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改变教育未来的力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6-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荔湾区着力实施教育综合改造,十年来新增用地面积23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图为在大坦沙新建的一中校区。 荔湾区积极推进以凸显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本文化为主题的三大文化实践活动,打造充满西关人文情怀的教育大环境。图为区领导为荔湾教育十大文化人物颁奖。 原荔湾区和芳村区于2003年、2005年先后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评估。图为原荔湾教育强区自评报告会现场。 2011年,真光中学岭南湾畔校区等9所学校高标准高规格建成,兑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对社会的庄严承诺。图为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落成典礼。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图为2011年4月,荔湾区顺利通过广州市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验收。 荔湾区积极推行“一校一品牌”,用专项冠名活动提升学校影响力,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凸显。图为荔湾区教育教学专项冠名活动授牌仪式。 真光中学荀万祥校长、沙面小学张凤娟校长被聘任为首批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图为工作室揭牌仪式。 学校积极整合本地本校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寻根活动,一批学校通过更名或复名,调整办学思路、强化办学理念。图为广州市南海中学复名庆典。

  “千载荔湾,钟灵毓秀。”这是人们对广州市荔湾区这片承传了岭南古韵土地的描绘。璀璨的西关文明在这里演绎着一篇篇绚丽的文化乐章,即便历经千年也无法风干西关先人们求索的身影,那些熠熠生辉的传奇志史,总能唤起后人内心深处的遐想和暖意。

  当然,从梁朝禅宗始祖达摩,千里迢迢登岸弘法开始,在荔湾这片热土上最值得人们眷恋和追寻的还是“教育”的足迹。

  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之一,素以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创新而令世人瞩目。而荔湾,作为广州“千年商都”的金字招牌,孕育着传统历史标志性代表的西关文化,其教育的发展正以突破常规的探索勇气和赶超一流的实践锐气,在“文化引领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创新思路,用智慧和汗水,浓墨重彩地在广州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诠释着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凤凰涅槃。

  文化,无疑成为改变这片土地教育未来的力量……  

  文化荔湾:把历史照进教育的现实

  走在荔湾的大街小巷,穿梭于城乡之间,陈家祠、上下九,西关大屋、沙面岛……随处可见的西关风情仿佛在不停诉说那久远的历史。

  荔湾地处广州市西部,俗称西关,因“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丽景致而得名,是广州市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和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现在的荔湾区是“新荔湾”,由原荔湾区和原芳村区于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合并而成,常住户籍人口近90万。

  荔湾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缩影和窗口。两千年的历史长河,在古老的西关流淌、沉积,形成了商埠名店、古刹祠堂、老街旧居、美食曲艺、国医保健、掌故传说、花香茶浓等丰富的人文资源。佛祖达摩的“西来初地”、“岭南建筑艺术宝库”陈家祠等享誉中外。

  荔湾教育植根于古老而厚重的西关大地,割不断五千年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早在清代,西关就是广州私塾和书院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窗口。现荔湾辖区内有西隅义学和爱育善堂义学,著名的书院有十九世纪建立的文澜书院、真光书院(现真光中学)、广雅书院(现广雅中学)。清廷“废书院,设学堂”后,广州的中小学堂以西关最盛,名声最著。著名的有时敏学堂,坤维女子中学堂(西关培英中学前身),南海县立中学堂(南海中学前身)等。

  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荔湾众多的老校、名校。昔日西关的书院、学堂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已然发展成为今日国内外知名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学校。荔湾的百年老校是全广州市最多的,共有11所之多。其中包括全广州市最古老的学校真光中学、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中学、由中国第一所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学校演变而来的协和中学及协和小学、新中国成立前“全国最优的九所中学之一”的南海中学、广州市最早的乡村现代学堂芳村小学、中国最早期的幼稚园之一的协和幼儿园。另外,具有80多年历史的广州市第一中学是民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所公立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荔湾区委、区政府坚持崇文重教,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荔湾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荔湾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单位”、“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普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校舍建设一级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广州市特殊教育先进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广东省信息化试点单位”等。原荔湾区和原芳村区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近年来荔湾还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区、广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先进区、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区。2008年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截至2011年,荔湾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这一块块奖牌、一个个奖杯、一面面锦旗,虽然无声无息,却记载着荔湾教育事业波澜壮阔、栉风沐雨的发展历程,是一代代荔湾教育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结出的累累硕果。

  在荔湾这片热土上,一代又一代子民开启知识的启蒙,一代又一代学子寻找着实现梦想的路途。无数出色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社会各种机构的管理工作者的名字都与荔湾联系在了一起: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罗富和,著名艺术家关山月、廖冰兄……广州一中、广雅、省实、真光中学、四中、协和中学等学校共培养了2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年来,荔湾坚持实践大教育观,把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把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引擎来推进,把教育作为文化引领的重要力量来实施,把教育作为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落实,把教育现代化看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看作是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荔湾的必由之路。

  从完成“两基”验收(“有学上”)到教育综合改造(解决教育用地困难,突破学校发展瓶颈),从等级学校和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建设和提升办学质量),到全面实施教育“三品”工程(优质均衡、特色发展),从“十一五”的“科教强区”,到“十二五”的“文化引领”发展战略,荔湾教育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经历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常规建设向教育现代化迈进”的完美嬗变。

  2009年,荔湾区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2010年,区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快荔湾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1年,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再次重申“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广州市荔湾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了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的目标,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定位为荔湾教育未来十年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荔湾向教育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已经嘹亮地吹响,荔湾人民满怀豪情地向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迈进。

  目前,荔湾辖区拥有普通中学39所、小学52所、职业技术(技工)学校13所、幼儿园88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全区约有优质学位5.7万个。区属公办中小学中,省、市一级学校34所,占了55.7%。全区教育系统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员工5486人,在读中小学生87111人,在园幼儿21202人。全区基本上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联办等多重办学体制并存的大教育格局。

  木铎传金声,悠悠越千年。“荔(枝)湾”这个延用了数千年的名称,如今,在“文化引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旗帜引领下,不仅成为广州这座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代名词,也成为广东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进而走向国际的亮丽名片。

  文化引领: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促进教育公平,保证人民群众,不论贫富贵贱,都能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收入不公平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一生!”的确,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就是一杆秤,承载着成千上万老百姓的期盼、孩子们的希望。

  而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是在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内涵发展的前提下,追求区域内适龄儿童获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义务教育的目标,实现每一位适龄儿童的最充分发展。均衡发展既包括地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均衡,也包括学生间的均衡,还包括各级各类教育间等诸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并不等同于平均发展、同步发展,更不是限制发展、划一发展,而是共同发展、特色发展。均衡是一个辩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个“均衡——不均衡——均衡”的不断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荔湾区在实现“人人有学上”的目标之后,开始用动态均衡和高位均衡的发展观来指导整个教育的发展,坚持用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理念来引领整个教育的发展,力争实现“人人上好学”。为了能让每一位适龄儿童获得最充分发展,荔湾提出“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的理念,将“一校一品牌”作为破解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难题的核心策略,推动学校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出内容不同、形式各异、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品牌,在学校、教师的进步中,努力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说到底是管理机制、教育手段、教育资源、师资队伍以及校际和区域间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更何况还可能面对城乡之间不均衡、区县之间、同一个区县内的不同区域之间、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受教育程度不均衡等等种种现实情况。教育均衡其实是一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大工程。

  郑健恒是荔湾区河沙小学的校长,他所率领的沙河小学是一所位于广州市西郊珠江河畔、大坦沙岛内的城中村学校。一直以来,外人给予学校的评价是:观念不新,成绩不好。教师也大多不愿意来此任教,担心环境不好,怕学生难教。“每到一个学年结束,作为校长的我就会为教师的流动发愁,没有区内高素质的人才交流,学校发展的确举步维艰。”郑说。

  可自从荔湾区“研耕工作坊”的教研员区思品科伍宝琴老师来到学校,变化悄然而生。“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全员施教,不失一生”成为沙河小学教师们的口头禅,从来没有想过能获得荣誉的师生们,不仅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团队在《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异地教学比赛活动中获得三等奖,而且学生们参与征文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教研员伍宝琴这次来沙河小学并不是简单地听听课看看效果,例行公事地检查调研一下,而是长时间蹲点,积极发挥研究、指导、专业引领的作用,直接参与组织教研活动,为老师们解疑释惑,为每位教师找到突破方向。“虽不能让这些学校起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却为每一位受益的老师提供了解决教学困惑的有效途径。”郑校长这样评价。

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