。(下转第三版)

 

  大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马瑞春:

  改革试点带来新突破

  大连是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承担着“明确政府职责,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任务。

  明确政府职责,就是要坚持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责任,这是实现学前教育健康、科学发展的前提。完善体制机制,就是要进一步理顺影响或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制度性问题,这是实现学前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有效、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则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就要让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为全面完成好国家交给的试点任务,切实贯彻落实“国十条”和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大连市制定了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具体通过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公益性、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在工作推进上,大连市结合本地学前教育发展实际,每年都各有侧重。第一年,要重点解决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采取新建公办幼儿园、回收小区配套幼儿园、扶持公办性质幼儿园等措施,在量上实现飞跃。第二年,要重点解决体制机制、科学运转的问题。通过在城乡分别选取试点地区,创新城区新建公办幼儿园办园机制、完善农村“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深化、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体制机制,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第三年,要重点解决质量提升和保障问题。2013年,大连市将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工作力度,为实现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奠定基础。

  大连实验幼儿园园长邵晓晨:

  当园长发愁的事情少了

  我担任园长至今已有10年了,亲身经历了大连学前教育的每一步发展。特别是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后,幼儿园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这个园长也更“容易”当了。

  一是经费不愁了。现在不仅有市里拨付的经费,还有西岗区的大力支持。原来是差额拨款,基本没有公用经费,现在改为全额拨款了。由于在经费的使用上没有了后顾之忧,我的心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踏实。二是人不愁了,区里实打实地按照学生数配备,给了我们67个编制,所有的教师都有编了。三是培训不愁了,区里给每位教师人均5000元的培训经费,每学期下拨,还定期组织园长和教师的集中学习培训。

  2012年,市、区各级领导亲自指导、规划设计,区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设新园舍,新园“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开园了。现在,我们不仅有漂亮的园舍,还配备了最先进的设施设备,师生还穿上了区里提供的免费制服。希望有一天,幼儿园办出质量、办园特色就像我们的新园舍一样:美丽、有内涵,让孩子们喜欢。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特别报道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中国教育报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