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建设性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团队成员与深度访谈对象在一起。
资料图片

    白底黑字的巨幅挽联悬挂在高处,已经生锈的空调室外机叶片在风中转动,路旁随处可见印有照片和姓名的指示牌,它们标记着瓦砾之下尚未找到的遗体……回到北京数月后,1700多公里外老北川县城的场景,仍会在温昊晗的脑海中回放。“你看过《切尔诺贝利日记》吗?”他试图用电影让记者理解,“就是那个样子。”

    温昊晗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新闻学专业。2018年7、8月间,他与同班同学陆文煜及2017级数据新闻报道方向学生吴澳组成团队,来到5·12汶川地震重灾区进行社会调查,共同完成小学期社会实践。

    回想起汶川地震,来自于不同省份的3个同龄人,拥有的相同记忆是捐款。“这么多年过去了,物质层面的、能够用钱去解决的问题解决完之后,剩下的问题可能被掩盖。”温昊晗说,基于这个思路,团队在与指导老师、新闻学院教授吴风反复讨论后,决定将关注点放在受灾群众的心理层面,将灾后心理康复作为调查主题。

    出发前往当年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之前,团队花了5个月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他们通过媒体报道确定了深度访谈对象,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研究方法,完成了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制作了评测受灾群众心理康复状况的量表。

    但刚走出象牙塔,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出现了。

    “我们专门留了一天时间,带着100份问卷走街串巷,结果回收了40份,里面的有效问卷是25份。”温昊晗反思,问卷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当地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因素,开放式的问题往往得到封闭式的回答,因此效果不及预期。

    这次碰壁后,团队改变了调查思路,制作了一份通过网络发放、覆盖范围更广的问卷,了解公众对重大灾害发生后心理援助问题的认知。同时,他们对因地震致残的女大学生汤星月、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后获得全国游泳冠军的代国宏等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受灾群众的生存现状。

    一些未曾见诸媒体的观点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浮现。代国宏希望,自己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在就业能力方面得到认可。而汤星月因为在地震中脊椎被砸中,身高停留在10年前,她接受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采访,无论是“袖珍女孩”还是“地震幸存者”的标签都令她排斥。“脚踏实地深入下去,才能理解、共情和感受。”深访对象的心理活动,让团队成员对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有了更多体悟。

    在近10天的实地走访中,团队收获了汶川地震重灾区的一手资料,随后写成了2.6万余字的调查报告初稿。几番修改后,报告浓缩至1.6万余字。

    报告认为,虽然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10余年间,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灾后心理援助的价值所在,但灾后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知识在公众中的普及率仍然偏低,心理援助队伍建设及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报告同时向各级政府和NGO(非政府组织)提出了4项建议,包括:给予心理疾病患者社会性支持,把心灵重建与思想、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建立长期的心理援助机制,增强心理援助形式和内容的科学性、多样性。

    “别的社会科学是提出问题,而新闻是解决问题,是有建设性的。”陆文煜说自己是“利他主义者”,之所以选择新闻专业,正是看中了未来职业的社会价值。对于吴澳来说,能够满足求知欲是新闻专业的最大魅力,他希望未来从事新闻工作能“深入更多的情境,了解更多人的故事”,而此次川蜀之行,能够像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一样去行走、交流和记录,本身也满足了他对新闻专业的求知。

    在第12届“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比赛中,温昊晗团队凭借作品《请再给时间一点时间——汶川地震十周年心理康复情况调查》,获得了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