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教授的“长征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增宪 刘增宪在为学生们讲解长征历史。(资料图片)

    今年秋季开学的第一个周末,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小礼堂里,“立人大讲堂”之“大先生讲座”开讲。这次主讲的“大先生”与众不同:头戴红军帽,着灰蓝色军装,身背红军包,脸上架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儒雅中透着坚定。

    他,就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增宪。

    从2014年5月起,他用两年时间,沿着长征线路自驾12万余公里,到达13个省份、访问260多个长征旧址,几乎走完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所有纪念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七律·长征》的齐诵中,200多名学生跟着刘增宪来了一次“长征再出发”。

    走 12万公里的生命体验

    重走长征路首站在贵州赤水,“红军四渡赤水,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企图,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刘增宪说道。

    接下来的6月,翻越夹金山;9月,探访四川阆中红军纪念馆;10月,巧渡金沙江;12月,到达川陕革命根据地……

    每天早上6时天不亮就出发,晚上9时左右才会忙完。“饿了,吃得最多的是方便面;困了,睡得最多的地方是车里。”

    每到一处,刘增宪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他会与当地人、当地红军纪念馆的专家深入交谈,了解记录长征背后的人物和故事。深入研究历史,探寻鲜为人知的长征细节,“比如,很多人都不知道毛主席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长空雁叫霜晨月’一句的初稿为‘梧桐叶下黄花发’”。他还特别留意寻找中小学课本中叙写长征的《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的发生地。每次外出走访回来,刘增宪都要去查查党史文献。“看看我听到的、见到的,是不是事实,这个需要慎重!”几年下来,美术专业的刘增宪几乎成了半个党史专家。

    每到放长假时,刘增宪也会叫上学生同行。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郑佑把这场跟随比喻为“青春必修课”和“一份难得的生命体验。”她说:“每每走到一个地点,遥想起大半个世纪前红军也到过这片土地,这种时空交叠之感往往让我几欲流泪。百折不挠,坚韧不屈,是我在长征路上学到的精神。”身为一名免费师范生,郑佑表示,愿把“言传身教”的力量带给自己未来的学生。

    “原来长征最早出发地在福建长汀中复村,原来红军纪律歌是这样火热……”高中生熊玙曼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原来”,“那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红军战士,克服了众多困难,他们的坚定意志令人惊叹!”

    画 现场教学让艺术接地气

    “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反映长征,是我的一大梦想。”刘增宪说,“这正好和我的专业结合起来,以我对长征的理解和手中的画笔,画下红军战斗过的地方。”

    在刘增宪家中,整齐地摆放着两年间他重走长征路途中创作的写生油画、钢笔画等103幅“长征日记”,内容有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等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每幅画作通常要花费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创作,除了构思画面,还要融入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

    刘增宪对记者说,自己搞艺术一辈子了,画过许多军事、地方等题材,但以前对事件背后延伸出来的史实并不关心。重走长征路,在用双脚丈量红色足迹,用心灵感知红色颤动,再用艺术的眼光着墨,是对自己人生的拓展,使画作更有空间感和生命力。“我们当然可以对着一幅照片画画,但实地走过以后,画起来手感都不一样。”在刘增宪看来,这也许才是艺术的“地气”。

    在四川省南江县上两乡,刘增宪带着当地100多名学生到红军战斗过的地方,一边跟学生们讲述红军故事,一边教他们画风景,耳畔虽静若无声,但此刻每一个孩子的心却是澎湃着的。

    “带着学生走长征路,让艺术接地气,刘教授的做法可圈可点。”一直关注并支持刘增宪重走长征路的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劲松说,作为教师,如何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到现场去,进行现场教育、情景教育,比生硬的说教要来得更自然,更有效果”。

    写 边讲故事边演绎着故事

    这一路上,刘教授收集了一大堆长征书籍,加起来约有300多本,其中包括《中央红军胜利到吴起》《红色石壕》《红色湘水》《山城堡战役》《走进百大关》等。

    在江西瑞金兴国县,他们的车陷进陡坡,动弹不得。老区人民及时施以援手,有的拿来了锄头、铲子,有的用皮卡车拖拽,最后是修路的老乡开来了挖掘机,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不要一分钱,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刘增宪说,“这是老区人民的一片真情。”

    在四川阿坝两河口会议遗址,两河口乡乡长亲自为他们充当解说员。

    在凉山会理会议发生地,素不相识的纪念馆管理员刘秉宪用自己的摩托车载着刘增宪一路颠簸,驱车10多公里山路,只为还原历史的真貌。

    重走长征路在述说着故事,也在演绎着故事。郑劲松告诉记者,西南大学将协助刘增宪出一本书,计划已经审批,暂定名《雄关漫道——重走长征路写生之旅》。与其他有关长征的书籍不同,这本书图文并茂,融合刘增宪创作的长征画作,展现了刘增宪搜集到的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

    讲 80场主题报告全国巡讲

    “长征是一条信仰之路,理想之路。”重走长征路使刘增宪深深地思考,“现在的学生对长征了解太少,最大的问题是资源缺失。”

    西南大学已为刘增宪申报市级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并从今年4月起,启动了以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80场巡回主题报告活动。目前,已在西南大学、重庆市北碚区天府中学、重庆市银监局等做了18场讲座。9月,他在湖南韶山希望小学、韶山村开启了全国巡讲。

    “最早的号角”“最早的出发地”“最惨烈的战斗”“最智慧的战役”“最小的红军战士”“最早的女红军战士”“最后一战”……声情并茂的讲座,将人们带回到80年前那段硝烟弥漫、激情似火、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岁月。

    回望高高的六盘山,刘增宪豪情满怀,用极富感染力的湖南话朗诵起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没想到长征故事还这么好听,没想到美术学院老师这么会讲。”一名大学生听取讲座后的两个“没想到”是刘增宪收获的最大鼓励。

    “长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长征精神有着十分丰富和生动的历史内涵,更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刘增宪老师走长征、画长征、写长征、讲长征,‘四位一体’,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同。”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黄蓉生说,“不仅新闻记者要‘走转改’,大学老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如此,要善于将生动的历史、现实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教育资源,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默默注视彩图,轻轻闭合双眼,慢慢幻想画面。在今后的日子,带着这种精神,勇敢无畏地行走在西大附中校园的路上,该校学生陶柏霖说:“我就是新生代的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