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教育 新装备 新标准
充分发挥教育装备新功能新价值
曹志祥 刘强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17-2019)》等6项配置标准。这些标准顺应新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新功能与新价值,是体现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新标准。
新《标准》突出了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原有《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6-2006)》罗列仪器设备目录清单的组织形式,纵向栏目按照学科教学装备功能分为“实验室基础器材”和“主题学习器材”两大类,以实验器材的功用和课程标准规定的、符合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学习主题为线索组织分类,以“学”为中心、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结构化配置学科教学装备,方便管理者、学校和教师根据课标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需要,选择、使用、管理学科教学装备。
新《标准》较好满足了新时代学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一是增强了前瞻性和均衡性,着力解决“配什么”“怎么配”问题,立足教育现代化基本要求,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质器材。二是提升了适用性和安全性,着力解决目前学科教学装备“不好用”“不能用”问题,对配置装备的质量要求、教学要求以及安全、卫生、环保的把控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提升。三是凸显装备配置的育人功能性,既装备“物”,又用思想、方法、活动设计装备“人”,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新《标准》基本实现了装备配置的“四个有利转变”,包括从传统实验仪器配置向多元装备配置转变,从传统课堂教学向现代课堂教学转变,从单一设备配备标准向综合性标准转变,从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
要指导地方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科学可行的推进方案,组织区域和中小学积极开展试点、试验和示范,凝练优秀应用经验,更好促进新《标准》落地。要以新《标准》为依据,严格把好教学装备质量关,为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环保、实用、好用的实验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装备的配备模式和组织管理机制,健全教学装备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创新教学装备支持教学、高效应用的运行模式,探索提升装备管理者、使用者专业能力的途径与策略,更好实现教育教学功能价值。
新《标准》的发布可有效解决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开出率低、实验室和仪器设备闲置等问题。教育装备战线应加强对科学类教育及实验教学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加强装备对实践性教学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的有效措施,吸引更多学生更加主动学习,进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科技基础创新、技术发明;鼓励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不同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相匹配的我国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培养未来更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好准备,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曹志祥系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刘强系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理科教育装备处处长、研究员)
发挥标准作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仝志贤
日前,教育部正式发布《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19-2019)》等义务教育6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以期发挥其在义务教育工作和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发挥推均衡的利器作用。继续发挥新《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中的“门槛”作用。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转移到推进均衡发展上来。各省政府与教育部正式签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计划。同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办法,明确“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一个门槛”,即基本办学标准评估,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发挥了利器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县级政府办好义务教育的积极性。
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18年底,有134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评估认定,达到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5%。这些县(市、区)参照《标准》,仅“全面改薄”装备类项目5年就投入50多亿元,按照教学需要,及时补充购置仪器设备,实现教育装备达标过槛目标,起到了以评促建作用。
发挥优质均衡资源配置中的指导作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明确要求,资源配置评估的7项指标再次重点指向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配置水平。新《标准》坚持先进性、多样性、创新发展等原则,很好把握了继承与创新、基础与拓展关系,对今后提升仪器设备配置水平,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指导作用。
发挥抓管理的重器作用。新《标准》引用新的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代码,对义务教育学校应配置的教学装备的器材名称、数量、配备要求、规格、教学性能要求、标准代号、实践活动建议等进行了规定,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依据。一是提供了科学的分类标准。新《标准》创造性使用学习主题线索,配置仪器设备,并以器材类型、学习主题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据此分类方法,在仪器设备存贮使用时,可以方便、快捷取用,减轻工作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提供了简洁的配置标准。新《标准》配备数量分“1~8”“8~12”“23~45”等区别演示用和学生分组活动用配备量;提供了“基本”和“选配”两种配备要求,配置方案突出选择性,兼顾课堂内外,考虑到地域差异。三是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标准。新《标准》不仅给出了部分仪器设备要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为仪器设备招标采购、质量验收、教学使用提供明确、可操作的依据,为仪器生产企业提供质量标准的引导,从而有利于学科教学装备质量提升。
发挥促应用的神器作用。为实验教学提供支持和引领,继续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同时在新《标准》的基础上,继续组织研发中小学实验教学核心实验目录,指导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仝志贤系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副主任)
有效保障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李春密 李子恒 秦晓文
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现行《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6-2006)》进行全面修订,并将各学科标准分别独立成册发布,物理学科单独形成《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19-2019)》,彰显实验教学装备的育人功能,更加突出服务教学的理念,注重创新驱动,坚持质量为先,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落实新《标准》,提升物理实验教学和学科教学装备的育人功能。实验教学过程是学生探索求知、体验创新的过程,是培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对提高和开发学生创新潜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师应以本次义务教育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的颁布为契机,加强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好各类教学装备,转变教学方式,开发丰富多样的实验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实现育人功能。
利用新《标准》,突破物理实验教学的瓶颈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自主和探究性实验重视不够;实验器材在质量、数量以及功能等方面,不能满足物理实验教学及探究活动的要求;个别学校不开或少开实验课,存在开不足、开不齐、开不好等问题;实验教学方式不合理,存在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多媒体看实验、菜单式做实验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薄弱,缺乏批判性思维等问题。
新《标准》发布后,各地要立足于一线教学使用,激励初中物理教师利用好,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教学装备的作用,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效益和质量,推动物理实验教学更上一层新台阶。
补齐短板,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规范的装备标准,是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支撑物理教学改革和师生安全教学的基本保障,是中小学校建设、配置、督导、评估的重要参考。新《标准》的实施将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进一步保障,改善因缺少器材影响实验教学的情况,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提升管理质量,为物理实验教学保驾护航。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要以新《标准》为依据,严格把好教学装备的质量关,为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环保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及实验器材的使用、管理制度,以配促用、以管促用,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装备使用效益,不断激发物理教师进行实验装备研究与实验创新的热情,倡导深度实验研究与创新,引导前瞻性实验装备创新推广,建立实验教学装备创新成果遴选、孵化、应用、推广机制。
(李春密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教授,李子恒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晓文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室主任)
开启化学教学装备新时代
魏锐
近日,教育部印发《初中化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20-2019)》,吸纳近十几年来我国化学教学装备研究与实践新成果,有力呼应当前素养导向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学装备的新要求,开启了我国化学教学装备的新时代,为中学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积极探索化学教学装备的新思路,从传统实验仪器配置向基于多元装备的综合性标准转变。突破了单纯规定配置要求的原有模式,在完善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既强调了立德树人、提升教育质量的价值要求,又强调了教学装备配备、验收等管理要求;既包含了装备的技术指标参数规定,又包含了实验等实践教学的应用建议,可以说是一部包含教育装备、价值要求、配备要求、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应用要求的综合性标准。
充分吸纳化学教学装备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现代教学装备的时代性。它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强调化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功能,将“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学习器材具体细化为化学与生产、新型材料、水质分析与水处理、大气分析与空气净化、土壤成分分析等主题,遴选有助于主题学习与实验研究器材,对于在中学教学中探究可持续发展议题、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有力呼应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装备的新要求,凸显装备的育人功能,倡导“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引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标准》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旨在引导教师探索新型学习环境下“教”与“学”的方式,注重从传授式教学向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项目式学习转变。
成为深化化学教学装备改革的新起点,开启化学教学装备新时代。围绕新《标准》开展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支撑教育教学的“标准群”。破解制约化学实验教学的瓶颈,真正实现化学实验、实践活动的素养培养功能。加强对化学教育及实验教学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加强装备对教学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实验装备创新,引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更新与变革。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教学装备工作,建立教学装备创新发展新生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快速发展,从育人目标、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必然要求教学装备快速发展,促进与课程改革步调相适应,甚至是在某些方面引领课程改革的方向。新《标准》将改变以往以10年为周期的修订节奏,拟通过持续研究开展持续修订,这大大有利于加快我国教学装备现代化进程,为整体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提供有力保障,让化学教学装备标准建设成为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