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中职标杆名校 看中策之“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3-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十三五”期间,为加快推进中职教育现代化发展,浙江省以“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工程”等项目为抓手,全面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作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杭州名校教育集团,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再次发挥出龙头效应,以志为策、以制为策、以质为策,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在实现办学水平和品牌价值飞跃的同时,更为当前中职教育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提供了一系列值得分享与借鉴的良策、长策。

    比学赶超 以志为策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创办职业教育40年来,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职教事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拥有很高知名度。

    2016年,学校积极抢抓浙江省实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政策机遇,成功立项首批“名校建设工程”等5个项目,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员工的工作热情。

    学校趁势而上,以项目建设带动项目申报,先后在浙江省、杭州市“中职质量提升工程”第一、二轮的项目申报中,成功立项示范性职教集团、品牌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及校企合作共同体等21个项目,实现项目申报“大满贯”。

    学校坚持以志为策,一方面紧紧抓住杭州打造世界名城的历史性机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以助推餐饮和地铁产业为支点,自信自豪地提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浙江一流、杭州情怀”的办学目标;另一方面,积极对标先进,创新提出“立标杆、创标杆、成标杆”的项目建设主线,放眼国内外大学、高职、中职三大办学层次,树立了英国纽卡斯尔学院、北京市劲松职业高级中学、西安邮电大学、南京金陵中等职业学校等18所优质“标杆校”,全面开展比学赶超。

    两年来,学校利用暑假与秋假时间,组织项目团队18批次276人深入“标杆校”考察交流,从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学习先进经验,补齐自身短板,并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向世界水平的中职标杆名校迈进。

    此外,学校还创新推出“一项目一仪式”“一专业一展厅”活动,抓住“志趣”这把金钥匙,锻造“引领感”。其中,“一项目一展示”活动要求名校建设“6+2”的每个子项目必须结合建设进度和特色亮点组织一场启动仪式或成果展示,增强对项目建设的认同度,提升对建设方案的理解度。截至目前,学校已成功组织“名校建设启动暨沈柏民名师工作室成立仪式”“开学典礼暨中小策新媒体中心成立仪式”等16个仪式。而“一专业一展厅”建设活动则要求每个专业建设一个基于专业、结合生活的实物展厅或网络展厅,营造浓厚的专业氛围和校园文化。学校现已建成奖状博物馆、烹饪艺术博物馆、“绿色+三园”活动体验吧等8个实物展厅和6个网络博物馆,受到专家、学者、同行的赞誉。

    项目管理 以制为策

    以制为策,是中策职校在“名校”建设过程中的实践要领和制胜要诀。校长高志刚强调指出:“完善的体制机制是确保领导和决策的科学性、管理和执行的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学校创新引入“项目管理”理念,科学构建了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子项目团队三级管理体系,从顶层设计、总体协调到具体实施层层推进,完成学校、育人、专业、师资四个方面的规划及27项制度设计;务实推出名校建设目标责任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项目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三大举措,使建设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因地制宜地将名校建设与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后示范效应结合,与学校常规工作结合,与典礼仪式结合,确保“名校”建设落地落实、深入人心。

    学生在核心素养培养上,基于“学校+集群+专业”三层素养体系,将“跨界现代职业人”的核心素养细化为专业与创新、职场与生活等“四大维度”及主动学习、跨界能力、身心健康、国际视野、文化传承等“十五款指标”,构建了“1+X”塔形素养框架,结合班主任工作室、心理健康辅导站等形成育人共同体,通过德育学分制和“中策匠星”五维荣誉评价体系,打造出极具中策特色的德育品牌。

    课程改革上,学校创造性提出“基于选择性(Selective)、强调专业性(Professional)、突出融合性(Fusion)”的“SPF”理念,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懂技术、能创新、会生活的跨界人才,构建并完善了涵盖职业体验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国际理解力课程群等“六群”的6个课程群,以融入社团活动、融入行业前沿信息、融入理实虚一体教学手段“三融”为手段的课程框架。“中国风翻糖”“3D打印杭派点心”等选修课作品,在2017中国国际职业教育博览会上受到广泛关注;《课改在中策—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已正式出版。

    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烹饪专业创新运用现代学徒制,构建“三维三环四标六共”人才培养模式,将杭帮菜非遗传承人培养有机嵌入到餐饮服务集群的人才培养体系,既保证非遗传承人培养的“高质”,又凸显现代学徒制的“高量”,相关成果荣获2018年第二届国家级别职教教学成果银奖;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则从选准领域(四大校企合作建设:杭州地铁、西湖游船、五星酒店工程部、新兴技术3D打印和VR等)、搭建载体(名师工作室+师傅团队)、重构课程(平台+模块)、探索机制(“协会+企业+名师+社团+基地”五位一体的“传帮带”培养模式)四个方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新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产教融合上,学校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打造出集服务教学,集校园网、校报校刊、微信、电视台、广播站于一体的新型校园信息和文化平台“中小策”新媒体中心,和集休闲、论坛、公益、培训、教学于一体的餐饮文化传播基地“杭之味”综合体,现已分别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宣传窗口和杭州文化的新地标。

    师资培养上,学校推出“小青鸿—青鸿—飞鸿—博鸿—大师”五级教师梯度培养机制,以师徒结对、定期培训、技能比武、跟岗挂职、专题研究为主要途径,进行阶进式培养。建有1个浙江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浙江省大师工作室、2个杭州市名师工作室、1个杭州市教育科研标兵工作室,6名中青年教师入选杭州市新锐教师培养团队。

    “双创”教育上,学校于2017年3月初步建成基于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鸿创”智能工坊,形成新项目、新技术、新教学、新创意的四新理念的“创新+创业+创意”中心,以“鸿创”智能工坊为平台,提炼学校三创教育的模式。“鸿创”智能工坊运作及新“鸿创”大楼的筹建,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教学环境、课程实施、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推进的突破点。

    文化育人上,学校创新提出“花园式的校园、求知者的乐园、敬业乐群的家园”理念,精心设计了“头雁领航、雁阵续航、青雁护航、青雁自助、鸿雁传承”五项育人工程,开展非遗文化小热昏进校园,拓展AR/VR技术等新兴科技项目,举办“阅读日、读书节”等活动,积极建设艺术滋养心灵的艺术校园、创新创业齐飞的科技校园和经典浸润人生的书香校园。

    勇立潮头 以质为策

    在“名校”建设等项目的引领带动下,中策职校坚持“以质为策”,内涵建设稳步提升,形成“策课程”建设、“三名”建设网站、“绿色+三园”活动体验吧等10个阶段成果,被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授予首批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被行业授予市社会资源国际旅游示范访问点,整体发展呈现出气势如虹、势如破竹的良好局面。

    教师是育人关键。近两年来,教师在技能大赛、创新杯说课、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共获得国赛4金5银2铜和省赛6金6银;在研省市立项课题15项,14篇论文在省市评比中获奖。目前学校已有4名浙江省特级教师、3名正高级教师,校长高志刚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沈柏民老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成为“鸿雁工程”的标志。

    学生体现成效。中策学子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得5银、全国文明风采获得优秀组织奖;参加省市技能大赛获得15金25银25铜、省创新创业竞赛获得2金1银1铜、省职业素养竞赛获得2金6银7铜,参加行业组织的首届国际青年学生烹饪艺术节烹饪技能大赛获得1项团体金奖、1项最佳创意奖。毕业生在高等院校和就业岗位的学习和工作发展捷报频传。

    社会服务上,学校一方面着眼实用性,开设了维修电工、水环境监测工等培训班51个,并与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省创新创业协会共建行业培训基地,为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培训;另一方面紧盯先进性,学校与杭州中南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光创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开发、改进“户外运动GPS定位系统”“防触碰无人机”等产品,共有发明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16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中策之“策”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只要准确把握发展重点,做到胸中有策、落实有策、行动有策,所有的发展蓝图都必定会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