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改变教育未来的力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6-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研耕工作坊”成立于2010年,成立伊始,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部就把18名教研员全部出动“下教”,分别进驻到河沙小学等16所学校和广雅幼儿园等两所幼儿园,蹲点到教研一线,对口指导工作,教研员以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在学校蹲点开展教研工作,实施“扶弱促优、分类指导”。同时,有6所学校结成了“跨校结对”,未来有可能形成“校际联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仅这项专项帮扶活动运行一年多,就让18所学校、幼儿园近万名师生受益,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幅提升了教研员和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

  实际上,荔湾区早年面临的具体挑战远不止类似沙河小学这样的一类问题:2005广州市区划调整,原荔湾区和芳村区合并成立新荔湾区时,由于历史和文化差异等系列原因,使得南片(原芳村区)与北片(原荔湾区)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方面存在差距。就拿生源不均衡来说,荔湾区总面积62.40平方千米,当时常住人口近90万,其中北片面积约16平方千米,人口约52万;南片面积约46平方千米,人口18万余。南北两片人口分布不均,直接造成北片小学学位紧张,学生人数多,占地少;而南片小学学位空缺,办学的成本与效益比例失当,教育资源存在浪费。另外,荔湾作为旧城区,老学校多,部分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校舍改造任务重、资源配置难度大。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除了设立“研耕工作坊”首创教研员到校蹲点的教研新模式,荔湾区还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措施来解决南北间的不均衡:积极开展学校帮扶和共建工作,通过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全面提高南片学校的发展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属学校校长交流制度,畅通校级干部交流渠道,2007年以来,南北片互调任职校级干部26名,使中小学干部队伍配置更科学、更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也向薄弱学校倾斜,全面改善区域学校的硬件条件,2011年信息化更新设施设备1000万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维护费用160万专项经费主要投向了南片相关学校。

  小班教学,则是荔湾基于另一种现实构建出的薄弱学校发展新模式。花地中学由原广州市第119中学和第120中学两所学校“弱弱合并”而成,校区不大、校舍残旧,办学水平一直处于下游水平,坊间甚至有“不好好读书就让你去读花地”的说法。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摆脱困境,荔湾从2009年开始在花地中学探索小班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不仅仅是每班人数减少,在课室座位的编排、教师配置、教学方法上也有创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课室桌椅摆放为六边形,便于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参与;在教学观念上,教师按照“自学”、“互助”、“展示”“评研”四个环节设计教学环节,注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共同探究中学习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感受、体验;同时教师制定发展式的评价机制,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课堂绩效评价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氛围营造方面,创设轻松、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和密度,上课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与活动;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发出一套以“张扬个性、享受学习、体验成功、快乐成长”为发展方向共15个项目的校本课程。

  一个学期下来,花地中学初步尝到甜头,在参加全市6个区的联合质量检测中,花地中学小班教学实验班跃居荔湾区35所中学的第五名。

  小班教学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已很普遍,美国有研究发现,一个45~50人的班,学得好的学生可能只有两成,但每班人数降到30人以下后,因为每人受到老师的关注多了,有八成学生能学好。花地中学的调查也显示,100%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关注到自己,95%的学生喜欢小班化课堂教学形式及座位形式的变化,89%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到快乐,91%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中学小班后变化很大,85%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中学小班后进步明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据了解,长期以来,荔湾区在财政相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原则,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近3年的财政预算内支出,教育专项占预算支出比例平均达到30%。荔湾认真贯彻《教育法》关于教育投入的规定,依法落实“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确保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实现教育财政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8年至2010年,区财政对教育拨款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17%、17.84%、26.02%,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5.18%、17.09%、9.52%。2008年至2010年,小学、初中、高中、职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以及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均实现了逐年增长。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荔湾重点开展了区域教育的固本强基工作,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全面完成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建设示范性高中、建设规范化学校以及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等,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

  三品工程: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生命的教育

  在全面挖掘荔湾区教育发展经验的走访中,上至区委、区政府下至街道、社区,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学校、教育机构,从党政领导、负责人到一线的教职员工,“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质的学校教育”、“用文化的方式进行有生命的教育”等观点,被大家反复地提及。看来,“文化引领”的大教育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每位荔湾教育人的心灵深处。

  在荔湾,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校长们积极挖掘学校的核心文化,每所学校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展现出独特的光芒;教师们以课堂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潜心、用心“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吸取营养,感情、意志、信念、习惯等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荔湾教育由于深深植根于厚重的西关文化而枝繁叶茂,正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学校、教师、学生们的素质、气质、品质都和过去不一样了。是文化让教育充满了活力,富有了实力,更有魅力。”一位校长骄傲地说。

  文化对于现代教育的确具有巨大的作用力。一方面文化直接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作为学校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成为各类学科知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活跃于学校教育活动外部,作为文化背景形成学校教育的特殊气息,通过优秀文化感染人,潜移默化地教育人。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砥励。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

  荔湾教育植根于古老而厚重的西关大地,使得荔湾具有了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品牌,具有了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荔湾教育人果断地举起文化的旗帜,以文化改变教育事业的未来,以文化改变莘莘学子的未来。

  与绵延两千年的深厚文化背景相称,荔湾教育要向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迈进。在内涵式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品工程”应运而生。

  2006年3月,荔湾全面启动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和“品牌教师”工程,分别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4个学段中实施。品牌学校和品牌学科评审采用五星级制,五星为最高级别。品牌教师则分为新星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荔湾名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师和特级教师5个级别。同时下发的《关于印发荔湾区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品牌教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给出了具体的考量指标:品牌学校七大项,创建品牌学科八大项,创建品牌教师三大项,共五十七项指标。

  显然,这是荔湾通过建设“办学理念优、书香校园雅、品牌课程多、师生素质高、学教方法对、帮扶经验好、社会口碑佳”的品牌学校及书香校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实现荔湾教育上层次、上水平、上质量和上效益的战略之举。

  一场教育的“寻根”、“构魂”、“拓源”的书香校园建设之旅,就此在荔湾的各所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忽然有一天,日日徜徉在石板大街上的荔湾人悄然发现,身边一些学校的名字更换了,多了一些以历史名人或文化资源命名的学校:康有为纪念小学、陈嘉庚纪念中学……

  走进康有为纪念小学,但见园内竖起了康有为雕像和纪念馆,教室门口挂起了康有为的书画词句,处处可见其事迹和精神标语。早前,该校原名大策直街小学,因为康有为年轻时曾在小学对面的醉观公园小蓬仙馆求学而更名。

  5年以来,荔湾开风气之先,已为区内16所学校“复古”改名:广州市第30中学的前身是陈嘉庚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师范学校,更名为陈嘉庚纪念中学;广州市第59中学复名为美华中学,广州市第11中学复称南海中学。先前还有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小学、林凤娥小学等。

  事实上,利用本地名人及文化资源为学校更名或复名,只是荔湾确立“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理念,提升文化引领功能,实施“三品工程”的一个开端。荔湾鼓励学校通过更名与复名,通过老校提炼与新校挖掘的思路,确立学校文化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实现内涵发展。像康有为纪念小学更名后,其办学理念重新定义为“有为人生”,诠释为:“锻造有为教育,奏响有为人生”、“成功每一步,有为每一天”。

  荔湾教育人深谙品牌营建之道:以在荔湾区生活过的历史名人作为学校的名字,这些名人的影响很大,利用这些名人的精神及名人效应,推动学校的发展,以这些名人的精神,作为学校发展的思想主线,既承传历史又影响新辈,从而增强了学校的影响力、辐射性、示范性,可加快教育品牌的形成。

  当然,不管是复名还是更名,都不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其实质是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学校所用,把历史名人的事迹一代一代传承和弘扬,为培养学生所用,将相对优势变成绝对优势,将独特历史变为办学特色,将名人思想转化为师生精神追求,形成凝聚全校师生人心的精神支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荔湾的百年老校,像真光中学、南海中学、西关培英中学、西关培正小学、文昌小学等,依托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不断提升和彰显着学校品牌;荔湾的名人学校,像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学校、陈嘉庚纪念中学等,用名人雕像和纪念馆,传颂着名人的故事,传承着名人的精神和品质。荔湾的学校文化,如一中镌刻着“诚恒勇毅”四字校训的蜡黄石、美华中学以“仁义礼智信美健”命名的七幢大楼、耀华小学“玉石文化”玉石园、乐贤坊小学“崇文乐贤”壁画、环市西小学“竹文化”竹园、正南街小学茶文化、金兰苑小学棋文化等等,无不在浓浓的书卷墨香和人文气息中引领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截至目前,荔湾全区共有五星级书香校园23所,四星级书香校园10所,三星级书香校园1所,共34所,占区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总数的47.9%。四中、沙面小学、耀华小学等5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在书香校园,学生坐拥校园一隅,听风声雨声读书声,感家事国事天下事,与草木为朋,以名人为友,相约优秀文化,让一花一叶传情,让一碑一石育人,实现师生与传统的对话,与文化的沟通,与人类崇高精神的交流,实现文化品位与教学效益的和谐发展。

  当然这些星级学校的冠名,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实行星级动态管理。学校(园)被命名和授牌后,需要对品牌进行维护,制定新的发展规划,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并接受区教育局每两年一次的复核。复核未通过的,应下降星级或者取消星级;复核通过的,将保留星级或者提升星级。

  基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荔湾进而探索到了一个新的方向,更进一步地革新了模式:以品牌学校为依托构建并深化“组团式”教育发展。荔湾以4所名中学为龙头,以其良好的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的良好声誉为内涵,带动一批以地域分布为域界的中小学、幼儿园共同进步,形成能够资源整合、特色共享、教学互补、研究互动的四个学校群体,即一中教育组团、四中教育组团、真光中学教育组团、西关外国语学校教育组团。在组团内部,充分发挥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和优秀骨干教师、品牌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学校间的结对帮扶、同课题的整体带动、优秀课例的教学研讨、异校教学交流、名校长工作站、名师工作站、名班主任工作站的设立等多种方式,培育骨干教师团队,带动全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