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学校及家庭生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劳动教育实践案例②

    四川省自贡市衡川实验学校将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从“自我服务”“班级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四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建立劳动教育的机制,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建立劳动教育机制,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专门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由学生发展中心、课程质量中心牵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制定德育一日常规管理制度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日常规从卫生、纪律、就餐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团委会的先锋引领作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做到课间自主管理、周末自主管理、兴趣活动自主管理、路队自主管理、“三操(早操、大课间操、室内操)、三餐(早、中、晚餐)、两寝(早、晚寝)自主管理”、社团自主管理。

    学校定期召开德育专题会议,反馈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及时了解并及时解决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学校除了在小学和初中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高中阶段开设通用技术课外,还在校本课程中专设寄宿制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如入校素质提升、黏土艺术、茶道、扎染、插花、刀画、心理健康、自贡盐业文化、富顺历史文化等课程,构建“课程超市”多元课程体系。学校还根据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劳动教育观念。

    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班级劳动。学校从班级、校园保洁和环境绿化等方面组织学生参与,如: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劳动用具;主动维护黑板、课桌、讲台、教学仪器;普及班级校园环境美化知识,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并进行养护。各班对所负责卫生区和教室实行分块管理负责,坚持一天早晚两扫,责任到人。每天两次打扫卫生区和教室,要求班主任亲自到场指导,年级长负责检查督促。每周安排值周班级,让班级成员作为一周德育监督员,为整个学校、学部、年级服务。

    家庭服务。学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庭劳动。学校将假期实践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在节假日期间,为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的学生布置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的实践活动,如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在家长陪伴下进行买菜、购物的活动,四至六年级独立完成买菜任务,初中学生独立完成做一顿饭的任务,高中学生进行研学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同时,学校要求家长为孩子创造条件,安排孩子力所能及地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活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并让家长对活动进行及时反馈。

    公益活动。学校以“衡川义工”和“研学旅行”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每一个进入衡川实验学校的学生,都是“衡川义工”,平均每人每年参与义工活动达10次以上。每年寒假,每名学生都要和父母一起开展两次“亲子义工行”活动。学校组织各个学段的学生进行研学活动,如小学低段参观当地博物馆,高段学生走出本地,到“三苏故里”参观学习,亲手体验酸菜的制作;中学部学生到成都市进行研学,参观川菜博物馆、杜甫草堂、川剧艺术中心、省博物馆、省科技馆,走进新农村,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文化。

    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

    学校落实德育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对一日常规的检查结果必须做到有记载、有公示、有小结、有评比,评比结果与班主任绩效工资挂钩。这样有利于班主任认真落实劳动教育,搞好劳动教育相关活动。

    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学生劳动教育档案。通过教师评价,把握学生劳动教育基本概况;通过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我改变轨迹;通过学生互评,记录相互帮助足迹;通过家长参评,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一是生活技能提高了。学生在校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劳动活动,独立做好个人卫生,主动维护教室卫生;在家里能主动帮家长洗碗筷、做饭菜、洗衣服、搞卫生、整理家中物品。二是人际关系更融洽了。一些自理能力较弱、行为习惯落后的学生慢慢改正了拖沓、懒惰的行为,积极投入公共劳动和服务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了。三是社会责任感更强了。学生通过参加公益劳动和服务,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找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实现了从自理到自立的转变。

    (作者系四川省自贡市衡川实验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