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高校社会实践的专业内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为重要的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过去,我们的教育过于注重校内课堂的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环节。新时期以来,社会实践的意义被更多地强调。

    一项成功的社会实践,应该让大学生、高校和社会三方受益。

    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社会实践,他们可以获得知识的增长、个性的养成、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提升等。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出来的人才需要接受社会的检验。社会对本校人才的认可度高,高校的美誉度就高,社会对本校人才的某些方面不够认可,高校也可借此反思,对人才培养实践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对于社会来说,大部分社会实践都是志愿性的,大学生可以在其中发挥才智和能力,为社会解决一些问题,为弱势群体做一些事情。社会对此亦是有需求的。

    高校社会实践在我国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仅停留在表层,以参观走访、志愿服务及就业实习等形式为主,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有限,与专业相关课题项目、创新项目相结合的调研不多。

    我们并不否认上述实践形式的价值。众多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就业实习中奉献了爱心、锻炼了能力,在参观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培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进行参观走访、志愿服务和就业实习,联系相关的社会资源相对容易,因此少数高校及学生抱着“只要完成社会实践就可以”的心态,简单化地选择实践形式。更有甚者,个别高校的参观走访,临行前并不制订系统的方案,回来后也没有效果评价,以至于让参观走访成了变相旅游,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大学教育细分专业、教育目标面向就业。如果能依据学生的专业和方向,更有针对性地安排社会实践,让社会实践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对专业化的学生实践是有需求的。学生实践提供给社会的服务越有含金量,社会对学生实践的接纳程度也就越高,二者是良性互动的关系。如果学生实践仅停留在表面化、走形式,也会让能够提供实践资源的社会单位产生疑虑。

    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的实效,突出社会实践的专业内涵,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同时也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刘永林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本报记者 刘亦凡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